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不自信,往往取决于父母过度的焦虑和孩子总是处于父母的支配之下。
要想孩子变得自信,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
尊重孩子自己的课题,自己的人生由自己选择……
作为父母我们并不能够断言自己为孩子指出的道路就不会失败……
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且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孩子。
1、
焦虑性的关心,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
许多父母,TA们无时无刻都在替孩子操心,不仅在心里放心不下,还不停在孩子耳边诉说着TA们的忧虑。
殊不知,这种焦虑性的关心,其实是在压制孩子的积极性,阻止孩子变得更好。
一位来访者说,中学时代周末宁愿住在宿舍,也不愿回家,害怕看到父母焦虑的目光。
每次回到家,父母就像是个掌控狂,TA根本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时间。
早上起来,坐在桌前吃早饭,翻会儿杂志。母亲就在她耳朵边念叨:你们班Xxx的妈妈说,人家每天早起洗漱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听英语了。
准备拿出老师发的英语材料,看几篇阅读,父亲走过来数落说:“数学成绩是短板,怎么还不多上点心,我看你下次月考,怕是及不了格了。”
晚饭后,想看会儿电视。父母非要拉她出去散步、锻炼,说身体这么差,以后做体力活都没人要。
妈妈总是抱怨,自己已经焦心到连做梦,都是梦到替她学习、考试。
不了解实情的人,一定会以为TA是因为成绩不好,才让父母这么操心。
其实不然,TA成绩不错,一直很稳定在中上游,只是遇到了点瓶颈,不管怎么学,进步都不明显。
可在父母焦虑的目光下,TA渐渐也觉得自己确实是个差劲的孩子,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也不像其他小孩一样朝气蓬勃。
父母焦虑的关心,像一条密不透风的毯子盖在孩子的头上,让TA无法呼吸,看不见眼前的光芒。
其实,爱替孩子焦虑的父母,不妨多把焦虑变成鼓励,把忧虑转化默默地支持,可以试着对孩子说:
慢慢来,别着急;
最近学习遇到什么困难,可以和妈妈/爸爸说,咱们一起总结经验。
毕竟孩子的自信,来源于父母给予的力量。
2、
家长焦虑的眼神,让孩子畏手畏脚
伟大的母爱是纵使心里有百般焦虑,脸上也不起任何波澜,却用坚定的眼神告诉孩子:你行的,妈妈相信你自己可以做出决定,并且做得很好。
面对这个内卷的社会,父母有时候也变得越来越内卷。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老师正耐心地带领着小女孩弹钢琴,却发现小女孩全程都是低着头,目光总是躲闪,样子非常拘谨,即使老师一再鼓励称赞她。
后来老师发现,孩子的母亲正坐在台下,满脸严肃且焦虑地看着她,这使TA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发挥。
老师示意孩子停下,走到母亲年面前问到:“你觉得你的孩子拉的好吗?”母亲苦笑着摇了摇头。
“那你觉得她美吗?”老师又问她。
“不,我不觉得她美。”母亲还是一脸不满意。
“如果我是你,我会说TA是最棒的孩子,拉的很好。你担心你的孩子练的不好,担心TA以后考不到好学校,你的焦虑正在TA的身上蔓延,TA会越来越退缩,而不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老师补充到。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只有被认可的孩子才会越来越自信,勇敢面对困难,收获积极向上的人生。
3、
焦虑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父母对孩子关心固然没错,但是要讲究方法,你一切焦躁不安的语言和行为,都是在暗示孩子,TA不够好,TA不行。
《超级育儿师》中,一位母亲事无巨细地安排着儿子的衣食住行,害怕孩子吃不好,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把五谷杂粮打成糊,兑上水给孩子吃。
担心孩子长蛀牙,用烧过的凉白开亲自帮孩子刷牙(孩子7岁),过后又用盐水漱口。
害怕孩子生病,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天气不好不让孩子出门,每天晚上必须泡脚。
害怕孩子骑自行车会摔倒,步步紧跟,时刻都护在他左右。
而孩子呢?总觉得自己身体差,是个特殊的人。偏偏总爱生病。
父母的做法可谓是面面俱到,看似挑不出一点毛病,可又都是毛病。
这种的做法无疑是在暗示孩子,TA跟正常孩子不一样,是“病人”。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长受三分饥与寒”,孩子就像小树,只有历经风吹雨打的磨练,才能茁壮成长。
4、
让孩子听话,其实是在捆绑孩子
父母经常会问:孩子为什么没有以前听话了?变得越来越管不住了,我说东TA偏偏往西。
著名作家纪伯伦曾说过: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喜欢被束缚是人的本性,爱他就给他自由,释放他的天性,他会变得更快乐。
5、
父母变得有信心,孩子才会越来越自信
你担心孩子以后上不了好大学,担心TA们以后处不到好的对象,担心TA们不能很好的解决困难。
其实都是父母对孩子没信心,对现实缺乏安全感造成的,而解决它的唯一途径就是变得有信心。
一个故事的启示: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发现快三岁的儿子身高总是比同龄孩子矮,平时他也习惯逗着孩子问:“为什么你总是不长个呢?你看,你连电梯都按不了。”
见着别的同龄孩子,父亲也总是羡慕地说:“那谁谁又长高了。”
有一次一个邻居问小男孩:“你怎么还没上学啊?”
“因为我太矮了。”孩子低下头回答道。
孩子的这句话引起了父亲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无心的话让孩子记在了心里,甚至让孩子变得有些自卑。
后来他换了一种方式,经常对孩子说:“哇,你今天又长高了耶!”
孩子被父亲的肯定鼓舞了,他得意洋洋,开心地说到:“太好了,我长高了,我可以上学了”。
写在最后: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信任和鼓励孩子。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来说就是一面镜子。
父母积极自信,孩子必定也会活泼开朗。
与其焦虑未来,每天活在忧虑之中,倒不如努力过好当下,毕竟每一个成功的明天都离不开积极向上的今天。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件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TA们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TA们。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学习复盘日志。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