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5 老子告诉你,为啥会“富不过三代”
多藏必厚亡
越想多积累财富,越会失去很多。
不能把名利等看得太重,要忘记这些结果。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接着来讲《道德经》。来看看老子老先生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发了。
我们今天接着学第四十四章,前面我们学,老子问:“名与身孰亲”什么意思呢?就是名声和你自己的身体哪个亲?哪一个更重要?“身与货孰多”,身体与金钱到底哪个多?哪个少?我们必须要了解老子这句话是对谁讲的,这是对领导讲的话。因为领导者站在那个位置上以后,特别容易为争取自己的好名声、自己的名誉、名位更高一点,让我的钱更多一点,我有资源,会为这些事消耗自己,老子认为那些东西没那么重要,这是对领导者讲的。
我们一般老百姓能够受到启发吗?当然能受到启发,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里边就讲过这种,为了追求那种超出你生活本身需要的那些名利,导致身体受伤的状态,张仲景讲的特别形象,他说这些人“但竟逐荣势”,追求那种荣耀、势力。“企踵权豪”,脚后跟都踮起来,去够那些权豪的家庭。“孜孜汲汲”,一点都不嫌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种追求名利的事业中去。“惟名利是务”就是脑子里考虑名利,其实这都是虚幻的,“崇饰其末,忽弃其本”,“末”是那些名利,“本”就是你的身体本身,“华其外而悴其内”,你看外边,了不得,名牌衣服,一看名位也有了、钱也有了、地位也高了,可是“悴其内”,身体一团糟。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就是你身体本身,皮都不在了,毛长在什么位置呢?一定会消散的,跟老子《道德经》里这些话讲的是一样的,这些人“卒然遭邪风之气”,一旦被风邪吹到了,“婴非常之疾”,得了非常的疾病,这个时候着急了,要命了,最后治不好,最终丧失了生命,丧失生命以后,他这个名誉、地位、金钱还有吗?没有了,老子在这讲,你超出生活本身的那些东西,那是附加值,那些东西没那么大用,可是你要把它放在前面,那糟糕了,这是老子要教育我们的,大家一定要记住,名利这个东西一定是做好事了,它所带来的附加值,您如果把名利摆在前面,您这个事本身做起来就受到影响,根基就动摇了,越看重名利,做事本身就做得不好,名利重要不重要呢?我们有人说重要,社会里就要靠名利。名利其实没那么重要,做好事的人其实都是有名利的,但是越不在意它的人,这件事做得就越好,这是一种境界。
这种境界最大的楷模是谁呢?其实我认为老子就是我们的一个榜样,您说老子写的《道德经》多经典,我们讲起来这话多有嚼头、多有讲头,里边有这么多深刻的含义,但是老子写完以后,隐去功与名,自己消失了。所以到今天为止,老子到底做过什么官,他的家乡是哪儿?最终消失在哪儿?其实都是谜团。有人说不对,我们知道老子在哪儿诞生,最后出了函谷关,骑牛走了,那都是传说。在学术界,我们看的是文献证据,但是证据实际是不足的,所以老子把自己的身名隐的特别好,甚至到今天为止,老子到底哪年出生的,哪年去世的,他是什么年代的人,我们都不敢完全确定,这个人多了不得,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人家没在意这个事,但是我们尊敬不尊敬老子呢?我觉得老子越是这样,我们对老子的尊敬越是无以复加,觉得真是尊敬他。
老子接着说,“得与亡孰病”,得到和失去到底哪个更痛苦呢?老子告诉你辩证的看,因为所有的事都是相对出现的,得就真的得了吗?失就真的失去了吗?未必,得和失会互相转换,因为它是相对比较出现的,最终我们悟道以后会发现,其实得到并未真的得到,失去并未真的失去,得、失其实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看淡得失,不为得失而苦恼,那是真正高明的人。
老子接着讲,“甚爱必大费”,“甚爱”就是超出了正常范围的爱,比如说这个东西值得你爱一分,你爱十分了,有问题了吧,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个“爱”是什么?爱的是那些名、利、地位等等那些东西,是做事本身带来的附加值,您如果对这些虚幻的东西过分喜爱,就会花费太多、消耗太多,所以这是一种不值得可取的一种人生态度。
今天老子讲,“多藏必厚亡”,什么叫“多藏必厚亡”?“藏”最早的意义是把打来的谷物、粮食收藏,储存起来,后来引申成为把东西藏起来、躲避起来,不让别人看,因为这是宝贝。所以这个“藏”是储存、积聚的意思。“厚”当多讲,“亡”当失去讲,也就是说你越多的想为自己积累财物,反而你失去的越会多,真的会这样吗?这的会这样,“多藏必厚亡”我们分两个层面来讲,第一个层面是“多藏”的过程会让您“厚亡”,您会失去很多,为什么会这样?
