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来归纳王老治肝病的法则和方药。
1、泄热解毒法:分为“苦泄”和“清泄”两种法则,如湿热较盛者,应用"苦泄“,如邪已化热,口干津少者,则用”清泄“为宜。”苦泄“常用药物为黄连、黄芩、连翘、山栀、丹皮、茵陈等。”清泄“常用药物为花粉、银花、忍冬屯、甘草、茅根、芦根等。如挟有湿邪者均可配合滑石、米仁、猪赤苓、泽泻、赤小豆等淡渗利湿,或加入白术、扁豆、茯苓健脾化湿、
2、疏肝解郁法:常用逍遥散加减,本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兼有凉血清热的作用,以之移治肝病而见血虚而热、肝郁不达,是很适宜。如加入合欢皮,佛手花、绿萼梅等舒肝理气之品,其效更著。
3、健脾益气法:常用党参、冬术、山药、茯苓、甘草、莲肉、扁豆、或配合鸡金、谷麦芽、山楂等增运以健胃,或配合陈皮、佛手、蔻仁、砂仁等理气以和中。
4、养血柔肝法:常用四物汤及芍药甘草汤加减,芍药与甘草配合,治胁痛有良效,二味的剂量可大一些,此即《金匮》所说:”夫肝之病,补用酸,眇用焦苦,盖用甘味之药调之“之义也”。惟胸满而湿浊盛者,忌用白芍。
5、滋肾补肝法:方取杞菊地黄汤,二至丸等加减,常用药物为生地、杞子、首乌、女贞、旱莲、沙苑、桑椹子、料豆、龟板、鳖甲、或配合酸味补肝,如五味子、木瓜、枣仁、或参用甘润以调肝,如大枣、蜂蜜、饴糖、或采用清金滋水以涵肝如南北沙参、天麦冬、玉竹等。维上述药品、偏于滋腻,如中土不健,用之宜慎,或配合健脾盖气之品。
6、活血化瘀法:常用药物为丹参、桃仁、泽兰、益母草、茺蔚子、赤芍,按丹参功同四物,能化瘀生新,降而行血,血热而滞者最宜。桃行能行血化瘀,性平而润,能破肝络之瘀滞而润肠燥,如肝血瘀结而燥热者,用之最宜。又如红花虽亦入心肝两经而能化瘀活血,但性偏温燥,肝热血瘀者不宜。泽兰为妇科要药,能散肝脾之郁结,入经络而分消,对肝肿而血滞者,可以移用。
此外,如低热不清者,常用银柴胡、青蒿、功劳叶、白薇、地骨皮以清虚热,如少寐多梦,心悸神恐,常用茯神、枣仁、夜交屯、准小麦、磁石、龙齿以宁心安神:如肝脾肿大不消,常用夏枯草、连翘、海藻、昆布、蒲公英、牡蛎等软坚消结。如肝气亢逆,噫气胸闷常用旋覆花、代赭石降气镇逆,本草论旋覆花有下气利水软坚之功,代赭石有入肝补血凉血之用。肝病在慢性阶段,每由肝血不足,以致肝气上逆,噫气频作,心胸悸动,于养血柔肝之中,参用旋覆代赭二味,能降逆气而不伤正气,每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