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缕缕芳香
推荐理由:《论语》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它流传至今,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本文较详细地讲述了两个内容:(1)《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2.《论语》中的真假孔子。全文语言流畅,令人读来津津有味。
前言:今读钱穆著《孔子与论语》,书中写道:“我认为,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我曾在地方上做过几期《论语》讲座。近日,推荐简友“燕归来”读《论语》,她一天一章读起来,甚感欣慰。将昔日讲座稿贴出,愿能为朋友读“论”的兴致助燃。文章较长,费诸友眼力了。
今年,我已经断断续续地读了大半年的《论语》了,自读《论语》后,我发现我的世界越来越清明、和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都知道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不管你有没有读过《论语》,你了不了解孔子,它都已经世世代代地渗入我们的血液,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左右着我们的价值观。可我们又在下意识里抵制着它,因为自鸦片战争洋人用船坚炮利撞开我们的国门以后,孔子就一直以保守、迂腐、落后、孱弱甚至还吃人的形象留下我们的脑海里。直至我读了《论语》后,才发现孔子全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其实,阅读与书法的道理是相通的。蓝师一再强调学书法要临习原帖,后人临帖只得原帖的十分之一,你若临习后人,便又得十这分之一之十分之一。阅读也是如此,要想获得真知,熟读原典是绕不过去的功夫。我以为,讲座的最终目的是提起听众对你所讲述对象的阅读兴趣。假如有听众说你讲得很精彩,以至于他都不用再去读那本书了,这就是讲座的失败。就好比有学生对蓝师说,我看你的字比王铎的好看好学,以后还是临你的字吧。那蓝师肯定会敲破你的脑袋。所以,我会在讲座过程中,尽可能地在大屏上贴出《论语》的原文,一方面证明我所讲述的都是有据可查的,另一方面也为了让大家边听课边接触原典。当然这样的讲述,听起来可能就不是那么通俗流畅了。再加上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面对公众讲座,经验不足,口头表达能力也有缺陷,还请大家多包涵。
我今天讲座的话题是《我们如何读<论语>》,分两个论题讲述:一、《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二、《论语》中的真假孔子。
先讲第一个论题:《论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百度上的解释是:《论语》是孔子死后,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对话和语录。这个句子比较长,可分解三个要点:
一是《论语》不是孔子写的,是他死后,由他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孔子生前“述而不作”,采用口耳相传的方式教学,未给自己的思想言论留下系统全面的论著。这也就使得后人只能从《论语》留下的片鳞半爪中去探究孔子的全貌。而且,这片鳞半爪也还是弟子们凭记忆写下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论语》就好比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唐代摹本《兰亭序》,虞世南、褚遂良等人虽照着真迹临摹而来,但是也肯定不能够百分百地重现羲之的笔法神韵,然今日的我们,也只能隔着摹本畅想右军的丰姿。
二是《论语》不是孔子一家之言。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孔子自己说的话。前面加有“子曰”二字,这是孔子一生中的体验与心得,深思熟虑后所表达的智慧结晶,具有普遍的意义,我们在阅读时要给予高度重视。比如我们都熟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是孔子与杰出弟子,如颜渊、子路、子贡、子夏等人的交谈。这些弟子本身即有优秀的资质,我们可以从他们与孔子的对谈中发现智慧的火花。比如《八佾篇》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说天生丽质的女人啊,为什么穿素色的衣服会更显得楚楚动人?孔子说:就像画画,先上五彩,最后用白色分布其间,使众色突显出来。