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咨询师们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选择这个职业呢?
咨询师这个职业有啥好呢?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咨询,觉得成长了,就也期待做这份工作了?
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花这么多时间、金钱去努力培训,然后做咨询师呢?
因为行业发展还挺慢的,为什么要顶着自己生活的压力,偏偏还要选择助人为乐的职业呢?
哈哈哈,这是不是有点受虐倾向呢?还是说有拯救者情结?
而且也不是非得以咨询师的身份,才能成长自己吧?做别的工作不够成长吗?老师们,你们为什么会选择做咨询师呢?愿意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回答】
文|丹思心舞
每个人不一样,我也只能谈谈自己的情况和想法,不一定有代表性。
我早年是社会学硕士毕业,当时在本科的时候就对心理学感兴趣,给系里的心理学老师做过咨询助理,不幸的是遇师不淑,放弃了心理学上的继续学习。研究生毕业后,我多年从事的是市场研究、商业咨询、战略咨询类工作,直到去年离职才决定重新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
这个选择首先还是回归初心吧,同时也对这个行业(包括需求和乱象)和自己的适合度有了更多的认识,相关专业背景是一个现实条件,一方面是自己的确有学习相关理论的兴趣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后续注册心理咨询师的一个前提条件。加上暂无生存之忧,也有培训、管理咨询等其他业务进行补充,可以做些学习上的投入。
除了专业背景和兴趣,凭我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在我能做的咨询业务里(前面提到我之前做的是其他咨询),心理咨询更适合我在脱离大公司以后,以自由咨询师身份进行的业务。而且,以后应该是更规范和成熟。从我多年在职场的体会来看,心理咨询的潜在需求还是很大的,生态环境也慢慢完善。
说到个人成长,的确心理学学习过程是有助于个人成长的,但是我学习目的还是以从业为目标,个人成长是渗透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说到拯救者情结,这个我不算有,本来的性格还是不喜欢管人家隐私的,自己也不喜欢拿隐私的事情去做咨询,就像你说的,个人成长未必都要依靠咨询。但是,有需求,就可以顺势而为做些事情。这是我的理解,在以后的咨询工作当中,我也会随时觉察我的“拯救”情结是不是有显现,随时在内在调整到一个中正、平和的态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