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溪 图:戒烟虾
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就是不见爸妈时想的,见了之后没多久烦的。不光我们是这样,父母其实也是这样的。在"相爱相杀"的这对矛盾体里,我们和父母始终有着太多的牵绊,我们有时候会不认同父母的一些行为与看法,但却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父母的影子,可以说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并潜移默化的。
1
小时候自己很胖,不好买衣服,但是无论多么难买衣服,妈妈都不会嫌弃她,只会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去找,最终找到不那么好看但能穿得上的衣服,这源于妈妈在幼年的时候遭受过自己母亲的嘲讽与指责,可能家庭条件确实不好使得大人在对待孩子上确实没有太多耐心,对待自己女儿难买衣服这个事实,只是简单粗暴的归结为给自己添麻烦,但是却不知道这种苛责早以给孩子心中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于是这个妈妈在长大以后就对自己女儿的身材格外的包容,她坚决不允许自己的痛苦再一次传给下一代,这是一个受过伤害的母亲所能做出的善良,我们这一生都在与原生家庭做"抗争",有的人颠覆了它的影响,有的人成为了它的奴隶,有的人则直接选择无视。
2
他三岁的时候就没了妈妈,因为妈妈长期与爸爸不和,经常遭受着家庭暴力,日子过的无望,终于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在一个早晨绝望跳窖自杀了。从此之后就是奶奶带着生活,本身农村的条件就不好,父母双全的也不一定能生活的多好,更不用说年迈的祖母带着能有多高的生活质量,而对于他来说也就是饿不死,身上有遮挡,肚子不挨饿就很好了。再大一点时,继母进了门,家里一贫如洗,没有粮食,在每次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就蒸一些黑面馍馍,大哥已经十几岁,有清晰的自尊意识,每次吃黑面馍馍的时候都害怕周围的人笑话,只能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塞几口来充饥,而他此时也只是个几岁的小学生,虽然懵懂之间有意识这东西不是什么精美的食品,但因为本能的饥饿,总算是来不及顾旁的孩子怎么看吃了下去。这种贫困的记忆是根深蒂固的吧,长大后,你能从他偶尔不自信的神情与局促不安中看出他的不知所措,贫困带给人的是深深的自卑,是自己不配得到这种好东西的悲哀。也许有一天他月薪相对已经挺好时,他的消费观念能有所改变,并且也不会再舍不得花钱,但那种扎入骨髓的影响却是深远持久的,这种不易改变的是原生家庭所带来的,也可能是没有太好的物质条件,对于消费不是很痴迷,生活倒也很满足,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好吧。
3
樊登读书曾经专门的讲解过原生家庭这个问题,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最初接触亲密关系的地方。有一个女孩子经常情绪不稳定,狂躁不安,却始终找不到源头在哪里,于是找了心里咨询师进行了催眠,最终在催眠到一个画面时女孩子失控的哭了起来,这个画面是她妈妈在怀孕八个多月时和他爸爸吵架时口不择言说出要堕胎的画面,在妈妈肚子里的小胎儿虽然没有清晰的意识,但却能对自己母亲的情绪感知如此激烈。这场催眠使大家极为震惊,我们常说原生家庭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似乎只是开始于幼童时代,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胎儿既然能受到这么严重的影响与伤害,事实的确如此,又有谁听见自己生命被放弃时不恐惧害怕的呢?可惜最需要资质与胜任能力的父母这一角色,很多人却连及格线都达不到,也就是说有很多人是不配为人父母的,这不得不说是人性的一种扭曲。
世间唯有爱是永恒的,原生家庭本应该是每个人最安逸的避风港,却成为了许多人避之不提的存在,到底是现代人经不起挫折打击了,还是真的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太大,答案不得而知。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因素是我们主观方面无法控制的,只能选择接受,无论是好是坏,都是我们要去面对的,在这堂课的结尾,我们以与自己和解结尾,希望我们都能回到记忆中的小时候去和那个曾经受过伤的小朋友拥抱一次,告诉他没关系还有自己爱着他,叫他不要放弃自己。也许与自己和解的时候,也是走向成熟的时候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有你的地方就是家(ID:jingxiyehua) 我愿做你的情感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