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观点: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从黛安娜之死说起
一 作者认为不能将黛安娜之死完全归于记者追逐黛安娜的车辆。
二 对公众将黛安娜之死完全归咎于媒体的原因,作者借用涂尔干的发现:社会遇到某些人们难以接受的突发状况,社会会寻找替罪羊来巩固和调整自身来解释。
三 黛安娜春风得意之时无人指责刨根问底的传媒,但黛安娜陷入困境时,我们就要谴责同样穷追不舍的媒体。社会之所以容忍这种过分的新闻自由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个社会选择,形成了作为制度的新闻自由,传媒拥有了作为一种权利的新闻自由,就不可能实现完全排除这种自由带来的某些压迫人的结果。若果要消除不利后果,只能彻底废除这种自由,但不现实。
四 公众的窥探欲培养了狗仔,葬礼上的泪水和街头的小报都源于那种窥探隐私的欲望,也是人心险恶的另一种表达
五 黛安娜本人也因为传媒获得好处,必然会受到传媒的负面影响。
六 黛安娜的生和死是一种人类生存境地的象征。现代社会创造私隐权,可划定保护界限,不也就划定了可以肆无忌惮剥夺的界限:流产是个人权利,却要由最高法大法官决定;同性恋是个人私隐,却要为他们的权利招摇过市,走向街头和议会。现代社会陷入一种分裂,传媒则加剧了这种分裂。
七 写这篇文章本质也是对黛安娜私隐的窥探,我和你深深嵌入在这个令黛安娜不幸的世界中了,尽管我们似乎在反思。
总结观点——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任何法律从根本上是要回应其所在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迈向某个确定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看,《刑诉法》对修订也许只是新一轮试错的开始。——针对“犯罪嫌疑人”这个政治正确的名词有感而发。以后尽管是面对证据确凿的人,却也不能称其为罪犯,如劫持人质的“犯罪嫌疑人”被击毙,让人陷入疑惑,既然是嫌疑人为何又击毙他,这里面出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