比如说我们一个月挣5000块钱工资,您上班的过程是早晨9点上班或者8点半上班,晚上5点您下班了,晚上的时间可以看看电视、陪陪家人、锻炼锻炼身体,可以享受业余的生活,这是5000块钱的工资。那么我想赚5千万,我想“多藏”,这个过程您要付出更多的,比如说您要开个厂子,我要多赚钱,5千万,开厂子怎么开?我把家里房产抵押,抵押拿出钱来买设备、包地、租个地办个工厂,要雇工人、开工资、研发产品、研究市场,生产完产品要去销售,付出很多精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您弄不好赔了,房子也搭上去了,这不“厚亡”嘛,即使您发财了,您真的赚了5千万,在其它的方面也是有损失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一次我到深圳,这是我在商学院的一个学员,他办了一个工业园,这个老板的工业园非常非常大,他们有四个同学在他的工业园里上市成功,这个老板的家也非常漂亮,一个大别墅,别墅二楼我没上去,就这一楼我就转晕了,太大了,我觉得他的餐厅跟我们一个教室差不多大,非常大,游泳池、网球场都有,这么漂亮的一个别墅,我经常问大家问题,他能享受到这个别墅吗?我告诉大家他享受不到,他每天凌晨三点下班回家,早晨8点半就上班,因为要应酬,那么多朋友来,各方面关系需要打理,每天晚上都要折腾,累的筋疲力尽,瘦得一塌糊涂,一见到我就说,罗博士你帮我看看舌头吧,你帮我号号脉吧,我身体太虚弱了,怎么办?给我开点滋补的高方吧,我说不用开补药,睡觉就好了,他压根没时间睡觉,凌晨三点回家,晚上8点半上班,谁享受他的别墅?有的朋友说保姆,没错,是保姆。我当时看见一个保姆穿着瑜珈服,牵着条狗在阳光地里跑步,锻炼身体呢,我说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住着大别墅,跑步牵着狗,晒着太阳,真幸福。老板付出的太多了,失去的太多了,没有时间陪家人,没有时间自己休息下来,他完全在他这个社会关系的漩涡中去周转,非常辛苦。
我经常问朋友,随便找个一个员工,把他放到他这个位置上,让他每天凌晨三点下班回家,每天早上八点半必须上班,我说谁能坚持2个月下来,我问问听我《道德经》语音的朋友们,谁能够坚持2个月下来?反正我是不行,我绝对逃掉了,一般人真的受不了,我觉得他付出了太多了,“多藏”的过程您一定会失去很多,这是等价交换的原则。第二个原则,您“多藏”以后,如果弄不好也会丢失很多、失去很多,所谓“多藏”的东西有可能都会失去。大家说会吗?有人说我在家里准备了一地窖的黄金,我就准备传家了,您别那么想,老子讲的话真对,因为那些为自己藏了很多财富的家庭,未必能够把财富留出三代去,古人讲,“富不过三代”,这话是古人观察到多少世事变迁总结出来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明末的时候,江南有很多大的收藏家,(10:57巨族)家庭、特别有钱的家庭,这种家庭富到什么程度?当时论国内哪家收藏的文物最多,宫里是第一,皇帝是第一,这是谁也比不了了。第二是魏忠贤,那是谁都比不了的,进贡的太多了。第三江南谁家,第四江南谁家,这些江南的家庭里都能跟皇宫论一论了,了不得,这些家为什么这么能收藏?因为家里有钱,通过经商,巨富,巨富以后就想家里要多收藏这些宝贝,他们没文化,就委托这些文物收藏的人,这些人眼力好,到哪一看,能看出这东西是商代的什么、这东西是宋代的什么,让他们去看,委托你们,你们去给我收,见到文物不计代价,所以这些人就去各个地方收集文物,见到文物出个巨额数字买下来,买下来给这些巨富家庭,这些家庭给你提成,搜罗天下的文物,把古玩全部收到自己家里来。
