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一人一故事,一沙一世界
30清单已经进行过半了,此前的所有践行过程几乎都是我独自去完成的。这一次的小愿望我想带着我家小家伙儿一起去实现。
关于画画,不知是不是人们常说的正循环的影响,还是骨子里遗传了老爸的绘画基因,自从画了一次时装画手绘,并且惊奇的发现画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糟以后,我就开始对各种绘画形式感兴趣,计划着挨个都去试一试,也许其中一项就是我寻找了很久的那个它,即使都不是,我就算是帮我家姑娘未来的画画之旅探探路,也不错。
上一次去画彩绘和平鸽,没有带着小家伙儿,她就好一阵抱怨。这次体验沙画,索性带着她一起。
沙画,就像我今天的小标题:一个画者手捧一把沙,讲述着一个故事,在沙盘上,这把沙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世界。而这个故事讲完的时候,就是这个世界被毁灭的时候,它的美好都只是留存在每一个看故事的人的眼里和心里。因为,每一副沙画创作完,无论好坏都会被抹去,铺上新的一层沙,再由下一副画面所替代。(PS:这里指的是沙画里被熟知的沙画表演,沙画还有其他形式,比如固彩沙画、沙瓶画......这些形式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可以被保留下来的。)
这就像是我们的生活,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生活由一幕一幕的场景组成,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场景,即使再创造一次同样的场景,你作为故事中的人,心境也再不复当初。这一幕结束,下一幕登场......
回到沙画本身,我始终觉得,沙画的技巧只是辅助,因为相对于其他类的画画技巧,沙画的技巧相对容易,但是沙画的画面构图和画面所表达的故事感,以及在音乐背景下画面的延续性,才是赋予了沙画的灵魂。
我从练习最基本的铺沙、撒沙、漏沙开始,总算是能把沙铺均匀了,有了可以画的基础。然后开始画山、画山前的小路、画山水相依和水中的小鱼儿,哪些用手掌侧面,哪些用手指肚,哪些用指甲盖,金点沙画的芦老师都耐心的一一作了讲解。
画完了地面,接着画天上,用漏沙法画太阳,用推沙的方式画飞鸟,画振翅欲飞的天鹅。最后在芦老师的指导下,我凭着手感,画出了人生第一副沙画作品:攀登长城的人
整个过程我光顾着自己尽兴,基本没有关注我家小家伙儿,她自己很专注的一直画,没有想停下休息的意思。虽然,她完全丢开了沙画的手法,完全把沙画当作画纸在玩儿,但我也惊喜的发现,她在画的时候嘴里一直在念叨她画的故事,她在模仿电视上看到的沙画表演。这次小家伙儿的发应更印证了一个道理:给予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和时间,不要打扰他们的专注,他们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可能。
结束前,芦老师把小家伙儿的一次涂鸦,进行了一次再创作,在涂鸦基础上,改造成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还插上了5根生日蜡烛,把Judy高兴得不行~
画外音:
芦老师本来是学传统绘画的,三年前改画沙画。我问他怎么想到会选沙画作为职业、甚至是事业来做。芦老师的回答特别朴实,因为沙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由Ferenc Cako (弗兰克·库科),这个著名的户外艺术家、沙画大师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真正流行起来也就这几年。在芦老师看来,新,所以有机会,有空间。更重要的是,收入也是可以相应得到提高。
本来我还有些许疑惑,芦老师算是我接触过的90后从事艺术的人里为数不多关注经济效益的。我前面接触到的大多数年轻一代的艺术行业人员,都更多的关注做的开心不开心,喜欢不喜欢。对于他们而言,没有生活负担,诗和远方比牛奶与面包更重要。而芦老师似乎不太一样,却又那么真实。在写这篇记录的时候,搜索沙画的相关信息时,无意间从一则旧新闻里得知芦老师去年曾经历的一段伤痛往事,我似乎明白了他的真实和比同龄人更成熟的生活态度。
我相信沙画这项艺术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最后这副他画给另外一个学员的蛋糕,也送给他自己,祝福芦老师在这个独特的领域里快乐的把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