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非常推崇逆向思维,他经常会提到这句话: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回顾我一生的失败的经历、可能失败的经历以及还没有失败的经历,我总结了三条我认为失败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的形式定义过失败,比如老罗今天开发布会途中转发了一条微博:
从来没有失败的人,只有中途放弃的。
如果用放弃来代替失败,我的人生经历貌似会描述的好听一点。
回顾我一生有关放弃的经历、可能放弃的经历以及还没有放弃的经历,我总结了三条会让自己放弃的重要原因。
如下
1,没有掌握必要且正确的方法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大二的时候,不知道是听了什么讲座还是看了什么文章,一时热血沸腾,定下了一学期的“小目标”:学好英语和练习打字
然后第二天就买了一般新概念开始背,同时在电脑上安装了一个金山打字软件开始学习打字。
我的写的目标是学好英语,其实我内心想要达到的目标是流畅的用英语与别人交流,然而,我却开始了背新概念,你知道那些都是长篇大论,并没有对话的内容,这个方法并不是不可能达到当时我想要的结果,但是肯定不是属于学习口语比较好的方法中的一个。
背了十几天觉得坚持不下来,口语也没有改善,就很快放弃了
打字我是按照打字软件上的步骤来的,起初就是英文的,练习了一段时间的英文打字,发现对自己的打字速度提升不大(其实是主要是练习不够再加上场景不匹配),也放弃了,现在看了先从中文练起会更好一些,这样可以更快的看到效果,毕竟但是我的主要使用场景就是中文。
没有掌握必要的方法就是导致放弃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从现在看来,其实这个问题是所有导致放弃的原因中最容易解决的,各种成熟的技能在网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只要用心去查找资料,就一定可以找到。当然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有一个好的导师(这个方法成本也会很高),或者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成熟的、系统的前人总结的方法可用)。
2,练习时间不够
现在我才意识到,每一项技能都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每个技能所需的时间不等,入门可能只需要花很短的时间(几分钟几小时或几天不等),但是要达到熟练精通的水平,所需的时间通常都是用年作为单位的。
我学习英语的时候,坚持了一个月不到就希望有明显的提升,其实是不太现实的,远远低估了熟练的掌握英语所需要的时间。
练习打字也是一样的道理,入门方法可能很简单,但是想要做到熟练的盲打,没有大量的练习,希望通过几天的突击搞定,基本上等同于异想天开。
足够长的练习时间、足够多的重复次数,才能保证最后达到足够的熟练状态。
3,看不到希望
第三个可能放弃的原因,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希望再往前一步,就是没有反馈(关于反馈我在感受反馈一文中提到过,有兴趣的可以点回去看看)
没有反馈再往前一步,就是没有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和练习足够长的时间
所以这句话连起来就是:
因为没有采用必要且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所以可能导致与预期的结果产生偏差,导致得不到训练的反馈。
因为练习时间不够,而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往往是很微小的,我们很难在短期内感受到,所以导致练习所产生的效果在短时间内没有被察觉,导致得到不反馈(实际上已经反馈了,由于太微小,很难被发现)
因为得不到反馈,所以导致努力之后看不到效果,觉得没有了希望(尽管这些都是误解,可以看作是认知偏差),从而导致了放弃。
为什么说有一个好的导师最重要?
因为他基本上解决了上述1、3的问题,教会你必要的方法,给到你必要的反馈,让你能不断的看到希望,从而不断的行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