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呈现出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的景象。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坚强组织保证改革落实。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切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同时,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科学精准问责,以管党治党的成效推动党谋划工作的落实。
加强调查研究,以扎实作风推动改革落实。不了解实际情况、不接地气是工作落实不力跑偏走调的重要原因。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调查研究既有助于把握快速变动的实际,从根本上增强政策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形式,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把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坚持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推进改革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头绪多、任务重,我们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时,要坚持“三严三实”,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决不能轰轰烈烈走过场,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装样子、搞花架子,杜绝求稳不求进、畏难不求成、新官不理旧账、总想击鼓传花等问题,全面提升改革综合效能。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法治之力保障改革有效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治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保障。我们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同时,我们要积极地、充分地运用国家法律制度,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当前尤其是要依法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坚持守正创新,守住改革正确方向。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