子夏说,那么礼是不是也是后来产生的呢?孔子说:商啊,你启发了我。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你看他们师徒二人跳跃式的对话,从美人跳到绘画又跳到礼,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其中的道理却是相通的。它教会我们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子夏能从身边日常的事例中引申出大道,这是读书人非常难能可贵的天资悟性。我们由此知道“道在伦常日用中”,未必都从书本上学来,我们的生活分分秒秒都在接触道,用心体验、用心思考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第三是孔子与平凡弟子的对话。这些学生多以个人的立场为出发点,去问一些务实或浅显的问题,虽然孔子有时在回答中透露出不耐烦的口气,但是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还是尽力回答。比如《子路篇》1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向孔子请教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问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
第四是孔子的弟子自行发表的见解。这些见解往往是不大成熟的,我们在阅读中尤为注意,不要把弟子的言论统统算到孔子的名下。我们翻开《论语》,第一章为:“子曰”,第二章为“有子曰”,第三章为“子曰”,第四章为“曾子曰”,首篇学而篇的章节几乎都是孔子与弟子的言论穿插编排,有子曰、曾子曰是孔子的弟子有若、曾参的言论。《论语》里的“子”,是老师的意思。单个“子”字,专指孔子,“子曰”,才是孔子说的话。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称呼名字,只有曾参、有若二人被尊称为曾子、有子。此二人在孔子死后,曾先后被孔门弟子推举为师,前面说了《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弟子的弟子编撰的,这“弟子的弟子”多是曾参和有若的弟子,所以《论语》中凡提到他俩的地方都尊称为“有子”、“曾子”。除这两人之外,冉求和闵子骞各有一次被称为“冉子”、“闵子”,这两条为冉、闵二人弟子所记,但在孔门弟子编撰的章节中,对他们二人仍直呼其名。
三是《论语》是一本无序编排的格言录。格言录的特点就是句与段独立成篇,上下文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也无时间顺序。也许有人会问,《论语》不是也分篇吗?是的,《论语》有二十篇,五百章,一万五千多字,每篇都有篇名,学而篇、为政篇、颜渊篇、子路篇等等,乍一看像归类整理过的,但其实每篇中的章节内容,与标题并不吻合。也就是说,学而篇里的章节说的并不都是学习的内容,为政篇讲的也不都是为政。它只是选取每个篇章中首句话的头两个字作为题目罢了。“为政篇”的首句头两字为“为政以德”,故名“为政”,“述而篇”首句为“述而不作”,故曰“述而”。《论语》这种随机编排的语录体结构,读起来东一句、西一句的,没头没脑的感觉,难以引人入胜。初读《论语》选择一个好的注释版本很重要。
市面上《论语》的注释本多如牛毛,从古到今都有。我同时翻阅的有十几个版本,古注本对一般读者来说太深。我推荐这本钱逊著《如沐春风——论语读本》,钱逊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的儿子,他的注释基本不离钱穆,是信实可靠的,而语言通俗易晓,不像钱穆半文半白。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在于,每个章节后都会注明与此章内容相关的参读章节的序列号,比如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章后写着,关于自省,可参读4.17、5.26、7.21、12.4。
我们将此五章节内容罗列一起,做一比较阅读,分析老师与弟子水平的差异: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26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7.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这五章说的都是自省的话题,我们首先得注意,第一章是曾子说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在座各位都很熟悉,可能大多数人一直都以为是孔子说的,听了今晚的讲座后,一定要记住这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名言。我们习惯将《论语》里的话都算在孔子头上,但老师和弟子的言论在境界高低上还是有差别的,就好比倘若有人将桑仁书院出去的学生写的字都认作蓝师写的,岂不是辱没了蓝师吗?所以,读《论语》时,看清“曰”前面的名字很重要。
