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1.估算时间
为什么我们完成日常任务往往会超出我们最初所制定的时间?
比如我们学英语,花了双倍时间,效率确很低,-----忍不住感慨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工作生活中执行的真实情况,进而去分辨任务/事情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熟悉的都是曾经做过的,正确完成估算相对容易,然而,在陌生,未知的领域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
如何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
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陌生熟悉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2.及时行动
任务什么时候做才好?
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想做的事情就去做,just do it
我们为什么感到焦虑迷惘却迟迟没有行动?
其本质是因为恐惧,分为对内部和外部: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一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大部分人患上拖延症不过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作祟,所认清并接受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难心平气和的去做事.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的在意外界的评价,
那么该如何克服外部的这种恐惧呢?
没有谁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上磕磕碰碰过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
3 .直面困难
为什么我们及时行动了,还是没有按时完成?
无疑,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就是回避困难,我最近一直在练习英语口语,昨天班班发出一周的排版,我的学习时长是446,而学习效率只有60%.为啥他人所花的时间短效率却比我高呢?反思原因,我一直在逃避困难,将自己放在安逸区,一直在给自己找借口.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我应该进行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我应该迅速结束简单部分,将节省的时间花在困难部分(发音/语法).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现实中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比如”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却从不花时间想想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4 .关注步骤
所谓的”三思而行”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5 .并行串行
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是关系:这两个任务究竟应该是串行关系还是并行关系?弄清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一般情况下”提高效率”值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不妨尝试将自己的时间分成时间片,养成精细拆分的习惯从而提高效率.
6 .感知时间
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办法就只能想尽一切办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与时间做朋友~~可以从现在开始利用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法,记录自己做事的过程,时间.
7.记录开销
时间/金钱
2019/6/16号开始时间开销的第一次练习.
7.1 上午学习英语90分钟
7.2 10.30躺着床上休息,玩手机,一边敷面膜,半个小时过去了…….
11点到12点看了一个小时书
12点开始做午餐,打扫卫生,两个小时没了
下午2点换洗床单,看剧吃零食一个小时
3点开始收纳整理文档,一共90分钟.......
8 .制定预算
罗列出明天或者本周的任务,单往往任务太多,我们只好进行选择,尝试给事情标权重,有时候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实际上没那么重要,只是显得重要,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个标准”这项任务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来判断,理智选择.
9 .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实现可行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不妨从短期计划做起
计划固然重要,行为更为重要
10 .列表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就笔和纸
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11 .流程
总结,整理,搞清流程是提供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12 .预演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
13 .验收
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拿出笔和纸写下每一根预定的验收标准,在任务完成时,拿出写的标准对照一下,我们会发现---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的更为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