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阅读,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琪琪,你去找前台要个打包盒,这些菜扔了浪费。”妈妈说道。
我一边答应着走到前台,脑海里却想起来以前的一些事……
每次在外面下馆子,妈妈都会不厌其烦地将剩菜打包,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也不管聚餐的人都有谁,她这习惯就没变过。
每次打包,都承受着我无法漠视的、周围人的轻蔑的眼神,更过分的是,妈妈怎么每次都让我去前台索要打包盒……
柔和的灯光,绯红的笑脸,舒缓的乐曲,飘香的菜肴……包间里充满欢声笑语。我却坐在椅子上满面愁容,因为我知道晚餐过后,我会面对什么——喜欢打包的妈妈一定会让我去前台取打包盒,为了不做这种尴尬事,我即使已经很撑了,却一直往嘴里扒饭,腮帮子鼓鼓的,但这终究是徒劳。
桌前堆起的虾壳、骨头小山似的,聚餐差不多结束了。大人们领着犹在嘻戏的孩子相互告别。
这时,妈妈用手戳了戳我,小声说:“你去前台要……三个打包盒吧!”妈妈瞟了瞟饭桌。我顺从地站起身,慢吞吞地走出包间,左顾右盼了好几次才慢慢走近前台,小声对前台的小姐姐说:“要三个打包盒。”说完,我赶紧低下头,不敢与她对视,我不愿看到她蔑视的目光。
不一会儿,她拿出了打包盒,什么都没说。我拿起打包盒就走,心中好奇:“他为什么一声不吭的给我打包盒,就因为我要打包,她瞧不起我?不想与我这种人搭话?”我不自觉的回头瞟了一眼前台小姐姐。等等!我好像看到她在笑?这是在讥讽我吗?好丢人呐!为什妈妈总要打包剩菜呀?
包间里只剩爸爸妈妈了。妈妈接过盒子,开始打包剩菜。整整三盒,装在一个大袋子里,我看着感觉很尴尬,自己先跑了,与爸爸妈妈拉开一段距离。结账时,还是那位小姐姐,我真想逃之夭夭。
“结账,极地航行包间。”
“好的,先生……”清晰流利的回答在我耳后越来越远,我的步子越迈越大,越慢越快。
“先生,您太太真节俭!”突然,身后传来小姐姐的声音,我听得一清二楚,那声音特地提高了音调。
这,又是嘲讽?这小姐姐到底什么意思?我回头张望,看到她正和爸爸闲聊。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嘛。”爸爸笑着回答,“不节俭不知道生活之难,不思危就会阴沟里翻船,我太太以身作则,也是给孩子立一个榜样。”
“是啊,这孩子还给妈妈拿打包盒呢,真乖。”
与她的目光相对,我紧蹙的眉头慢慢舒展,她的眼睛笑得弯弯的,我看不清她眼睛里想表达什么,却能体会到她眼里的柔情,哪有蔑视的痕迹呀?
我想通了,为什么我找她要打包盒时,她笑而不语。一时间,我脑海里浮现出一句歌词:“你是否注意到 爸妈在楼下等你等到一点半你还在抱怨太晚……”出自《青春期》这首歌,我们不也正是青春期吗?听不惯父母的话,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可以轻而易举将所有事做得更好,把面子看得大于一切,但其实不过是井底之蛙呀。
创新不能忘记传承,发展不能推翻一切传统,前辈和长辈教会我们的,才是事物本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