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总结的困难症患者,经常羡慕那些知乎微博b站各类平台里能长篇大论总结自己接近一年多的经历的人,而且还逻辑性与条理性并存,她们强大的记忆力以及回顾总结的耐性我十分羡慕与钦佩。想想这相当于反哺过程,虽然大多的路都是自己摸爬滚打来的,但也有热心学长姐的支持,这份热心理应传承下去,保研的事情也是,年复一年的一届帮助一届,所以我也特意花了一些时间,来梳理自己为保研这一年多的生活。
大概是大二的下学期,我就开始考虑保研的事情。那时候疫情在家上网课,碰上和上一级学长姐一起参与的晚点名,主题是16级的保研经验分享。自我评价起来,我的路子很窄,不过是恰好大一认真学习考了年级第一,让我有了成绩基础,以及可争保研的苗头,但也正是苗头的出现让我陷入焦虑之中,因为听到a保的硬性指标是绩点+奖励分(5分上限),这时候的奖励分还能通过获得的三好,三标以及六级这些基础的奖拿到3.5分,不过由于绩点也还没有最终确定,我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得不说那段只要学习课程知识以及应对考试的时间是最轻松和快乐的了。
转眼间到了大三上,学校新一年的保研政策出来后,规定取消重复获得的奖项加分,意味着基础的奖(三好,三好标兵,六级)总共只能加2.5分,1分对于a保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开始了自己功利的求奖励分的阶段。
1.找老师,希望靠发论文加分。我真的十分不擅长主动提出自己的请求,因为这时常让我质疑是不是太功利了,但没办法,形势严峻,我硬着头皮上。我找到了教社会工作理论的邓老师,因为大二暑期的实习让我体会到了邓老师手把手的指导学生的风格特点,于是我决定找这位平易近人的老师。当时有询问过老师两遍,能不能带我发论文,第二遍询问的时候,老师回复了我见面时间和地点,说实话,我很忐忑的去了,这是大学第一次单独找老师说请求。老师说觉得我课上表现不错,基础也还行,所以考虑下来答应带我试试,别说这时候我有多感动了,就像没人要的小孩找到了归属。老师跟我介绍了他正在做的课题,给我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安置方向的研究主题,跟我说了现在发论文的不容易以及所需要的创新性,但还是鼓励我从基本的做起,看书,学方法,学理论,老师当时的一句“现在的学生,能够静下心来看书的不多了”,其实给我了一些冲击,在张口闭口都是加分,排名的环境里,激烈的竞争下能去稳固学术基础的人,确实难得,我当时心里想,我要能成为那少数之一一定会很自豪,虽然至今也没实现,但至少这句话一直在告诉我,急功近利的时代也要有拒绝不打地基盖高楼的勇气。后来,论文的事情因为大三上的课程以及自己的拖延(现在想起来自己还是不够用心)而到了大三寒假,好几次都是老师主动问起我进度如何,所以我必须强制自己做这个工作了,不然我会把自己的作为与辜负老师信任挂钩,于是2021年1月,我反反复复的修改,每发过去一篇修改稿,老师都很快的接收并且短时间内提出修改和建议,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红色我会觉得有些沮丧但更多的是感动,春节假期老师为了我的保研加分给我反复修改,这也是我至今都觉得邓老师非常敬业以及值得尊重的原因。但不幸的是,后来仅投了一次核心期刊,但未审核通过,时间也到了2021年4月,以期刊收录,发表的速度,这个加分来不及了,所以我结束了通过这一篇文章的投稿加分的道路。
2.希望通过竞赛加分。和专业一名同学一起参加了第十三届大广赛最后只得了省赛优秀奖,参加两次大英赛都和三等奖差几分(我的英语太拉胯了),参加互联网+结果也只有校赛三等奖。如果仅看上述陈述,我一定会觉得自己十分差劲,当然我确实用这个形容词看待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但人们应该学会看到自己的优势,对于我这样一个七不懂八不懂的人来说,能够迈开腿去参与各种比赛,有些还是跨专业组队的经历,这足够说明我的社交方面的进步,以及在每一场比赛中,我都实实在在的通过运用自己学到的,以及学习的新知识去备赛,在这个过程里,自己实实在在做的事情成为了后来夏令营时候能够侃侃而谈的故事和材料,这就是重视过程而非内容的积极视角带给人们的重新定义和健康的自尊水平。
正如上述所说,基本上其他加分办法也走不通了,于是我的加分固定在了1.5(我们这届政策又有所调整,三标+1,六级+0.5),本校能不能获得保研资格,皆看专业内部的其他保研儿的竞争是否激烈了,但不管激烈不激烈,自己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也就是接下来的获得梦校的offer。
在夏令营之前,我们有两个月的专业实习时间,我在学姐的推荐下,和室友一起去了深圳一家草根社工机构,有时候压力越大,情况越糟糕,反而人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边实习,一边交作业,一边准备夏令营和比赛,那段时间崩溃过一两次,但是幸运的是,我在学习做如何帮助别人的社工的同时,我得到了来自服务对象以及同事的治愈,在那里,人们也会因为我们是211的学生自然给我们加上了滤镜,不过更重要的是社工强调的尊重,平等,真诚等理念,同事也经常说“照顾好自己是最重要的”,那段时间我有了一些前进的方向,我想让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更加贴近实际,我想继续做儿童领域的服务与研究,以及,我想在照顾好自己的感受的前提下进入到这不可避免的竞争体系里。更幸运的是,这段实习的经历也成为我夏令营时期很重要的材料,好几个问题几乎都让我用这些体会和感受回答了出来。
在4.5月份左右,就可以陆陆续续开始回顾总结自己近三年的经历和成果了,数据和描述搭配着使用是最好的方法,能量化呈现的东西用量化,但也要准备好文字的介绍。比如在某个项目中,我发放了100+问卷,进行了15+访谈,然后自己要回忆一下这个过程里自己学到的,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这样在面试的过程会更得心应手。回顾完后就要开始文书准备的系列工作了,本科前五学期成绩单及排名证明,四六级证书,个人简历,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研究成果(没有发表的论文也可以看情况放上去)以及各种奖状的扫描件(因为现在多为线上面试,所以基本学校要提交的都是电子版材料)。个人简历包括基础情况,学习成绩,科研经历,学科竞赛,实习实践,技能等,个人陈述有些学校会给出模板,其实相当于把个人简历扩充,用通顺的文字段落描述出来,一般也会写一下研究规划(大四,研一,研二)。其他的材料准备起来就比较简单了,但是重要的一点要摸清楚学校学院教务处盖章的时间,趁早解决盖章材料问题!!
