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两双眼睛,一双是长在脑袋上向外看的双眼,一双是向内看的心灵双眸,这是思想、灵魂的双眸。很多时候大家都只是使用一双向外看的眼睛,忙忙碌碌游荡在人生的旅途中,很少去反思自己,很少去好好地认识一下自己,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错,过着自己的茶壶人生。忘了内在还有一双被尘蒙已久的心灵双眸,忘了向内看,忘了这双反思自己的双眸。这样的人生是缺失的人生、是不会进步的人生、是让人厌恶的人生、是缺少爱的人生......
懂得向内看的人会有这样的心态,“有问题找自己”,“我是一切的根源”,“常反思”,真正懂得什么叫“责任”。懂得向内看的人一般都是EQ高手、是学习进步快的人、是到处受欢迎的人、是享受高品质生活的人、是受到别人重视的人。。。。。
工作中如果一出问题,首先就怪别人,首先就找一些理由来推卸责任,这样的人就是缺乏向内看的习惯。下次在你的生活或工作中出问题的时候,你观察自己是先在找理由还是找自己的问题,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先在找理由,你就应该要马上开始改变自己,革新自己,相信很快就会发现一个不同的自己,一个正在进步的自己,一个开始受人尊敬的自己。。。。。。
向内看的人一定会知道责任与任务的不同之处。没有价值的结果,都是没有意义的工作,当然也是没有价值的工作。责任,它是对结果负责;任务,它是对过程负责。
向内看的人他一定会知道“自己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己的上帝也是自己”,只要向内看,你才能了解自己,就能了解自己的敌人,就了解自己的上帝。“自知者明”老子两千多年前就告诉我们了,要向内看才能使自己了解自己。
向内看的人一定不会是蠢人,他一定会从内心深处理解卡内基“蠢人才会试图为自己的错误辩护”的说法,因为向内看的人知道承担责任的意义及精神所在。
向内看的人一定不会抱怨人生,因为他知道“抱怨是无能者最好的发泄”,抱怨是无法把人生变得更好,抱怨只能代表自己无能而已。如果你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你的领导,那你就应该要改变自己,这才是一个智者的所为。
向内看的人他一定不会说“我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因为他知道他所做的事只要是没有为集体、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结果,他就必须承担责任,必须反省自己,只有这种心态的人,他才会较少犯同样的错。成功的人不是不犯错,而是少犯同样的错而已。
孔子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虽然承担责任是痛苦的,但这样的痛苦是短暂的,如果能用向内看的方式,认真总结问题的原因所在,争取今后不要重复再犯同样的错,承担责任的痛苦会变成一次快乐的成长过程。
圣人及智者的一些名言,可以让我们知道向内看及自己了解自己的重要性: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鲁迅:只知责人而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高尔基: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
吕不韦: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李世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常反思”是自己进步的开始。
“我是一切的根源”是对生命的一种承诺。
“有问题找自己”是对责任承担的一种美德。
回音/200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