孔子对曾子的性格评价是“参也鲁”(1),参就是曾子,曾子原名叫曾参。“鲁”是迟钝意思。曾参这人,孔子对他说什么,他都尊为教条,有板有眼、分毫不差地奉行终身。孔子说我们要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曾子就将“三省”固定为每日必做的功课,有事无事都要掏空脑子来反省一番,将灵魂洗白。也有人将“三”字译为多次,就是说要时时刻刻都在反省之中,这个难度就更大了。我记得罗马有个皇帝叫奥勒留,他每天一起床就对着镜子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我不会迁怒于这些与我同类的人,或者憎恨他们。”他每天出门前将最坏的结果全部设想一遍,然后走出门去,遇到坏人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力量去应对了。我觉得这办法比曾子的好,至少还有松开手脚的时候。而曾子,这一辈子都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
《论语.泰伯篇》里记载(2):曾子生了重病,把学生们召集来说:掀去被子,让我看看我的手、我的脚。我这辈子活得像《诗经》上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就可以免去这份紧张了。
曾子每天紧张什么?紧张地做“三省吾身”功课,除此之外,还紧张地保护自己的手脚,那他为什么这么担心自己的手脚健不健全呢?这里又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苑.建本》记载(3):曾子在瓜地里除草时,误将瓜苗的根除断。曾子的父亲曾皙(也是孔子的弟子),大怒,举起大棒子一棒将他打昏在地。曾子过了好一会才醒来,忙从地上跳起,进屋向父亲道歉,刚才我得罪了父亲大人,父亲用力教训参,受累了。说完退到屏风后弹琴唱歌,让父亲知道他身体没事。孔子听说了这事,就对门卫说,参来了,别让他进来。曾子自以为无错,就叫人向孔子谢罪。孔子说,你没听说过瞽叟有个叫舜的儿子吗?舜就是三皇五帝的舜帝。舜的父亲是个瞎子,父亲娶了后妈,后妈又带了个弟弟,他们三人合起伙来想谋杀舜,但都没得逞,舜是怎么做到的呢?父亲需要他时,他就来到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他就跑得远远。所以,小棒子你就让父亲打几下,大棒子,你就跑,今天你却站在那儿等着大棒子,你若被打死岂不是陷你父亲于不义,这是最大的不孝。
孔子在这一事件中近乎严厉地恐吓曾子。因为孔子知道曾子满脑子都是孝,差点被打死,还在那里为自己的孝行沾沾自喜。他只有将他的愚孝怒斥为不孝,他才知悔改,可是这榆木脑袋一悔改,又蹿到了另一个极端,一辈子都在战战兢兢地保护身体,生怕有损伤,而担上不孝罪名。曾子愚钝,他不像子夏懂得举一反三,他认死理,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司马迁在《仲尼弟子列传》中为曾子作传道:“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司马迁说,《孝经》是曾子作的,正因为有孔子的这次教诲,他在《孝经》中特别记上一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死时能全而归之。”你们看,都把这上升为戒律了。曾子活了70多岁,与孔子的寿命相当,可他一辈子都被自己立下的种种教条所束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临死前才松了口气,说“吾夫免矣”,我终于可以解脱了。而孔子七十已是“随心所欲不逾矩”,可见,曾子一辈子都未得到孔子的真传,这就是上智与下愚的差距。
曾子说:每日三省吾身。而孔子则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以及“见其过而内自讼”,要求我们遇事反省,有了过错反省,而不是像曾子为了反省而反省,把反省本身作为功课。
