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找我有事,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正巧被一个顾客听到。那顾客玩笑似的说了一句:“有用的时候叫的特亲,没用的时候,一年到头见不着人。”
我笑了笑,不知可否。说实话我真没想那么多。
猛一听,这话也不无道理。
生活当中,确实有不少的人,总是抱着功利心与他人交往,毕竟“无利不起早”嘛。但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而人性又都是自私的,现实生活中,渴望自己的投资,能够得到回报,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本就无可厚非。
可是细究起来,好像又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因为个人觉得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我能从他那里得到什么,而是看这个人值不值得我去为他做什么。值得,便应下,不值得,便拒绝。别人有求于我,跟“他与我亲不亲”并没多大的关系。而关系在于“我跟他到底有多亲”,决定权完全在“我”的手上。
侄子有求于我,先不说我们之间的亲戚关系,即便就是普通朋友,请人办事是不都得态度和善?拉拉关系,做些铺垫?至于答不答应,则是取决于在这之前,对方如何待我,和我对对方的了解,而不是取决于人家之后怎么对我。因为之后的事,谁也没办法保证。如果之前人家不曾亏待于我,或者还有恩于我,那么,在我力所能及的情况之下,我是没有理由拒绝对方的。相反,如果之前,人家待我形同陌路,那么拒绝人家,那也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不管人家之前怎么对我,只要是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都不会拒绝对方。那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所在了。
说到拒绝,曾经,我是不善于拒绝别人的。因为不懂得拒绝,于是就总是为难自己,时常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
尴尬的多了,慢慢的也就尝试着与人坦言相告:你这件事事情,我没办法帮助你!并说出不能想帮的实情。于是,发现对方也能坦然接受咱不能帮助他的这个事实!那一刻,我豁然开朗,原来人家也并没报多大希望我能帮助他,拒绝他本就在他的预设之内。于是,便坦然多了。
再以后,拒绝他人,我便不再过多内疚,一切尽自己能力而为,不再为难自己,自己也就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