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成甲写的《好好学习》这本书,作者的的经历特别吸引我,作者经历过一年多的学习方法的学习,但总结这段经历时,他发现自己什么都没记住。我现在也在经历着这段过程,觉得自己也在看书,也在做笔记,也在听他人的讲座,但是能留在脑海里的内容实在有限。
即便是作者的这段经历是如此吸引我,可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是很郁闷,因为好多东西都看不懂,像是无数的石头压在心里。有的内容的确是可以看懂,但是在回想的时候,发现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完全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以作者的水平,不应该如此啊,所以还是自己没有读透。
我应该继续读这本书吗?我在阅读完前言之后产生了这样的疑惑。不过作者的那段经历,让我迫切的想知道,自己读过这本书后,会不会有思维上的改变,所以硬着头皮去阅读,去做笔记。
既然一个章节的内容完整读下来,什么也记不住,那就读一个段落的内容;一个段落的内容记不住,那就一句话一句话的读。读完前言和第一章之后,对“基础”这个词的了解更深刻了,因为不去了解作者提到的概念,这本书就是读完了,也没有一点意义。
这本书的开头一直在强调“认知”这个词,我理解的意思,就是自己通过脑袋里装的东西,对问题的解答。通过查阅得到的解释是: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和语言等。(我以前好像也查过这个词,但是没能力思考,现在才发现,认知居然是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发展的过程。)
至于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暂时也没想到,不过很多知识博主都提到了这个词,起码在下次遇到的时候,我们不至于觉得它是抽象的。
就比如我写的这篇文章,就是我对“认知”概念的认知,我觉得这本书难以理解,是经过对书里的信息加工得到的结论,也是对这本书的认知。
大家也看到了,确实没什么大的作用,只是了解了自己的行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