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就有流传。书中通过花妖狐仙和人之间的爱情来表现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就是这样一本小说,细细品味起来,感觉作品中的“斋男”,与现代社会的“宅男”很有相似之处。
现代宅男,在认识上还有分岐。这里的“宅男”是指足不出户,与人面对面交往很少,经济上收入不高,却整天玩游戏、上网。这些人,生活圈陕小,或因为没有工作在家待业,行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这同“技术宅”、“家庭办公宅”完全不是一回事。这里主要指的是“家里蹲”、“啃老族”而言。
《聊斋》中描写了这样一群人。男主角是生活窘迫的书生,这些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整天耽于幻想,但前程却难以确定。
这些人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了读书或是天上掉馅饼的臆想中,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或者是神仙下凡,光顾自己,从此改变命运。但现实很残酷,不过残酷的现实并不能改变这些人的固执。因为他们在孤独与寂寞中有着飞黄腾达的臆想。
《聊斋》作为文学作品,在处理这些宅男的生活时,让这些人,除去那些遥远的臆想之外,又生出些渴望异性温情的梦幻。心底残存的侥幸与臆想互相碰撞,化合燃烧,于是,狐仙、妖女、鬼女便枭枭而至。
而对妖姬的诱惑,书生们意荡神摇、精神恍惚。用世俗的眼光看,这些人都是无能之辈,缺少行动力,面对现实中的琐事,没有能力处理,面对现实中的障碍,没有能力跨越。但书生们有一种长处,就是能够不着边际的臆想。
聊斋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书生的这一长处,于是让他们在臆想中,把一切繁杂琐事全都交给那些狐仙女鬼。那些狐仙女鬼们心甘情愿,那么卑贱,那么投入,千方百计勾引这些无能的男人,费尽心机,要留在他们身边,诱惑他,或者被他所诱惑。
这也难怪,这些书生们在现实中失意受挫,生活无着,前途难卜,也只能到来无踪,去无影的狐仙、鬼女中寻找慰藉。作者为了满足这些书生们的欲望,总是把狐仙鬼女描写的纤丽曼妙,娇憨温婉,知书达理。而且还不看重地位,不喜爱财富。
这些狐仙鬼女就是专门为这些书生们生的。他们不但主动上门来自荐枕席,还会变出足够的银钱供书生们消费。个个琴棋书画无所不会,道行法术无所不能。可以说据备了理想女人最宝贵的品质。她们从不给这些书生施加压力,只能帮书生把困难迎刃而解。
挣扎在困厄中的书生们,面对这样的狐仙鬼女,怎能不飘飘欲仙呢?
《聊斋》中这些沉湎于狐鬼恋情的书生,其精神上的本质,是与现实生活中的“宅男”相通的。
只不过,现在生活中的宅男,不是异想狐仙鬼女,而是到虚拟的世界去网游,到交友软件中碰运气,或者到动漫中去寻找寄托,但其本质仍然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