QUESTION:How do you feel that----when you sit in the cinema and watch the film,suddenly you become aware of that you have been wearing the headphones for about thirty minutes!
从Edward Scissorhands到,从surprise到satisfy,路转粉,不曾犹疑。
+5,于外金玉毋庸置疑,于内败絮与否各有定夺。个人认为,如果没有后半部分的大战与打斗,片子基本上就是一部特效不错的喜剧兼奇幻片了,冒险,少。演员基本上没得说,特别是idol,贼棒!不过编剧,似乎也有些急功近利、差强人意。
1.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影片从头到尾强调的终极神秘武器,除了它出现的十几分钟里将海划了一道沟、甩了Jack Sparrow几圈、解除诅咒,我没发现它的任何特异之处。反倒是……
生活环境:差。随意插在海神波塞冬的坟墓(一道荒凉杂乱的海沟,神啊,原谅他们吧)上。
造型外观:没什么特别印象,就是一个三叉戟嘛。p上金属光泽和流光质感。
装备功能:差。其一,性别歧视?女同志拔不下,男同志说拔就拔下来;其二,劣质产品?普通佩剑即斩即碎。(神さま,您的武器被调包了?不对不对,应该是敬畏您,电影只借了您的名号而已吧,不然也不敢在您坟头翻天覆地、撒泼谋利)
2.为喜剧而喜剧,为悲情而悲情,部分角色以及情节断片。
其一,片头为抢某镇“最大”(占地不足100m²)银行的保险柜,五六匹马拖着整栋小楼游街,创意蛮好,喜剧效果也很浓,不过,最后只抢到了一个金币,先不说这抢劫正不正经,但是那打了洞的墙的持久性神乎其神啊,原来完好的地基都抵不过。(导演您不给这家厂商打广告真有点亏)
其二,结婚事件。吓我一跳,差点以为idol要在剧中“委屈”地婚了,巴博斯船长一搅和,债主说跑就跑了,然后就没他们的事了,额,原始人……女巫。真女巫,不是女主,造型个性,罗盘说拿就拿也就罢了,您后续答应引导英国官方舰队去找三叉戟,然后就领盒饭了?英国舰队遇袭没了就没了?政府没啥反应?(其实这些缺失部分都是细节,并不影响整体故事进行,但是,这些空缺多起来就出现为故事而故事、为衔接而衔接的编造式存在,从而缺少一种真实感。)
其三,巴博斯船长领盒饭。套路牺牲。明明有武器,还在上峰,下点功夫,踹一踹、踩一踩、扎一扎,不就差不多了吗?更何况就算到海面上了又怎样,人多势众武器多,还怕治不了恢复成凡人的魔头?干啥要跳海陪葬啊!(心里很不舒服,奈何入戏太深,动情终归是动情,哼!)
临时吐槽就这些。
佩服之处也有很多。
*特效。追求的都是视觉上的震撼与冲击,未来甚至是多方位感官体验。欧美式特效多集中在速度、力量、金属质感、魔幻梦幻的展现,很多时候并不适合中国故事,或者说会减很多中国味道。我印象中的中国味来自中原大地的江河湖海、山野平原、高地荒漠,来自各地域的风土人情,来自各朝各代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我们追求的绝不是速度与力量的强硬碰撞,而是太极四两拨千斤式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我们的画面也不是大幅度的金属碰撞、魔幻风云,而更倾向于极具民族特色的山水墨色与天上人间。比如影版三生三世,从一分钟的预告片来看,单是特效服装西化严重,中国风完全被盖下去,也难怪,请的是外国特效团队嘛……(中国特效队加油啊!)
*人物造型各有特色,精致而别有风味。不过idol的造型是不是也该再突破突破了?前两部“艳压群芳”,后期一直老样子很容易审美疲劳呀。脑洞大开的新意,主角身上也得有些啊。(中国队,加油啊!)
*情节创新。虽说有那么些瑕疵,但都为辅佐主线,衔接影片的每个情节块,让影片的每分每秒不是幽默风趣便是惊心动魄,让观众每时每刻都享受着观影的乐趣。(不过这虽是一种特色,韵味和持久度的优势就少了很多,一味地追求刺激,一时还好,太长就可能产生审美疲劳以及心理疲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不是作为名句的存在,而是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路途。相信,相信!走下去。
PS:听书时听王立群先生提到,先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与根基。复兴文化,引自先秦更胜于汉唐,因为它是最具朝气与活力的存在。开始听到这些只是觉得有些道理,但最近看了大秦帝国,除了几乎无可挑剔的剧情、人设造型、台词、演技、场景布置等等,感触最深的便是剧中展现的那种质朴、豪放、崇尚仁义礼智信的先秦社会。不是说所有人都有礼有义,不是讲现在的社会怎样而是整体的社会风气,与当今相比,似乎受着一种浓厚而无形的文化的滋养,温润,舒适,美好。
世人易被光鲜亮丽的事物吸引,但其外金玉,其内如何,大人能断优劣、选择摄取,孩童少年却是初长成、易剑走偏锋。朴实无华毕竟是少数,唯今,但求真才实学、真材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