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看上去很努力,学习却很吃力?
为什么家长每天辅导,孩子成绩还是上不去?
为什么孩子总是记不住学过的字?
为什么明明写过的词,再写的时候又不会?
为什么考试的时候,看上去很简单的题,孩子不会做?
为什么说一句话、写一句话,孩子也说不利落?
为什么孩子在人多的时候,表现腼腆,不敢说话?
为什么孩子看了很多书,写作文却不行?
为什么
为
什
么
……
今天课上检查预习,检查读课文,而且是上周五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时的课文《项链》),不由得又心生感慨。
1
自从入学以来,从开始学习课文的第一天,我就手把手教学生怎么预习了,我的预习要求是(每个老师的要求各有不同,但是大同小异):
标段(因课文题材而异,有的古诗、短儿歌类不需要标段)
圈会认字(每篇课文后第一行)
给会写字注音(每篇课文后面的田字格里的字)
熟读课文
家长签字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学一篇新课文,我都会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我自己认真预习(除了不签字),课前检查预习情况、反馈。为了教学生更好地利用时间,尽快地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我一是在课堂时间提醒学生往后预习下一篇课文(课堂上总会有几分钟富裕时间),二是不再每天布置、发预习的短信给家长。
本学期即将结束了。同学们预习的效果怎样呢?预习的习惯养成又如何呢?
即使是我每天都发提醒短信的时候,也偶尔会有学生遗漏预习的内容,或者是完全忘记预习,或者是没有签名/没有圈字/没有注音。自从不发提醒短信以来,遗漏或者忘记的就更多了。
这些预习项目是能直观检查的,还有一项,是用眼睛看不出来的,那就是——熟读课文。
今天读《项链》,课文一共2个自然段,在经过我范读、领读(就是我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学生自己读的环节之后,我让同桌合作读,2个人合作,每人读1个自然段。我观察到,有的同桌,别人都读完了,他们还没读完,问为什么?说不熟练,读得慢。我又问:你读了几遍?他不吭声。
又读到一段,请一个平时学习态度很认真的孩子来读,我本来对她信心满满,谁知道他错了好几处:
原文如下: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
他读成了: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这2句短,没出问题)白雪白雪的浪花,哗哗地(读成弟的音)笑着,涌向沙滩,悄悄的(多添了一个“的”字)撒下(把“小小的”直接漏掉了没读)海螺和贝壳 。
第三句话一共27个字,就错了这么多,而且是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说明什么问题?——读得不够。怎么办?——多读啊!
读课文正确的具体标准参见《正确仅仅是最低标准吗?》
2
我不知道家长们对熟读课文是怎么理解的,又是怎么要求孩子的,怎么对待签字的要求的。但是从学生读课文的状况来看,应该有不少人,理解是:读读就行。
没错,课上还会学习的,还会练的。每篇课文在课堂上,都会有老师范读(1-2遍)、老师领读(1-2遍)、学生自己读(1遍)、同桌合作读(1-2遍)这几遍。这就是课堂上集中练习读课文的时间,其余的读课文,就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有针对、有重点地读了,而且读的要求,也从正确,升级到:流利、有感情了。为什么不能用更多的时间练习读?为什么老师总是要求学生预习、熟读课文?因为课堂上还要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词语,学习语言表达,完成各种练习。
说起来,这几遍也不算少了。但是,每节课我都会观察。我范读的时候,总有人低着头,或者用书挡着脸。
我领读的时候,总有人不张嘴、没看书。
让自己读的时候,老师只是巡视,不能全程盯着某一个同学读全篇,所以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地、全神贯注地读。
同桌合作读的时候,有的同桌配合不好,有的同桌只顾自己读完自己那部分,有的同桌很不熟练(比如上文我提到的同学),直接影响2个人的合作,有时候时间到了,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个别同桌没有读完,对这1、2个人来说,练习的效果就保证不了。
退一步说,即使以上每个读的环节,孩子都在努力地读,如果不是天资聪颖,如果不是提前预习,如果不是吸收迅速,如果不是反应敏捷,怎么就能保证,靠这几遍,孩子就能把课文读正确呢?更别说,有的孩子识字关都还没过;更别说,有的孩子,辨别词语、断句停顿,都还有问题。
3
有的孩子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我很努力,学习总是觉得很困难呢?
有的家长总是苦恼困惑,为什么我每天帮孩子辅导了,孩子成绩还是上不去呢?
为什么孩子总是记不住学过的字?
为什么明明写过的词,再写的时候又不会?
为什么考试的时候,看上去很简单的题,孩子不会做?
为什么说一句话、写一句话,孩子也说不利落?
为什么孩子在人多的时候,表现腼腆,不敢说话?
为什么孩子看了很多书,写作文却不行?
……
这些和熟读课文有没有关系?
在《不报班没负担,每天只要两件事,语文学习一定好》一文中,我引用了一篇文章,仔细分析了朗读课文的意义。
朗读课文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课文读得好,那至少说明这个人:
认识字
能辨别词,区分得出这个字是和那个字组合成词语,而不是那个字和后面的字组成词语
能辨别短语
而这些活动都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的。
回到前文学生出错的那段课文。
原文如下: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
他读成了: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这2句短,没出问题)白雪白雪的浪花,哗哗地(读成弟的音)笑着,涌向沙滩,悄悄的(多添了一个“的”字)撒下(把“小小的”直接漏掉了没读)海螺和贝壳 。
能看出什么问题:
识字(地的读音,本课不是第一次出现)
词义理解不足(雪白和白雪是2个迥然不同的词)
添字、漏字(眼睛、大脑、嘴巴的信息检索能力不够)
……
重复了很多次,读课文可以帮助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学习规范表达(孩子表达规范,就不会在考试的时候写出“小鸟飞在天上”、“商场里真多东西”这样的句子了),谋篇布局,逻辑思维,信息检索……看那些央视名嘴们,尤其是新闻主播,最强的能力是什么?不就是见稿子就读吗?(我完全是外行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您再想想,孩子在语文学习上有问题,和读课文少、不认真、不正确,有没有关系呢?
孩子,你的课文读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