正式参加夏令营是在2021年7月,我总共参加了三所985高校的夏令营,复旦、北师大与南开,最后去了南开大学读MSW。复旦是最先开始的一所,五六个老师在视频里一起出现,一个一个提问,但说实在的,我的表现挺糟糕的,英语说不出几句话,专业理论用的不是很恰当等,我自己定义为,与复旦老师的最后一次见面。紧接着复旦面完后两天就是北师大,北师大有自我介绍,论文答辩以及英文考核三大板块,一个小组里的人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表现,确实这个时候要做好被大佬虐的准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让自己在大佬之后还能够保持自己的节奏呈现自己的内容。因为老师说简历上的内容他们都能看到,自我介绍挑重点说,于是我选择直接阐述我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与自豪感以及未来的期望,在论文展示上,我选择了一篇话语比较分析 的论文,也顺利在规定时间内讲完,英文问题老师正好问到了我准备的扎根理论是什么的内容,所以一切都看起来那么顺利,以至于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收获首个offer,但结果很令人失望,只是一名排名在后的合格营员。
但千万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否定自己,短短的几分钟会让有些人很好的展现自己,但也会让有些人失去机会,不过这都只是竞争机制的运作而已,对于你我本身的价值不应该造成冲击,唯一可能让你倒退的,是被拒绝之后的自暴自弃。在复旦的面试后,我又重新对自己的简历进行了一遍梳理,保证每一条科研,比赛,实践经历都可以说出它的发展过程以及自己所做的事情和收获,以及重新阅读了社会工作理论,概论,梳理了一遍社工的基础知识。在北师大的面试后,不好意思我还是没想清楚自己当时面试表现差在哪里,唯一的理由是前三年没有惊人的成果写在简历上,但过去没有办法改变,我只能继续以现有的材料加工再战。
南开的周政学院是今年第一次开msw的夏令营,这样为社会工作专硕专门开启的夏令营让我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于是我犹豫了一下,尽管海王的行为十分普遍,我还是取消了厦大的夏令营,选择报名南开,有绩点排名第一在手,入营不是问题。南开夏令营总共办了两天,第一天南开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的所有老师都出席会议,并且做了一些学术研究,对社会工作专业思考等系列讲座,整个氛围很温暖,而后邀请了几位学长学姐做分享,可以说我能感受到南开非常重视这一次msw的夏令营。第二天是面试,分为专业组,科研组,实践组和英语组,每组五分钟时间,轮流进会议室进行面试,具体问题不多说,但整体体验是,我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准备的很想分享的材料,基本都分享完了,除了英语名词解释的时候卡壳了几下,但都和老师用微笑进行了沟通,我想,这也是夏令营遇到自己盲点时比较好的做法,一般老师也不会故意再刁难。
所以最终我拿到了南开的offer,在确保南开有足够的接收推免生名额后,我基本就定下去南开读书了(我是经过夏令营相信南开周政老师说的话,不过学弟学妹们为了更保险,可以再尝试一个保底学校的面试,但不提倡做海王)南开的理论与实务结合的教学理念也让我对于这个学校的社工发展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以及先前在南开社工公众号和知乎还有各种平台了解到的老师们认真负责,学生能学到真东西的评价,都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更加坚定。
好消息是,在九月下旬,我也成功的获得了学校的推免资格,可以顺利拿着资格去填系统。9.28号凌晨填报国家系统,9.28号12点学校陆陆续续开始发放复试和拟录取通知,拿到offer并且没有被鸽的孩子们就可以马上收到这所学校的复试和拟录取啦,拟录取结束基本保研就完成啦。
除了保研成功以外,保研这个过程更让我明白了一些东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要懂得识别真正的朋友,那些表里不如一的人一定不是可以和你一起保研的好伙伴,有些时候要学会选择朋友再去真诚相待,如果保研激烈的情况下,人是会变的。此外,我还是想说在内卷这么严重的时候,应该听你自己的感受,你是不是真的准备好研究生阶段枯燥艰难的研究生活了,你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了保研而放弃其他某些东西,你现在追求的是不是真的让你觉得开心,如果不是,我更加希望我们能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表里一致的人,减少内耗,活出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