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说话,不管他说的是什么、怎么说,一定程度上往往是在谈论自己。当觉察到这一点后,我变得尤为敏感起来。
直接的人,惯用第一人称对自己展开一段说辞。不那么直接的人,把话题的矛头转向其它事物,但其另一端依旧不甘寂寞地指向了自己。即便一个人这样说道:我从来不喜欢标榜自己。这本身也已是对自己的谈论了。
于是我总会不经意地从别人的话语中窥探他的心思,以及从中折射出的价值观,只要对方不是在插科打诨。有时候敏感到死抠字眼。譬如“我知道”这三个字,对我而言是刺耳刺眼的。很多情况下当你说出“我知道”的时候,分明是生怕对方“不知道我知道”,或压根就认定对方如此认为。所以开头必须要有这一句当前提,留足底气之后,才能继续往下说。你可能会觉得,人家明明没想那么多嘛。我知道——你看,这种维护自己的说法是脱口而出,自然而然的。
现在网络上的发声渠道不胜枚举,我们也合时宜将自己谈论得风生水起。自己的去处、事迹、心情、想法等等,无一不可以发布上网,公之于众。写下一段奋发进取的豪言时,你谈论你的上进;推荐书籍音乐和影视作品时,你谈论你的品味;分享几句清新唯美的漂亮话时,你谈论你的多愁善感;抨击引起争议的新闻当事人时,你谈论你的义愤填膺。就连一个人打算消失一段时间,也要事先昭告天下,唯恐他人没留意。可见我们对自身的关注,与迫切表达的欲望,一直维持在一个习以为常的高水平。天塌下来不要紧,听我一言才是真。当务之急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种种,反倒显得那些事物本身没那么重要了。
回到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更是自我表露的大好时机。为谈论自己,好话总爱说第二遍,好汉也常提当年勇。三五好友,熟或不熟,谈天说地时,东扯一块西扯一块,到最后不扯自己一下总感觉不自在。就我认识的朋友中,不遗余力地谈论自己的可谓大有人在。你提出一个问题,我大言不惭地回答以表示我聪明;你探讨一个设想,我果断泼盆冷水以显示我先见;你讶异于一个现象,我从来见怪不怪以体现我阅历;你遭遇一次陷害,我必先自证清白以捍卫我人格。我好说歹说,你爱听不听。你说我怎么这么讨厌,我说我就图一身心畅快。每一句有利于自己的话,本能驱使着我不能放过。即使这是个一开口便暴露无知的时代。
我们有没有可能做到少谈甚至不谈自己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来稍不留意就会破戒,纵然把每一句话中的“我”去掉也无济于事。二来心里实在堵得慌。我从未听说有谁真正刻意地回避谈论自己,想来也没办法,毕竟这样的人肯定也不会让旁人知道。旁人即便有所察觉,恐怕也不以为然。倘若真有,我想他要么到最后憋死了,要么进入了另一种层次的生活。我怎能苛责一个人向我诉说了太多关于他自己的东西?除非我先给自己来三十大板。这本是再自然不过,可能连自己都没留意的事情。而有时令我反感的,是言谈中的态度才对。
他对自己谈论得诚恳,我便要多一分敬意,哪怕他叫我嫉妒万分。但他要是迫不及待,故作姿态地对自己侃侃而谈,乃至于字里行间充塞着优越感,连句成篇就是一部自鸣得意的传记,那我则不得不保留一点怀疑了。但这标准说来也可笑,因为两者间的判断,全在于本人主观的一念之间。我以为,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一个人不怎么声张自己的事情,但总会有人为他立言。后来想想其实并不稀罕,背后说人家坏话不就是这样的吗?所以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先谈论一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