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一个年轻人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是环游世界。想想,能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看不同的风土人情,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可是因为现实的种种限制,实现这个梦想的注定少之又少。记得很多年前有首歌唱的非常传神:
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 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如果有一个职业,能环游世界,不花一分钱,甚至还有工资挣,估计很多人都会跃跃欲试吧。
这个职业就是海员。
吃住全管,坐着轮船到处旅行,还给发一份不错的工资,听起来不错吧?
01
我们的老船长王以京先生,1976年进入上海远洋运输公司;1977年上船,历任二水、一水;1979年任三副、二副、大副;1991年考取船长证书。任船长20余年间,被数次外派,走环球跨洋航线,航迹遍及世界大多数港口,可以说是真真的环游世界了。
王以京先生喜欢读书学习,工作之余用文字记录自己在船上生活的点滴。这次他把自己40年的航海经历写成了这本书《大海成就梦想》。
从书名看还是蛮鸡汤的吧,其实并没有,里面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你会看到为了一碗面暴跳如雷的薛二副,四处找船员“刺探”情报的陌生船长,因为降职郁郁寡欢的周大副,还有心地善良工作上却惹麻烦不断的老同学,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的船长、水手们。每一个形象都鲜活生动,跃然纸上。
作者自己的成长历程自然是贯穿全书的线索,也是重头戏——他如何从一个晕船的普通水手成长为远洋轮船的船长,他如何从一个当年被医生下病危通知的少年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一船领袖。
其中也不乏一些孩子气的发泄“这是一个无聊透顶的航行过程”,读起来就像是大猪蹄子乾隆批复的那句“知道了”,简单又任性,读来不禁莞尔一笑。
02
海员,尤其是远洋海员,工作和生活都在船上,而且一出海就是一年半载的,除了偶尔靠港下地活动,面对的除了海员就是大海,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王以京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海洋上、轮船上发生的种种真实故事。除了表面的风光,实际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海员其实是一个高危职业。
现在要说什么交通工具最安全?一般肯定选铁路。天上飞的、海里跑的,除了质量因素,还有天气等太多不可控因素了。
轮船在海里航行,你可能遇到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动不动可能就撕票;你可能遇到大浪,一个浪头就能把船打翻;你可能遇到台风,直接能把船卷进漩涡......你明天醒来或者睡着时会遇到什么,没人会知道。人在大海面前,甚至万吨轮船在大海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
除了天气,海员还会面临更多挑战。缺乏淡水和新鲜蔬菜,娱乐设施单一,一睁眼除了大海还是大海。因此,海员很容易有肠胃病、肾结石等疾病,也有一些人患上了心理疾病,如抑郁症。
记得16年时,郭川驾驶帆船从旧金山金门大桥出发,以上海金山为目的地,进行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本来预计航程是10月19日至11月5、6日,因为此前他已经完成了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人们都认为这次十几天的航行其实算不上什么。可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10月25日郭川失联了。经过十几天的搜救,郭川的尸体被找到了,他被发现时,穿着救生衣还系着安全绳。我相信很多人当时都没办法接受这个结果,因为郭川船长是如此优秀的一个人,之前那么长的航行他都扛过来了,这次明显很“easy”的航行怎么就出意外了呢?
可是,这也许就说明了,大海里,从来没有保障可言,不管你是多么厉害的人,也不敢说自己是安全的。
有时候,感觉海员就是个和自然对赌的职业,当然,这个对赌不是靠蛮力,而是靠临场反应能力、智慧、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一条路。从这一点上说,王以京船长无疑是个出色的海员,也是个合格的轮船领袖,
在日本岛沿海,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定力,稳住了失灵的舵机。
在对马海峡,冬季海上风浪肆虐,他果断掉头,躲开了狂风暴浪的袭击。
在常常出现异常风浪的好望角,他研究气象,查找资料,平稳七过好望角
在寒潮过境的渤海湾,面对冰封万里的大海,他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成功让轮船驶过冰区。
这样的例子,大大小小的很多。
而对于海上的艰苦生活,王以京先生在书中也没有过多涉及,只是在防范索马里海盗那一部分,才让人感觉到个中惊险。他写的更多的是对精进的不断要求--如何让自己更加进步,如何让船更平稳的运行,如何让船上环境更加舒适,如何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的事件,他都会从中总结经验。我想,他之所以能克服那么多海上挑战,担任船长以来没有出现重大事故,也是跟他的努力钻研分不开吧。
03
铁汉也有柔情的时候。
如果前半部分展现的是王以京先生作为船长的铁汉风采,那么后半部分我们又再次领略了这位伟大的船长作为普通人内心柔软的那一部分。
比如初恋。懵懂时,那一眼,就确定了是喜欢的人,可是因为时代原因,却没能走到最后,和大部分人一样,他的初恋给他留下挥之不去的终身记忆,所谓,爱恋时有多美,失去时就有多痛吧。
比如亲情。作者幼年多病,多亏了祖父祖母照顾,才恢复了健康。他对祖父母有着天然的依恋,对老宅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后面他才会排除万难也要修复老宅吧。老宅不仅仅是房屋,也是对祖父母的一种思念的寄托。对母亲,却是小心谨慎,因为不是母亲带大的,总是感觉生疏,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惹得母亲不高兴。看到这一部分时,总是一阵阵为他心疼,孩子的心是多么敏感啊。所幸后来,也许是要远航离家了,和母亲的感情终于融洽了。
比如读书。对于读大学,也许作者唯有“遗憾”二字了。前面说过,王以京先生喜欢读书,当海员其实不是他的最初的梦想--他本来是要上大学的,但也许是造化弄人,他一次次与大学失之交臂。开始时被人顶替,后来因为家庭负担重,不得不放弃学业,早早出来工作,踏上轮船。从此这一去,就再也没上成大学了。一而再再而三,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却又眼睁睁看着它从眼前溜走,这是多痛的体验啊。好在他从社会这所大学里勤学苦练,在实践中也掌握了真知。何况,他因为晕船本不喜欢轮船上的工作,却也一步步踏踏实实往前走,而且最后做的还很成功,想想真是难能可贵呢。
王以京先生不是专业作家,可是他的文字却一样散发着光彩。在书里,我们看到一个远洋轮船船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祖国的航海事业的殷切期望,对工作毫不马虎,一板一眼。对待情感又是柔情似水。矛盾却又统一。
现在王以京老先生已经退休上岸,在敬海律师事务所,他继续为我们的航海事业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我很八卦地去网站看了一眼,恩,是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儿,可是看那眉眼,一点儿都不显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