说到“内自讼”的“讼”字,我想起前些年去嘉兴拜访一位老师,见他书房里挂着“听讼楼”三字,也许大家都很奇怪,怎么书房取了个法庭的名字。恰好,我刚读了朱熹的《读书法》,朱熹说读书,就要像“听讼”(审理案件),不能抱有主观成见,要让证据自己来说话。读书时也要放空大脑,不能先立个观点,让书里的言论跳到你的观点中来,为你的观点服务,这就成了“六经注我”。当时我就在老师面前卖弄起来。我说,老师,你的书房名出自于朱熹。老师笑笑,也不点破,转手送我一本没断句的古书。可能他认为我还算是读过点书的吧。今天当我读到“内自讼”时,我突然悟到老师的书斋名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自省。读书,不就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吗?陶渊明有诗道:“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岂不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而当你读《儒林外史》之类的批判小说,岂不正是“见不贤而内自省”。“听讼”二字将读书的态度、目的以及人生的志向都蕴含其中,真是一个绝妙好名啊!我们学书法,读点《论语》也很应景的,你写作品得落款吧,落款时附庸风雅,也取个斋号、笔名什么的,这斋号和笔名就可到《论语》里去找。古往今来有许多大文豪大思想家的名啊、字啊、号啊,书斋名都出自《论语》,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举例了。
最后一章,司马牛问君子。司马牛之问,孔子是针对其具体情况而答的。据旧注上说,这司马牛在宋国有个兄弟叫司马桓魋,是宋国的大司马。据《史记.宋世家》记载:“(宋)景公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宋国,在宋国的城门外设坛讲学。桓魋嫉妒孔子才能,唯恐孔子受到宋景公的重用,影响了他的权势地位。所以,不准孔子入城,还率兵追杀孔子。司马牛因为此事总觉得对不起孔子,终日忧心忡忡,叹道:“人皆有兄弟,我独亡。”(4)孔子另一弟子子夏安慰他:“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耳熟能详“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名句即出自于此。古人说话喜欢用典,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宝钗抚慰黛玉咱们也算是同病相怜。你也是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读了这章后,你该明白宝钗所说的“司马牛之叹”是何意思了吧。
司马牛问孔子,何为君子?孔子的回答倒像是在宽慰司马牛,“不忧不惧”,话里头的意思是你兄弟犯下的事,结下的仇与你无关,你只要品行端正,问心无愧,又何可忧何可惧哉?“不忧不惧、内省无疚”,虽是针对司马牛所作的回答,又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所谓君子坦荡荡(5),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二、《论语》中的真假孔子
前面,我们将曾子与孔子的言论放在一块,大家就能体会出一个语气严厉紧促,一个宽阔平和。孔子死后,孔门后学多宗于曾子,前面说还有个有子,据说是因为长得比较像孔子,弟子们因思念之切,就推举有若为师。但掌门时间不长,很快被弟子们驱逐下台。曾子这派的弟子有孔子的孙儿子思,还有间接受子思影响的孟子,孔子的教训和行谊的精华才得以一代又一代地沿传。有人说:圣道之显多由子贡,圣道之传多由曾子。子贡之功在当时,曾子之功在后世。曾子,也被后人尊称为“宗圣”。曾子在传道上有功,但也有小过。未读《论语》前,可能孔子在大家头脑中就是一个迂腐刻板的老头,现在大家知道了吧,曾子才是这个形象的始作俑者。以后,当我们念叨:吾日三省吾身时,切记是“曾子曰”。
不仅是曾子,孔子中的弟子都如盲人摸象,皆只得孔子的一端,而未有得其全体者。
据《列子.仲尼》记载(6):子夏问孔子:“颜回、子贡、子路、子张,他们四人为人怎样?”孔子说:“颜回比我贤仁,子贡比我善辩,子路比我勇敢,子张比我严肃。”子夏马上站起来问,那这四人,为何还要求学于你。孔子说:“颜回能爱人却不知道照顾自己,子贡能言善辩却不知道有时无言胜有声,子路只知朝前冲却不知后退,子张严肃不知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果将四人的长处与我交换,我也不答应,这就是他们拜我为师且忠心不贰的原因。”
注意,这个故事来自于《列子》,不是出自于《论语》。列子是战国诸子百家之一。这个故事是列子杜撰的,如果是放在《论语》里,子夏真有此问,那孔子会怎么回答呢?孔子肯定会装糊涂地说:那我也不知道这四个人干嘛要拜我为师。因为孔子从不喜欢与人辩高下。而且他对弟子的教学上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7)的原则。“不愤”,非常想搞明白又想不明白。“不悱”,心里很想说的话却说不出来。也就是说孔子非要到弟子有想要解决问题的诉求时,他才会去启发他们。如果这时是子张来问孔子:老师,同学们怎么都不和我玩了。那孔子就会回答他,因为你这人太严肃,又有点自以为是,不合群。那现在子夏一心想着比高下,孔子肯定不会回答他,因为还未到达去启发他的那个点上。比如《论语.