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自省
世上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些只是短暂的存在?看透了才能觉悟。觉悟的人常常会自省,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短暂的,什么是长久的,什么是永恒的。
原文:
载营魄①抱一,能无离乎?专气②致柔,能如婴儿乎?涤③除玄鉴④,能无疵⑤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⑥乎?天门⑦开阖⑧,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①魄:本命,生命。 ②专气:生命运作的气息。 ③涤:洗。 ④鉴:镜子,这里指内心世界。
⑤疵:缺点,瑕疵。 ⑥无为:按照自然完美的规律进行作为。 ⑦天门:把道比作生命体,而天门就是指道产生其它的器官。 ⑧开阖:打开关闭。
译文:
本命与身心共融一体,能够不离开吗?生命运作的气息达到柔顺,能够如同婴儿一样吗?洗涤内心世界的尘埃,能够没有瑕疵吗?热爱人民治理国家,能够按照自然完美规律来进行作为吗?产生万物的器官打开关闭,能是雌性的吗?明白知晓通达四方,能够保持冷静认为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吗?
析文:
贤者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对于哲学家来讲每日自省的更多。只有把事考虑周全了,才能行事尽其善美。研究哲理的人经常自省,所以才能把持大道,然后才能做到为天下正。
第11章 人生所需
本章阐述了人生在世的需求,需求有必需的和所需的。必需的就是实用主义,所需的就是有用主义,无需的就是无用主义。无用之用不可所缺,实用主义最为重要。人在没有的时候才知道了什么是需要,但在有的时候和过多的时候,常会感到多而无用。所以世物的生产都得有量有度,否则就会浪费资源。无用之用就是不是很有价值,但又不能缺少的;而实用主义就是以创造现实价值为根本目的的,以推动改善国计民生为根本目的的。世物的生产即使是实用主义的也不能过度,因为需求是有限的。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③埴④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⑤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⑥,无之以为用⑦。
①辐(fú):车轮的辐条。 ②毂(gǔ):车轮中心,有窟窿可以插轴的部分。 ③埏(shān):用水,用土来和成泥。 ④埴(zhí):粘土。 ⑤户牖:门窗。 ⑥利:指轻松自在,没有压力。 ⑦用:需要。
译文:
三十根车轮的辐条汇聚在车轮中心上,当没有这些辐条的时候,才知道了车子需要它。用粘土和泥做成器具,当没有这些原料的时候,才知道做器具需要它。凿开房屋的墙壁作为门窗,当没有门窗时,才知道了房屋需要门窗。所以有比没有强,在没有的时候才知道了需要。
析文:
人生在世活着就必然有所需求,必需的关系到人的生存命脉,所需的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对于无需的那就是浪费资源。衣食住行是必需的,所以这些是实用主义。把实用主义的内容不断地改进革新,从而与时俱进以便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体。
第12章 养生
本章阐述的是人生的养生之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对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常会是穷奢极欲,然后就会出现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古代社会是以人性为主,人的本性是至净圆满的永恒。所以古代社会会束缚住人的很多欲望,从而给人感觉古代社会是封建压迫束缚人的社会。而现在社会是以人的欲望为主,所以人的作为就常会坏伦乱纲。有时候真是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但是却还认为这是自己的自由。完全是黑白混淆,是非颠倒。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五音②令人耳聋,五味③令人口爽④,
驰骋畋猎⑤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⑥。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⑦。故去彼取此。
①五色:青,黄,赤,白,黑,这里指多种颜色。 ②五音:宫,商,角,徵(zhǐ),羽,这里指多种音乐。 ③五味:酸,甜,苦,辣,咸,这里指多种味道。 ④爽:过度的舒服从而导致麻木。 ⑤畋(tián)猎:打猎。 ⑥妨:伤害。 ⑦为腹不为目:以肚子得到充实为主,不以眼见可欲想要为主。腹:肚子。目:眼睛。
译文:
五彩缤纷的颜色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听觉出错,各种各样的味道使人味觉麻木,骑马奔驰打猎使人内心发狂,难以得到的宝物使人做出伤害他人的事。
因此圣人以肚子得到充实为主,不以眼见可欲想要为主。所以去掉贪婪之心选择正确的养生之道。
析文:
对于世上可见物想要的念头都得适可而止,守持中道,不然就会终将得不偿失。世上的可见物有好的一方面,也有负的一方面。以阴阳平衡之道讲之,世上的可见物都不能太执着了,否则就成了着相,完全就随着相的运动而运动,随着相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要境随心转,不能心随境转。
——✨品牌战略营销策划探索者
独立思考价值内容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