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寒泉著述
朱熹为母寒泉守孝六年,这一时期是朱熹人生中重要的著书立说时期。寒泉精舍、云谷晦庵是朱熹学术思想的丰收宝地,在这里,他不仅让理学思想体系愈加完善,还完成了十部重要著作。吕祖谦的到来,不仅和朱熹共同完成了《近思录》,而且为鹅湖之会埋下了伏笔。
一
唐玄宗李隆基为延续“开元盛世”,曾下诏征求天下英才,四海之内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到京师参加选拔考试。宰相李林甫把持了选拔考试,结果一个人也没中选。李林甫向唐玄宗祝贺,说当今圣上已将全天下人才都网罗朝中,民间已无一个人才了。李林甫的“野无遗贤”,正迎合了唐玄宗求才的心态,这个马屁拍得唐玄宗很是受用。可事实上,被称为“诗圣”的杜甫等参加了这次选拔考试。
随着朱熹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完善,其知名度也越高。野无遗贤,是朝堂之上的最大愿望。朱熹知名度越高,朝廷越不希望他归隐居家。
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朝廷再次下文,催促朱熹赴京任职。朱熹抱定不出仕的决心,继续请祠。
七月,后来被称为朱熹大弟子的蔡元定来访朱熹,两人同游仙洲山。蔡元定小朱熹四岁,绍兴二十九年其首次向朱熹求学时,朱熹见他谈吐不凡,非常高兴地说:“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从此,朱蔡二人,互为师友,相知相交,长达四十年。
九月初五,朱熹母亲祝夫人去世,享年70岁。朱熹奉制丁忧守孝,朝廷也无理由再要求朱熹入都供职。
朱熹母亲小名五娘,18岁时嫁给同样家道中落的朱松,跟着丈夫过苦日子。朱松在《韦斋集》中写道:“家素贫,俯仰水菽之养,朝不谋夕。”意识是说,家中贫困,日常饮食生活难以保障,吃了上顿没下顿。
祝五娘与朱松完婚这一年,刚好朱松考中进士,授政和县尉。朱松典当了百亩祖田,携家到政和上任。跟朱松一起赴任的还有他的小舅子,祝五娘的弟弟祝峤,可见祝家的家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朱松去世时,祝五娘44岁。她带着儿子朱熹和女儿朱心,来到崇安五夫,寓居紫阳楼,把生活的重心放在教育子女上。
儿子朱熹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岁考中进士,现已成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女儿朱心,嫁给长汀县主簿刘子翔为妻。这些对于母亲祝五娘来说,应是欣慰的,又活到70岁,在古代已是高寿,离世时想必没有遗憾了。
蔡元定是风水大师。于是,朱熹就托他为母选择墓地。
乾道六年(1170年)正月十一日,朱熹葬母于建阳崇泰里寒泉坞。朱熹为母守墓,于墓旁建数间草房,取名“寒泉精舍”。
《诗·邶风·凯风》有“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之句,后人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不知此处的“寒泉坞”,是原来就有此名,还是因朱熹在此为母守墓而得名。
二
原来寂静的寒泉坞,因朱熹在此守墓,逐浙热闹起来。一代大儒在此,各地学子自然是纷至沓来。
寒泉精舍原本只是朱熹守墓读书著述之处,现在倒成了讲学立说场所,后人也据此将寒泉精舍称为“寒泉书院”。朱熹在此接纳来学士子,寒泉书院成了朱熹无意为之却是事实上创办的第一所书院。
蔡元定则成了朱熹最得力的助手和亲密的道友,是朱学的“把门人”,凡四方来学士子,都由蔡元定考询学识,再收入门下。
也许有感于古代礼制的缺失,此次母亲离去,从谢世到归葬,再到守墓早晚祭拜,朱熹参照古代丧礼进行。后来,朱熹又推衍出冠、婚、祭等礼仪,编成《家礼》一书传世。
前来求学的士子越来越多,早已突破了“寒泉精舍”能容纳的极限。朱熹没有办法,只能委托蔡元定在云谷建草堂三间。
云谷就位于寒泉坞不远的地方,这里古木苍苍、溪水潺潺。朱熹喜其环境清幽,经常到云谷走动走动,留下《云谷二十六咏》诗。
云谷草堂建成后,朱熹将之命名为“晦庵”,晦庵草堂是朱熹创建的第二所书院。这之后,朱熹就以“晦庵”为号,亦自称“云谷老人”或“云谷晦庵老人”。
中国有句古话,叫“父母在,不言老”。朱熹严格遵循这句话的道理,至双亲不在,才敢称“老人”。
春秋时的老莱子,是个大孝子,七十岁了还不敢说老,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的样子,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范。这就是二十四孝中“彩衣娱亲”的故事,是“父母在,不言老”的一个典型。
晦庵草堂建成后,蔡元定在不远处的西山建“疑难堂”,与晦庵草堂隔着一条山谷,遥遥相望。后人因此称蔡元定为西山先生。后来,宋理宗为此敕建“西山精舍”,并御书“西山”大字,刻于石崖之上。