我们有些文人都是大书画家,文征明他们这些大书画家,这些文人喜欢画画,只是听说过某某古画特别好,没见过古画什么样,结果偶然到这些巨富家里边去参观,上楼一看,他们家那么多楼,这一个楼打开,里边全是宝贝,全是古代那些有名的字画,那些只听过没见过的字画全在这儿呢。内心那种冲击,能不能让我多在这住几天,我一定要仔细看看这些画,我真想多学点东西,求求你们让我多看两天,就到这个程度。这就是人家真有钱,但是我告诉大家,这样的家庭就没有谁家真正能够把家传到两三代以后的,基本上到第二代儿子那,老爷子死了,10个儿子一分家,每个人分一大堆字画回去,好几房子,家里挥霍无度,因为平时传家就是靠钱来传家的,所以都会挥霍了,没钱就卖字画,慢慢的没出10年、20年字画卖空了,家就破产了。
江湖上流传的那些古玩,慢慢被巨富、巨宅,大户人家给收上来,结果不出二三十年,又散落江湖了,所以这些古玩字画就在这种巨富人家的聚散之间来回的像船、小树叶一样来回漂泊,他们见证的是这些巨富人家财富的散去,为什么会散去?因为他的眼睛里只盯着钱,没有教孩子们该怎么做事,做人的道德等等,《道德经》一定没讲好,结果孩子们就会挥霍,就会花钱,所以败家是必然的,这是“多藏必厚亡”。
我们后来讲《道德经》讲过,在晚清、明国的时候,曾国藩的外孙子写了本书叫《保富法》,他在上海滩也是一个有名的商人,他写《保富法》这个书就说,我眼见上海滩巨富的家庭财富聚在一起,不出一两代又散掉了,因为上海滩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吃喝嫖赌,那种十里洋场,花钱的去处太多了,如果家里边没有把做人的道理、学问教给孩子们,就给孩子们钱,“藏”的是钱,孩子们眼里就是钱,他就会挥霍,所以一分家以后很快败落,钱花光了,财富回到民间去了,什么样的家庭好呢?反而是那种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们好好读书,这样的孩子做了官员、做了学者,对社会有所贡献,家里边也幸福。这就是老子讲的“多藏必厚亡”的道理。
老子讲的道理也是非常深刻的,所谓“多藏”,“藏”的全是做事所带来的那些外表的东西,名、利、地位等等,尤其是“利”,大家如果把这些结果类的东西看得太重,我们一定要聚敛收藏的话,往往没有好的结果,什么样的人才好呢?忘记那些结果而是一直去做,坚持去做好事,为大家去利益众生,去行善,这样人的人生会特别幸福,您的孩子能学会吗?言传身教,您的孩子也学会了这种人生态度,这个时候您给他的是什么?您给他的是真正做事的一种态度,这才是您给孩子真正留的遗产,这个遗产才真正的宝贵,如果孩子做事态度好,他能够认真做好事情本身,您放心,他的那些回报也会慢慢来到他身边的,这是老子给我们讲的道理。讲到这儿,第四十四章讲了一多半了,前面老子讲的全是在做铺垫,前面老子分析这个事的本身,后面才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到底应该怎么去做?老子为我们铺垫了这么多,后面老子会做什么样的总结呢?
各位朋友们,我们明天会讲这些道理,朋友们如果觉得我分享的有一定道理的话,建议大家分享给朋友们,让周围的人一起来了解《道德经》,明天所讲的是我们这章的重点,如果说前面讲的跟大家讲的差不多的话,明天的结论,我与一般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我的讲法,我们明天再见,谢谢大家!注:本文章来自“罗大伦频道”,感谢罗博士的细心讲解,这里分享的是文字版,语音版可以关注公众号收听:大伦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