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婆婆聊天,她说起了刚工作时在农业路生活的往事。今天阳光灿烂,没风,我主动提出带她故地重游。
婆婆自从搬来郑州居住,因为小区内退休人员不多,像她这般年龄的几乎没有,她又是一个喜欢结伴的人,所以就很少出门。
于是我选择乘公交也是有意带她出来走走。我们到达农业路时,路过河南博物院,我还是十几年前去过一次。去年也是路过,想再进去重温,被告知下午四点后禁止参观。我知道婆婆也是喜欢历史文化的,就临时决定带她一起进去看看。
博物馆是周二到周日全天开放,只要刷身份证就可以取票。去的时候不巧主馆正在修缮,只在侧馆里欣赏到了九大镇馆之宝的一半。之前在国家宝藏看到的,对贾湖骨笛、妇好鸮尊、云纹铜禁非常感兴趣。虽然意犹未尽,但还是十分震撼地看到了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的馆藏文物。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
另外一个侧馆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和滑县木版画展览。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品之一。作为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朱仙镇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炼,造型古朴夸张,色彩新鲜艳丽。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仙镇年画源于民间,经历代艺人之手而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崇神意识,反映了农民希冀五谷丰登、富裕兴旺、和睦如意、平安吉祥、六畜兴旺等美好的生活愿望,以及扶正驱邪、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滑县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创始于明朝初年,鼎盛于清代,因一直深藏民间而世人鲜知。滑县木版年画具有自己的风格,在形式上,有中堂画、横幅画、对联、扇面画、袖珍画等规格;在内容上,有神像、家谱、佛教、道教、耕织、猎渔、婚庆、文武、山水、花鸟等品种;在印制上,使用阳刀和阴刀并用,使阳版墨线突出,使阴版墨线凹陷明显,使画面更加浪漫夸张;在色彩上,以大黄、大红、大绿、朱红为主,精细部分以工笔、水墨为主,色彩搭配分明,吉祥喜庆气氛浓郁,画面生动完美,适应了民众的心态和需求。
感恩自己牺牲周末时间带领婆婆游郑州故地,观历史文物和民间艺术。感恩先生在信阳看望母亲,并设宴答谢同学的帮助。感恩女儿大早起床带生病的室友去医院拿药,晚上又陪同打针。感恩好朋友把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送予我。感恩付出的快乐和获得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