朱蔡二人,为方便及时问学,相约在两山悬灯为号,夜间灯暗则表示学有疑难之处。第二天拂晓,两人往来问学,解疑释难。
蔡元定每到晦庵草堂,朱熹必定要留他住上几日,两人同榻相与讲论学问,经常通宵达旦。朱熹的一些思想,就是在与蔡元定的相聚讲学讨论中产生的。
朱熹在寒泉、云谷一共生活近六年,其间除短暂外出,均在此著书立说。这一时期,也是朱熹著作的高产时期。据人考证,朱熹在此完成了《家礼》《论孟精义》《资治通鉴纲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伊洛渊源录》等著述,共计十九部二百六十六卷。
在这一系列著作中,蔡元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蔡元定不但是朱熹一些思想的启发者,而且是朱熹著作的修改者、校订者和撰写者。
叁
淳熙二年(1175年)初夏,“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从浙江东阳专程来拜会朱熹。两人在寒泉精舍相聚论学一个半月,史称“寒泉之会”。而两人的弟子也闻讯赶来,各有二十多人。这场研讨会的重要成果,是编撰了一本理学入门书——《近思录》。
《近思录》收录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诸人的精要论说,突出二程的核心地位,基本上包容了理学的内涵,使理学传授有了系统性,为初学理学者,指明了入门途径。
《近思录》的书名,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寓意学者要立足眼前、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超越层次。朱熹曾说过,《四书》为《六经》之阶梯,《近思录》为《四书》之阶梯。
吕祖谦出生于绍兴七年(1137年),小朱熹7岁。吕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是数一数二的官宦世家。自吕祖谦九世祖吕梦奇任后唐户部侍郎起,八世祖吕龟祥任殿中丞;七世祖吕蒙亨官至大理寺卿,吕蒙正为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状元;六世祖吕夷简和五世祖吕公弼、吕公著,皆为宰相;高祖吕希哲、曾祖吕好问、祖父吕弸中、父亲吕大器等,皆为朝廷命官。如此一代一代传承为官,纵观中国历史,亦不多见。
吕祖谦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后从师于胡宪。绍兴十八年(1148年),吕祖谦祖父吕弸中致仕(退休),11岁的吕祖谦以祖荫恩补将仕郎。但含金钥匙出生的他,并不在意官职。隆兴元年(1163年),吕祖谦先中博学宏词科,接着又中会试进士。
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重在考拔能文之士。宋神宗后,因考试重经义、策论,考生语文水平降低,朝廷甚感起草应用文书乏人,遂于绍兴三年(1133年)增置词科。
吕祖谦连中两科,并没有带来好运,此后一生反而命运多舛。
其实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吕祖谦就开始人生的下坡路,长子吕岳孙出生仅20天即夭折;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他的妻子、著名诗人韩元吉的长女韩复,因难产去世,次子吕齐孙9个月后也夭亡。
幸亏韩复在1159年生下一女,名叫吕华年,后来嫁给诗人潘景良。朱熹长子朱塾的岳父潘景宪,就是潘景良的哥哥。
乾道二年(1166年),30岁的吕祖谦母亲曾氏病重于父亲任所,吕祖谦护送回建康,曾氏死于途中舟上。吕祖谦认为是自己服侍不周,导致其母病亡,不但大悲,而且大悔,伤心欲绝。
乾道五年(1169年),守孝三年期满的吕祖谦,续娶韩元吉三女韩螺为妻。两年后,韩螺产后病逝,所生之女亦夭折。韩螺与姐韩复葬在一起。
乾道八年(1172年),36岁的吕祖谦父亲去世。而在这一年,韩螺所生的另一个女儿也夭亡了。
淳熙三年(1176年),吕祖谦40岁时可能是中风,导致行走不便。第二年,吕祖谦继娶已故师友、国子祭酒芮烨之女芮氏为妻。芮氏时年16岁,其11岁时父亲芮烨就去世了。
淳熙六年(1179年),年仅18岁的芮氏因病身亡,留下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吕延年。吕祖谦把芮氏的死,归咎于因照顾自己病痛操劳过度所致,觉得对不起已故岳父、亦师亦友的芮烨。
吕祖谦43岁时,右肢瘫痪;淳熙八年(1181年),吕祖谦病故,享年45岁。时其子吕延年仅3岁,后由叔父吕祖俭抚养成人。
纵观吕祖谦一生,是学术成就辉煌的一生,亦是悲情满满的一生。每写吕祖谦生平,字字伤心,不忍卒写。
吕祖谦可贵的一面,是面对命运不公,虽痛苦但不悲观。人生在世不称意时,想一想吕祖谦,还有什么不能释怀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