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临县举行幼儿园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教研室主管领导对教师培训很是重视。为了引领众教师教育理念,还专门邀请了北师大出版社幼教专家王超园长前来当评委、上示范课、做现场培训。我由于被抽调评估验收省级一类园,没有亲临现场活动,但我一直在关注她组织的活动。
王超专家给老师们培训的是关于绘本教学的内容,此内容对我来说非常实用,是我和老师们梦寐以求的培训内容。因为我的工作室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绘本阅读,在实践过程中我也遇到过许多困惑,比如如何拓展故事内涵、如何让孩子学会读图、如何引导孩子发现语言规律等等。但由于工作冲突,没能在现场观摩参加活动,但我一直关注群内的动态。
王超老师在活动前,先让老师们提出关于绘本教学的一些问题,她经过现场解答来解决困惑。下面是记录她的问题解答的过程:
Q:我们想了解一下,如何选择适合集体教育的绘本和幼儿自主阅读本?
A:集体阅读和自主阅读的绘本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在集体教学时,可以优先选择画面有更多细节可挖掘的绘本,在老师与孩子一问一答的互动中,同伴的想法会激发孩子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Q:我们想了解的是如何在大班额情况下开展绘本活动?50个孩子
A: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尝试分组活动。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在班级集体教学后,课后为家长提供书单购买或免费线上资源以及阅读指南,建议家长在家带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绘本。
Q:老师您好,我想了解下如何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绘本教学?
A:大部分绘本并不适合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绘本教学,对孩子来说,绘本里的画面和故事内容,已经非常引人入胜,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与游戏带来的快乐是旗鼓相当的。目前我接触到的适合以游戏开展绘本教学的绘本有麦克小奎的互动游戏绘本系列、杜莱的《杜鲁嘟嘟》。
Q:我想了解一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分页挖掘阅读后有没有必要从头再来一遍整体阅读?
A:老师可以根据活动时间和孩子状态来决定是否再来一遍整体阅读,如果时间充裕、挖掘阅读后孩子仍意犹未尽,完全可以再来一遍整体阅读。
Q:在阅读活动中如何把握老师的角色?
A:老师可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和观察者,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深入思考、积极表达、放飞想象;观察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的状态,根据孩子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把握阅读内容和节奏。
Q:我们想了解一下绘本集体教学和故事集体教学有哪些区别?
A:与故事教学相比,在绘本教学的课堂上,孩子眼睛观察画面、耳朵听故事、大脑思考老师的问题,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Q:我想问一下:如何引导孩子关注到绘本中更多的细节,让孩子对绘本有自己的理解?
A:首先,老师需要在给孩子读绘本之前,对绘本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对绘本里的画面有足够的观察,这样才能清楚作者在哪里埋了包袱,画面里藏了哪些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细节。其次,老师根据绘本里的内容,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和孩子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对孩子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最后,在引导孩子观察画面时,应用5W1H的提问策略。
Q:绘本阅读一定要让孩子翻看绘本吗?
A:是的,一定要让孩子翻看绘本,这样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是生活中很自然也很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孩子自己翻看绘本,也是他获得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Q: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如何看待一节课的课堂时间,比如不同的活动内容我们该如何调控时间,(比如因为操作需要时间长,但是到了早操或者下一个环节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A:最理想的状态,是老师上每节课都能保证时间弹性,尤其是语言、美术,需要给孩子留出充裕的观察、思考、创作的时间。如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是否能把上午与早操时间有冲突的课调到时间相对自由的下午。同时还需要和园长沟通,保证课程的时间弹性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Q:我们想了解一下,绘本中出现的文字,在和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是完全按照原著还是可以扩展,这个度怎样能更好的把握。
A:和老师的水平以及绘本里的文字是否能让孩子理解都有关系。如果在老师还不具备扩展水平的时候,按原著读绘本也是可以的。有的绘本文字,对人物心理解读、故事情节的描述非常充分,完全照读也没问题。有的绘本文字非常简洁,比如《大卫,不可以》,就需要老师在引导孩子观察每一页时,都要扩展来讲。
Q:像《不爱吃豌豆》这类型的绘本,绘本后面页面信息过多在集体活动时我们在阅读中是一种一种展示还是一个画面整体展示?
A:两种方式都可以,一种一种展示能调到孩子的好奇心(比如有的绘本会设计一扇扇门把要展示的信息隐藏起来,让孩子自己一个个翻开去发现画面),整体展示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Q:孩子在画画时,很容易受同组其他小朋友影响,这种时候怎么办?
A: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习是通过模仿同伴发生的。在画画时,有的小朋友喜欢去模仿别的小朋友,和他的绘画经验、想法有限不知道如何下笔都有关系。前期孩子在模仿的情况下,创作出一幅作品也是让他建立自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如果始终保持鼓励孩子的态度,在孩子有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以后,一定可以画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