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俞敏洪作为草根创业成功的代表为我们所熟知。读这本书并没有看到绝望亦或者希望,能看到的是俞敏洪豁达的人生观和对自己一路走来的生活经验。相信老俞即使没有创建新东方而是仍然作为一个老师依旧能把生活过得释然洒脱。
老俞的前三十年,两个字,窝囊。但正因为这是一部"窝囊"的成功史,所以在这里有更多的经可以取。不知道的人会以为那既然这么平凡的人能做到如今,定有些非凡手段罢?在书中我却也没有看到,朴实的话语,对过往自己自嘲而不自卑(笑,当然也没有理由自卑)。老俞的成功之路我认为是极为明了的:最平凡的品质,遇到一个机会,团结朋友,坚持到底。"笨"的哲学反而聪明人学不来,这便成就了这样的俞敏洪。
既然是教育起家的,自然关于教育的论述多一些:"老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孩子并发现享受这个世界的美好。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将这份探寻美的愿望和审美能力传递给我们的学生。美,教育者的内在精神,才是教育的真正要素,这和提升成绩同样重要。"老俞的体悟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另一面,给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对世界的美感愿想。亦能窥到将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对待朋友:"真诚,即使被骗了,也要保持真诚的态度,不要反过来再骗别人;关怀,关怀并不是体验在每天请人吃饭喝酒上,这不叫关怀叫浪费,关怀体现在各种小事,各种细节上;倾听,倾听朋友的心声,理解朋友的抱怨;谅解,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而别人和你走的越近,你就会看到他更多的缺点,这个时候就要承认他的优点,谅解他的缺点"他亦有犀利的眼光对待他人:"相信别人的前提是首先要相信你自己的判断力。"
对80后的描述也很中肯:"80后这一代人,最大的缺点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互相之间相容性不够,但也恰恰因此,所以他们敢坦率直言他们的利益和需求,为了使彼此之间避免伤害,他们一定会寻找一种新的透明的社会分配机制和交往机制,达到其中大部分人都满意的状态,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观点还有很多,皆是站在大的方面和多年经验的积累感悟出的,嗯,赞啦……
最后引用作者引用的曾国藩的那句话: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就是我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