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在前面
在开始这本书之前呢,我想说,我和文中的青年一样,对书中的哲人的有些论点觉得很荒谬,不理解。
这本书是对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的理解的阐释,也就是第二(古贺史健)第三(岸见一郎)的理解。好比你要写论文,你看了除了原著(阿德勒心理学),然后还会看这些解读,所以读到这本书的你,已经是第四个人的视角了。
当然你可能也会像我一样,不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是你可以用你的方法努力来反驳它。
我的感觉,这种通篇对话体的书,就是读起来很容易,但是写出来的体会并不容易。想起来你看的对话体书是哪本了吗?我除了《论语》,就是《柏拉图对话集》了。
因此这篇单纯是我个人浅薄的第一次阅读的归纳整理,可能我也说不太明确清晰。
(二)一些观点的颠覆
1.“人的一切烦恼皆源自于人际关系。”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觉得可以用这句话来理解。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当然,我们不可能让人际关系消失。人在本质上必须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根本不可能做到与他人完全隔离。“如果能够一个人生存在宇宙中”这一前提根本不可能成立。
2.否定过去决定论,也可以说否定了原生家庭创伤论。
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继而就会转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
阿德勒在否定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3.三位一体(建立共同体感觉)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信赖他人,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很简单。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阿德勒心理学并没有基于道德价值观去主张“要无条件地信赖他人”。无条件的信赖是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一种“手段”。
他者贡献,“我是有用的人,我对他人有用”,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整体。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4.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共同体感觉”
这个概念比较抽象,而且我觉得这个篇幅太短没有说明白,我把它理解为天下大同,和谐社会。
有没有意识到,其实是层层递进,像数学公式一样推导出来的感觉?
(三)自我解放,解脱束缚
来自过去的束缚——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来自人际关系的束缚——人们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来自未来的束缚——强调当下的意义,人生责任和选择权交给自己。
昨天我们公司请了一位佛学人士给我们上培训课课,我虽然听得昏昏欲睡,但是我觉得它讲的和这本书很多相似之处,心里大OS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