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月谈》发表的《防止满意度调查“讨满意”》文章中提到不少部门单位用满意度调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评价工作作风的方式,收到良好效果。但是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少数基层部门单位在满意度调查过程中,出现打印“明白纸”注明“满意”“知道”等标准答案,发送“讨好评”短信、“实名制”导向、“代替群众填写满意度评价”,回答“满意”“安全”可得现金奖励等怪相,导致满意度调查“变了味”。
通过社情民意调查获取满意度指数,可以推动政府和民众之间信息互通,有效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高质量的满意度调查,通过真实准确数据来衡量群众的主观感受,同时能为党委政府提供优化公共服务的决策参考,可以说,满意度调查是干群关系的晴雨表,但是“讨满意”式的评价让满意度掺了“水分”,就难以反映真情民意。
结合当下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各级党组织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提出的“三个实实在在”的重要要求作为开展好主题教育的目标指引,坚持理论学习下“实”功,检视整改见“实”效,为民办事出“实”招,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取得人民群众“真”满意。
强化思想先导,理论学习下“实”功。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不仅要学习理论“文本”,还要注重结合新时代十年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变革,透过字里行间领悟蕴含其中的使命情怀、政治智慧、实践要求,要做到“原原本本学”“示范带动学”“抓实载体学”,在反复研读中深化思考,在联系实际中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坚持刀刃向内,检视整改见“实”效。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要找准突出问题,明确“改什么”,系统梳理问题,逐条列出清单,为抓好整改提供精准靶向。要抓实整改整治,对查摆出的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采取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明确具体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盯住不放、持续整改,防止久拖不决、整而不改。
突出实干担当,为民办事出“实”招。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擦亮民生服务品牌,围绕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交通等领域,梳理并解决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办证难”“烂尾楼”等专项整治,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探索完善“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深入开展“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把暖民心的事办细、把顺民意的事办好,通过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取得人民群众“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