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经理的半年读书笔记-3

2019-07-25晚上:

      刚才又翻了一下自己做的笔记。有几句话我觉得越来越可以直接分享了;我认为目前做产品的理念:

1:产品一定要赚钱。或者说,一定有明确的赚钱方式。并且是可持续的赚钱方式,如果没有,这个产品一定不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盈利,不赚钱,意味着死亡;

2:阶段性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一定要相结合,二者互相妥协和对抗,产品才能不断向前;

《事实》

    事实这本书我记得是比尔盖茨推荐的大学生必读书;其实这本书简单归类为互联网工具和方法书籍有点不准确,他有点类似《乌合之众》,讲的是方法论,让你如何认知世界,明白世界的本质;至于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呢?其实是一个思路上的拓展,目前做数据的时候,很多人很难讲数据和实际用户结合起来,整体YY我的用户是怎样的。(目前我在优爱腾某家供职,所以就拿身边的举例说明一下就得了,希望没有人鞭尸,把我挖出来)

      举一个前两天做分析时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讲整体用户分为高频用户,中频用户,低频用户;

这是针对某个垂类哈,

    高频用户:一个月在APP内消费该垂类内容超过十次;

    中频用户:一个月在APP内消费该垂类内容3-10次;

    低频用户:一个月在APP内消费该垂类内容0-3次;不包括0;

    然后分析用户来源时,最简单是搜索来源,百分之八十的产品认为搜索来源用户基本上都是低频用户,这样往下分析的时候就会发现,怎么都对不上。但回头想一下,看一下搜索内容与每天内容贡献量的相关度,其实比较容易的能得出结论,搜索用户的top用户其实是形成了搜索+观看的用户使用习惯的。这个是之前近两年的用户培养养成的习惯。这个路径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就是最优路径。所以真正高频用户是通过搜索过来的。当然这是一个小的事例。这个事情,其实一方面是经验和对于业务的熟悉程度决定的,另一方面,还是对于整体数据、用户的把握、用户的理解程度来决定的。但其实,本质上,说明一件事情:我们对于用户发认知和对于实际情况的认知会有偏差。

      而事实这本书,可以说是从方法论上教你改变这些偏差。当然,他的理论和抽象程度,让你很难时时刻刻记录这些东西。我也比较难。又不能天天翻这边书,把这本书读透。所以我会做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总结,来记录这些;当然,以后有机会反过头来再读。没准有不一样的体会;今晚先去做思维导图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