阳货篇》里写着,一个叫宰我的弟子(8),问,为父母守丧要守三年,是不是太久了,国君三年不参加礼仪活动,礼一定会生疏;三年不奏乐,音乐也一定会忘记。陈粮吃了,新谷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了一遍,有一年时间也就可以了。你们看宰我的辩才也是非常了得的,他也学孔子用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理由。孔子就问他,那你父母死了一年,你就吃好的穿好的,你安心吗?宰我说,安心。孔子说,你安心,你就守丧一年好了。你尚在执迷不悟之中,还言之凿凿,那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但是宰我走后,孔子对其他弟子说,“予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怀”,我们出生三年后中,才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死后,“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我们也要用三年时间才能从悲痛和思念中走出来啊!”孔子的礼并不是刻板僵化的教条,而是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将外在的礼仪规范内化为人的自然情感需要,而成为人的自觉行动,因为不这么做,你就不安。
我们重新把话题拉回来,列子这故事,虽然是自己编的,但对孔子与弟子的高下之别概括得非常精辟到位。孔子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弟子们只知扬其长,而不知避其短,孔子却能洞悉物极必反的规律。在孔子的言论中很少有绝对的主张。我们日常公文常常会出现“基本完成”、“尽量做到”、“努力争取”、“一定的”等等的副词,就是受孔子影响,不把话给说死。但一般人不把话说死,是给自己留有回转的余地,不让人抓住话柄。而孔子不把话说死,是他参透了大道的规律,这世上本没有什么绝对的定则,没有绝对的是、绝对的非、绝对的善、绝对的恶,只有到具体的事件中去因时制宜地把控好那个度,才是至美至善。所以,我们以后讲话中也要尽量避免用绝对的字眼,如果你讲话时出现“必须”、“不得”、“绝不”、“势必”等等字眼时,你当警觉内心的紧张和僵硬。如果你和孩子这样说话,那你就将这紧张和僵硬传递给了孩子。我们要学会让自己变得柔软、平和。
孔子的弟子,包括他最初的最杰出的几位弟子,都是将孔子某一方面的特长发展到极处,他们确实出自于孔子的某一部分,但却不能代表孔子的全部,如果我们以偏概全来定义孔子,你得到的就是假孔子,而非真孔子。
就拿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来说吧,孔子在《论语》里一再地称赞他“贤哉,回也”,但颜回与孔子比,也有缺陷,他的缺陷就在于一心专注于精神世界,而无视物质生活,列子说他“能仁而不能反”,好学乐道却不懂得照顾自己、珍惜身体。
《雍也篇》写道: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真是贤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乐趣”。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就是颜回一生的物质生活写照。颜回活了四十岁,没有做过官,每天都沉浸在求学问道之中乐不思蜀,对物质生活毫无所求。长期物质穷困、营养不良导致他英年早逝。颜回死时,孔子捶胸顿足地痛泣:天丧予!天丧予!天要绝我啊,天要绝我!孔子一直觉得只有颜回能得其真传,可颜回却偏偏走在了他的前面。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走到匡(9)这个地方,因孔子长得像当地百姓痛恨的阳虎,阳虎是鲁国贵族季氏的家臣,就遭到围攻,颜回走散,后来才逃出来,孔子说,回啊,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回说,老师在,弟子岂敢死。可他最后还是把夫子给撇下,自己先去了。我每读到这一章节,鼻子就阵阵泛酸,老天对孔子,真是太残忍了。孔子另一位最聪明的弟子,才智在众弟子中排名第二的子贡,曾问孔子,他像什么?孔子说,你是瑚琏(10)。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用来装粮食的器皿,是一种华美而贵重的器具。孔子说子贡是一件器具,只能做器用。孔子还曾教导另一位年轻的杰出弟子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11)所谓小人儒,就是作为器用的儒生。孔子门下排名第二的子贡在孔子眼中也不过是小人儒,那君子儒唯只有颜回才配得上了。颜回一死,就证明君子儒断种,真孔子绝后。所以,孔子大哭:天丧我。当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里谁最好学。孔子说,颜回最好学,可惜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了,没有听见谁好学了。”(12) 鲁国卿臣季康子也问过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也是颜回之后,再无好学之人(13)。颜回的天资在孔子心目中是唯一的,颜回是百年难得一遇的读书种子。
