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找一本解读宠溺危害的书,这就是了。自然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情节,但又是自卑促使人越来越好。错误的方法被自卑伤的越来越深,宠溺的孩子面对挫折自暴自弃,折磨自己,让自己沉浸在痛苦之中,脑海里充满黑暗的回忆。
想要走出泥潭唯一超越的路就是联结,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周围的人物每天都在和你发生着关系,帮助他人获得幸福感。宠溺的童年特别的孤单,家长的关照无处不在,他身上时刻闪耀保护的光环,却少有朋友一起玩耍。他的足迹只有家这么大的范围,外面太危险了,光环也阻隔了他探索世界的好奇。
教育的核心是温柔而有边界,让孩子被爱照顾又知道规矩的所在。宠溺使孩子不自信,缺乏安全感。他印象深刻的是父母的争吵,在床上他假装哭着被父亲静静地哄着。小时候和孩子们玩游戏折纸称斤,他没有能力在游戏中获得胜利,默默地撕着没用的书页,做了许许多多的折纸。游戏有输赢,这样他感觉自己有很多的筹码,抵消输的可怕获得优越感。
我们互相帮助利人利己,合作完成同一个目标是更大的价值与成功。亲子之间处处是爱的身影,因为爱互动可以嘻嘻哈哈,因为爱所以一切是那么和谐。在这里背书,家庭主妇为了照顾家庭在事业上做出了牺牲,她拥有同等的权利,家庭地位是平等的,同样值得尊重。说到这,之前的困扰可以抛在一边,大可坦然的享受生活,更加自信的做自己。
有的母亲常常调侃女儿,小小的孩子没有说出来,心里却不痛快,对这个事不喜欢,也就不爱妈妈。究其缘由,妈妈小时候一定受过伤,却在这时候移嫁到女儿身上,想想多么的不公平。
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追求表面的胜利和攀比,孩子内心是痛苦的。而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独特,愿意帮助别人,鼓励他们做好,团结友爱。
告诉孩子只要愿意付出努力、克服困难,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不要随便的评判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胜过相信天赋。老师的责任是训练孩子不断进步,最后达成目标。老师也是需要学习的,和大家一样想要更好。最后告诫人们不要走捷径去犯罪,那是胆小和懦弱的。
宠溺的孩子追求优越感的保障,希望自己能够付出很少的努力,但是能够得到一个巨大的回报。不管是什么工作,重要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从中体会到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