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有非常经典的一段: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这段内容作为禅宗公案而广为人知,不仅仅是如电影般生动的情节,还蕴含着无比深厚的哲意。
幡动,是自力;风动,是外力。言“幡动”之僧只停留于表象;言“风动”之僧认识到外力的影响,指出了隐藏于表象下的因果关系。而惠能的回答字字玑珠、直达究竟,故引起“一众骇然”。
风动,幡动,都是外境。《大乘起信论》云“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外境的各种现象都是依意念而起而灭的。心动了,不仅能看见表象的“幡动”,也能感知到背后的“风动”。
“幡动”,是假观;“风动”,是真观。而“仁者心动”则是中观。假观为浊,真观为清,清净无念,乃为中观。具体处理事象,我们需要真观与假观,但在心念上,一定要保持中观。
因为,世界是你心的倒影。开心时感觉周遭春暖花开、蓝天白云;郁闷时却是阴云密布、灰灰蒙蒙。尽管耳聪目明,我们都看不到一个真正客观的世界,看到的,只是由你心所映照出的世界的幻影。
生活中,亦复如是。常常是先有仇恨,再有仇人。心里的仇恨会引领我们找到相应的仇人。此时,‘仇人’只是仇恨得以实现的对象。歌词里唱道“最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同一个人,时而是你的爱人、时而是你的仇人。其实对方本身无变,变的只是你们之间的情感以及你待TA的那颗心!
“一波才动万波随”,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心念,你所感知的万物也会随之而动,导致是非无穷、祸福无端,内心的焦虑越来越重。而禅定修行就在于降伏这颗驿动的心,摆脱种种虚妄的意念,保持空明澄澈的心态,随缘而行,不为外物所动,不为外境所转,由超脱而达自由。
心若不动,整个世界都寂静了。
另外,此段经文还启示我们:万物动不动随其本性,跟你无关,你的心别动!风动也好,幡动也好,都是自然而然之象,如果你的心停驻执迷于此,那就不合乎道了。
王维的《辛夷坞》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山谷溪涧之处,辛夷自开自落。不为生而喜,不为灭而悲。它有璀璨美好的生命,但这美并不是为了讨人欢喜而存在的,更不曾着意矫饰、故作姿态,一切都那么自然。
你从尘世的喧嚣中走来,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见到天地寂然,一树春花,就能悟出什么是万物的本相和自性。
田园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一样地饮食人间烟火、一样地柴米油盐酱醋茶,何以“无车马喧”?
那是因为“心远”!
“心远”后,“地自偏”;“心远”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心远”后,自然“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了。
东坡居士在《定风波》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骤起的暴雨‘穿林打叶’,使人感受到惊悚。但对于屡经风雨之人来说,不用急不用怕,何妨吟啸且徐行,口哼小调慢悠悠地走。竹杖、草鞋都是简单的装备,对于心无恐惧之人,这些物什对应急雨足矣。
谁怕?人生到处是坎坷,此时风彼时雨。但风雨阴晴都是上天的事,自己无法决定。静看起伏、笑纳炎凉,不就好了嘛!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花开花谢,云卷云舒;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一切自然而然,不要上心!
佛家主张“无心而为”,也就是要“身忙心不忙,除心不除事”。事得照做,心别上去。“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这样就达到“究竟涅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