孔子这一生经历过穷困,也过过富裕的日子。他穷困时也与颜回一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4)吃粗粮喝生水,弯起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后世宋明理学将“孔颜之乐”作为理想的圣贤境界。我们在理解“孔颜之乐”要注意两点。第一,颜回不改其乐。注意是“不改”,而不是以穷困为乐,包括孔子的“乐在其中”,也非乐在粗茶淡饭、曲肱枕之的贫穷之中,如果孔颜二人以苦为乐,那就不是儒教,而是佛教了,以忍受当世的穷困,换来世的福报。孔颜之乐,乐在于能超脱于物质现实,穷困而不改志,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随遇而安。孔子周游列国,遭遇陈蔡之厄,断粮数日,随行的人都病得起不了身。子路很不高兴地反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15)君子难道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在穷困中也能固守其道,而小人一受穷就心思动摇,就开始胡作非为。“君子固穷”,在穷困中亦不改其乐,这就是孔颜之乐的真义。第二点要注意的是,“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孔子从未说过富贵如浮云,而是说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如浮云。断章取义说富贵如浮云的就是假孔子,真孔子要我们用合理正当的手段去积极地争取财富、创造财富,这是光明正大的人生,一点不庸俗。我们千万不要把精神和物质对立起来,认为不抱丝毫功利心追求艺术才高雅、才纯粹,才有高尚的人格境界,一旦与功利心搭上钩就是铜臭味。这种小清高其实活得很假,人如果没有功利心话,上进心就很难维持,只有那些功成名就,功利都多得不要不要的人,才有资格说“富贵如浮云”。而革命尚未成功的我们就请务实地说一句:“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吧。连中华民族骨头最硬最臭的鲁迅都说过: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我们读《论语》时,切记要斟词酌句,《论语》一万五千字,言简意赅,每一个字都有特定用途,增一字减一字,可能在意思理解上就会“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孔子生活富裕后,对生活也是很讲究的。
着装上(16):不用天青色和铁灰色作镶边,浅红色和紫色不用来作日常的便服。暑天,穿着粗的或者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罩衣配紫羔皮衣,白色的罩衣配麑裘,黄色的衣配狐裘。居家的皮袄要做得长,可是右边的袖子要做得短些。睡觉一定有小被,长度合本人身长的一又二分之一。用狐貉皮的厚毛作坐垫等等。
饮食上(17):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合时令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没有适当的调味品,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参加国君祭祀得到的肉,不留到第二天。自已家里的祭肉,存放不出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颜回的一生独有精神世界单方面发达,而孔子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所以孔子比颜回多活了三十三年,将近一半的寿命。我们要吸取颜回短命的教训,在安排我们的生活时,要讲求中庸、太极,有内有外、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工作有娱乐,有琴棋书画有柴米油盐。
