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会把我带去哪里 | 有一种青春叫山师东路
山
师
东
路
╱
❶
首先时间回不去了
然而你爱的比我多
就在那座小城春去秋来着
你爱的不是我
❷
你爱的是那个追风的男子
我想我不再是他了
就在那座小城春去秋来着
你爱的不是我
❸
思念会把我带去哪里
山师东路
平平淡淡的生活朝朝暮暮
你不爱我
❹
你说想和我一起死
去感受时间的静止
就在那个世界春去秋来着
你爱的不是我
宝贝你不爱我
你爱的是那个追风的男子
我想我不再是他了
就在那座小城春去秋来着
你爱的不是我
——来自山东师大文院青年
……你,还记得曾经的山师东路吗?
一座城市,倘若安了一汪湖,那无疑是幸福的,杭州有西湖,南京有玄武湖,苏州有金鸡湖,这些都是江南的城市,我们稍稍往北方看过去,便在济南也寻到了一处大明湖。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我们也知道北人骑马,南人摇橹。北方的城市里总是不缺山的,也不缺一望无尽的平原,但往往缺水,水多了容易雌化人,就像江南吴侬软语般的绵绵无期。济南倒是一个例外,除了南部山区延亘着泰山山脉,群山巍峨外,这座北方重镇,还多了一汪湖,若干眼泉水,可谓是不可多得,享尽了山水之福。
对于很多在济南学习过的人而言,山师东路不仅仅是一条步行街,更是一方安放青春的地方——至少在彻底改造以前是这样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怀念它?改造后的山师东路大气、通畅,但是,即使让我走上千遍万遍,也无法替代曾经的山师东路深深烙在心底的印记。
近日,有个朋友突然在微信圈发了条感慨山师东路的状态。寥寥数语,竟然让我不可抑制地想念起这条街来——尽管它完成改造多年,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2003年,随父亲来到了来到了文化氛围最好的历下区,从那时起,整个青春都与“山师”二字紧紧相连,居住于山师大的家属楼,来来往往,大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在这里笑,在这里闹,在这里怅然,在这里寻找……青春和这条街牢牢的焊接在一起,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坚不可催。
03年我七岁,山师东路的山师大附属幼儿园是整个童年的记忆。
04年山师大附小,口袋里第一次有了零花钱,知道了山师东路上有一家上海炸串王的店,寒假回家的时候它还在。那时的麻辣烫五毛钱一串,“围小摊”要被附小通报批评,邂逅了人生第一位良师,发表了人生第一篇文章。
2010年山师大二附中,依然在山师东路,熙熙攘攘的人群,早已对这条街产生说不出道不明的情感,也理解父亲每每路过山师大校门,总会对母校怀有万千思绪。那时陪伴我的人啊,如今还在身边。
2013年山师附中,受益匪浅的三年,高中关于这条街的记忆太多了,高二终于做出了学文的艰难决定,于是高二一整年成了我整个高中生涯里最轻松的一年,无忧无虑,上数学课的时候发呆看着连廊旁边的树叶落下来,看着北街里的天空发呆,北街的淮南牛肉汤,小店里的朝鲜面米线两掺,八猪和杨国福,好一家的加蛋牛肉粉,文具店门口的关东煮,体育课和娅宁和喜欢的男生一起逃课去吃滕州菜煎饼,放学的烤冷面,东路上的八十五度和南京麻辣串,水利局院子里卖的雪汤圆,每天早上去便利店里拿上一罐咖啡,课间餐的抢饼,中午楼下直男们的踢毽子和羽毛球,历史组的门总是那么难关,亮亮对我的恨铁不成钢,冬朋语文课煽情,最后一节体活课偷偷逃课,每次考完试发成绩条的哀怨,电视台每周一下午会播出节目,戏剧节微电影的排练,我还能写好多好多,好像在悠闲里我竟然飞快的成长了起来,我收获了一辈子的挚友,还有最让我受益终生的品质,真诚。
2016年高考,我是多希望能继续在山师东路度过大学四年。记忆只终止在2016年,而后再听到山师东路,竟是他要拆迁的消息。难道,他的命运竟然要和老火车站一样了吗。
没有永远的山师东路,只有永远的回忆。因为街道可以拆迁,可以改造,但记忆却不能,我们只能让思绪循着当年的步伐在密集的人流当中由南向北或者由北向南,或者在散落在网上的文字中,在天南海北同学的微信中,一遍遍打量那条安放过自己青春的街。
在山师东路上涂抹过青春色彩的人都希望它会永远存在下去,就算是自己不在济南,甚至不能再有机会回去走一遍,但都会有这么一个期待它永远存在的梦想。可是,永远是多远呢?
对于我这种从小在这条街长大的人来说,山师东路不再是一条路,一条街。它是一个符号,一个承载着无数个青春记忆的符号,一段涂满了五颜六色的年轻岁月的符号。尽管从外表看,这是一条很普通的商业街:窄窄的路,上面流动着年轻的身影,旁边错落有致的布满多姿多彩的店铺,叫着诸如水云间、豪特、米香居、射手座之类有趣儿的名字。
一个人,在最年轻的时候,在人生梦想正在放飞之时,在人生之花正在绽放之时,与这么一条有着小饭店、服装店、玩具店、美发屋、一元商店、菜市场等各类店铺的街道产生过或多或少的联系,在青春的记忆图表中留下了一个关于山师东路的坐标。
这条窄窄的街道承载了多少记忆?
是某天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女生,跟着走了很长的路,最后为不小心在密集的人群中丢失了目标而耿耿于怀;
是毫无顾忌穿着在篮球场上展现着自己的球技;
是在某堂公共课的时候和宿舍兄弟一块到路边的网吧玩游戏,结果被告知要期中考察后而撒脚丫子往回跑;
是陪着初恋的她很有耐心的从南走到北再从北走到南,直到她说今天不买了,明天再来;
是毕业之前几个哥们喝的一塌糊涂的散伙饭,飘着一层辣椒油的水煮肉片和二锅头……
... ...
时光静静流淌,大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在这里笑,在这里闹,在这里怅然,在这里寻找……青春和这条街牢牢的焊接在一起,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坚不可催。
那条路上,一阵风就能吹开年少的心扉,一阵风就能吹散相恋的岁月。
那条路每年都会伤感一次,在明晃晃的夏天,视线中的一切如同镀了一层镍。这时候,那条路的小酒馆里,人格外多,空气格外闷,扎啤格外凉。
那些小酒馆的店名,即使早已不再,很多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即使离开多年,很多人提起那条路上,哪儿的水煮肉片好吃,哪儿的酸辣土豆丝份量足,依然如数家珍。
一个月前年获悉山师东路要改造的消息时,竟然有种莫名的失落感:不知道这条路将来会变成个什么样子,或许会成为一条汽车可以疾驶的交通要道,或许两边变成金碧辉煌的高档商业街。但不管变成个什么样子,对于它的改造,每个在那里有过记忆的人都会成为一个顽固的钉子户,只不过,这个钉子户不是在孤岛上,而是在心里面;所要捍卫的不是金钱,而是关于青春记忆的一些切片。
只是,在起风的时候,再去那条路看看,就像《大话西游》结尾时,至尊宝看到城头上的月光武士,我们也能看到曾经熟识的自己,而今,竟然如此陌生。
最后,分享一首网易云《山师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