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经典最关键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情境。你还原的情境越接近当年的作者,越趋近于“明白”,如果只是通过文字对应自己经验,那其实都看岔了。
陶渊明为什么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原因。不懂拳法奥义,看拳谱不可能看得懂,只能是自己以为懂了。不练草书到妙处,也不可能明白“惊沙作飞”是什么意思,只能当文学意境理解,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很美妙,很玄幻,很有意境,很神秘。其实,就是真正内在的技术不懂而造成的错觉。
教育,本质就是“情境还原”,好的老师不是口若悬河,而是能创造情境。所谓天赋,就是能主动的自我创造情境,脱离了情境,其实是学不会的。为什么在驾校是不可能完全学会驾驶的?因为驾校不能完全还原道路情境,还是要自己上路才能学会。
看书法,要去找写的人当时的状态。因为书法是结果中找过程。当时的状态才最重要,而不是结果。
永字八法,是过程中的发力情境,而不是作为结果的笔画。古人说其中一个是“啄”,现在人翻译成“短撇”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