日本有位非常著名的小说家叫村上春树。他除了是位小说家外,还是一位马拉松的跑者。他写了三十多年的小说,也跑了三十多年的步。他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跑步呢?就因为全职写作后,他几乎整天都伏案写作,晨昏颠倒,身体发福,出现了诸如肩颈疼之类的毛病。他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也许没写上几年,身体先就垮下了。如果要将写小说做成终身的志业,就要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呢?首先身体要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像颜回四十岁就死了,学问再好,还没轮上带学生,也没来得及著述,就走了,对后世的贡献和影响力还不及那个孔子一直看不上眼的笨小孩曾参。其次要养成稳定的作息规律。村上三十多年来,每天早起跑十公里以上,然后写作两三小时,下午自由安排,会友、泡吧、逛街或坐家里读书,晚上就轻松地听听音乐、读读书,然后早早上床睡了。曾有人嘲笑说,像村上君这样生活有规律的人竟然还能写出小说。因为在一般人眼中搞文学搞艺术的人生活肯定是放纵的、颓废的,他们正是在这离经叛道的有毒生活中汲取艺术的灵感。就像河豚身上最毒的那块肉是最鲜美的。可村上早早地就预料到凭借此种毒性的灵感,创作生命大多昙花一谢,事实证明许多的艺术天才,确如转瞬即逝的流星。而像村上这种生活健康有规律的作家,数十年来,一直不急不徐地写,每隔几年就有一部大作问世,他的创作灵感丝毫未有枯竭的征象,还如年轻时一般的活力充沛。
也许又有人会问,这么有规律会不会变成第二个曾子呢?是的,我们不能为了反省而反省,也不能为了规律而规律。大家不能今天听了我的课后,马上跑回家制定计划:孔子说生活要有内有外有动有静有学习有娱乐,所以,每天运动两小时,写书法三小时,社会活动三小时,看电视娱乐三小时,就像外国人做饭,盐几克、水几升、面粉几克。关键不在制定规律,而在于用心去做事,用爱去生活。如果你为了坚持规律而制定规律你就成了曾子。你若是葆有浓厚的兴趣,带着爱和激情去做,那你就会像孔子、颜回和村上,不会被规律框死,反而乐在其中。
我在这方面也有曾子的倾向,所以,我会走进《论语》中寻找出路。前几天我发了一条微信。我说,我的人生目标是,当我120岁时,还能坐在桌旁读书、写作。有一位老师评论道:再加一条,回忆初恋时,还能泪流满面。我的老师已经六七十岁了,还能说出如此朝气蓬勃的话。与之相比,我简直就是一眼枯井。
孔子曾要弟子们谈志向,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已经穿上春装的时节,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一起到沂水边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同。这里的曾皙又名曾点,就是曾子的父亲。我一直不明白,如此风流潇洒的曾皙竟然会生出一个如此愚钝呆板的儿子。人生理想的境界莫过于此,人应当活得自强不息,但自强最好不只是表现为行动上的刻苦努力和意志上的坚韧顽强,就像一匹时刻被人拿鞭子抽打着赶路的老马。应当学会乐在其中,像孔子“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学曾皙把工作、学习、效游合为一体,其实曾皙所描述的“暮春”画面,就是政府部门组织的祭祀雨神的礼仪活动,“舞雩”就是祭祀雨神的台子。曾皙领着一帮人,又祭了雨神,完成国君交办的工作,又带着大伙在春池里嬉戏,在春风里歌唱,让人读来,心里长出一片片青葱的树林。此等和美、和乐之境就是《论语》所说的仁。仁,就是一汪汩汩不息的泉,是一片青青无边的原野,仁,就是生机。而生机,就是对人世无尽的深情与不竭的梦想。
孔子在34岁时,曾到周朝去向老子请教周礼。回来后,他对弟子说(18):“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会游;兽,我知道它会跑。陆地上跑的可以用网去捉,水中游的,可以用线去钓,天上飞的可以用箭去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能对它怎么样了,它能够乘风驾云直上九天。我今天见到了老子,这个人简直就是一条龙。”
老子在34岁的孔子眼里是如此的高深莫测、变幻无穷,他的智慧简直就不是凡人所能企及,所以,他是一条天上的龙。而晚年的孔子在弟子的眼中也和老子一样,子罕篇中颜回叹道(19):“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抬头仰望,越看越觉得高,埋头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无可穷尽。“瞻之在前,忽之在后”,看着他在前面,忽而又到了后面。“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用尽我所有的才力,好像看见他高高地立在那儿,我想走过去,却找不到路径。岂不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吗?
老子与孔子的学说,从本质上来说,大体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德经》讲的是一些抽象的、玄妙的道理。孔子的《论语》则是将这些道理转化成为具象的生活内容,写得非常朴实,接地气。《论语》说到底就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将大道的智慧贯行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的书,是一本实用的生活指导手册。你翻开任何一页,读到任何一句话,只要深读进去,都能受益终身。
我在讲座过程中,说了许多批评孔子弟子的话,我的这些评价是以孔子作为参照物的,孔子的弟子无一不是人中之凤,令我们这些俗人高山仰止。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听了我的讲座后,一读到“曾子曰”、“有子曰”就翻过,以为不值得一读,他们说的也是至理名言,只是我们要有比较有分析地读,若能比较出师徒之间微小的差别,那你也就算入门了。就好像我们学书法,篆书起笔要裹锋,隶书蚕头雁尾,楷笔切笔直转,你懂得了各种字体运笔的笔法、结体的特征,你就不会搞混了。更主要是,你了解了《论语》中每个人物的特征后,那你在纸页上看到的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论语》就成了一部饶有趣味的小说,而不只是干巴巴的语录了。
我在孔子与弟子的对比中,总结出一条做人的道理:我们不要做弓箭,一箭射出就有去无回。要做就做秋千,忽上忽下,总能回归原位。高兴时,用力蹬个半天高,累了,就坐在上面晃悠晃悠,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千万不要做那水平尺,整天埋头测量中点、水平线,这样就活得太累了,估计也很无趣吧。我想讲到这儿,大家应该都能听明白以上的三个比喻各指的是谁了,然后,你们就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最后,我用子贡对孔子的评价来结束今天的讲座。鲁国贵族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20),子贡贤于孔子。子服景伯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就拿围墙做比喻,我子贡的围墙只有齐肩高,人们在墙外可以看得到里面房屋的好;老师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见那宗庙的宏伟壮观,和连绵房舍的多姿多彩。
今晚,我只是当了回导游,带大家在孔家围墙外绕了一圈,如果想要真正领略围墙内的风景,还需你亲自走进门去参观。而孔家大院的门就是《论语》,打开了《论语》,你就打开了一道通往孔子精神世界的门。
附录:
(1)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先进篇11.17)
2)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泰伯篇8.3)
(3)曾子芸瓜而误斩其根,曾皙怒,援大杖击之。曾子仆地,有倾乃苏,蹶然而起,进曰:“曩者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听其歌声,知其乎也。
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
曾子自心无罪,使人谢孔子。
孔子曰:汝不闻瞽叟有子名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体而不去,杀身以陷父不义,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耶?杀天子之民,罪奚如?(《说苑.建本》)
4)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民富贵在天。君子获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篇12.5)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7.36)
(6)子夏问孔子:“颜回之为人奚若?”子曰:“回之仁贤于丘。”曰:“子贡之为人奚若?”子曰:“赐之辩贤于丘也。”曰:“子路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曰:“居,吾语汝。夫回能仁不能反,赐能辩而不能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列子仲尼》)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篇7.8)
(8)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仕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篇17.21)
(9)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先进篇11.22)
(10)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公冶长篇5.3)
(1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篇6.11)
(12)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篇6.1)
(13)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矣,今也则亡。”(先进篇11.6)
(1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篇7.15)
(15)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篇15.1)
16)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紾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乡党篇10.6)
(1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乡党篇10.8)
(18)《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天上,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1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带来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篇9.10)
(20)叔孙武步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说:““譬如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张篇19.23)
写于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