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章题目,作者斟酌了很久,最终选定了以“解构”为谓语的动词短语式标题。它源于之前看过的一部商业纪录片《解构企业/The Corporation》(对经济感兴趣的同学真心可以一睹为快),其中对企业的抽丝剥茧剖析,多源化视角剖析物体本质的解析方式最终得出“反社会精神病患者(anti-social psychopath)”的结论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此,也想效仿一下Mark Achbar和Joel Bakan从自身的角度谈谈“人生”。
【可能很多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抱着想要成功的心态,那么这篇文章应该对你没有太大的帮助,你可以选择出门点击右上角了。在下自觉才疏学浅,没有这个水准及阅历去总结出一套“成功指南”给各位,写这篇文章也只是想就“人生”这个大课题谈谈看法,】
相信很多人可能感同身受,人生就像一团乱麻,错综复杂。因为我们生来只被赋予一个头颅一副躯干,却同时是众多角色的扮演者,于是“角色责任”这一概念便随之而来。说不清道不明,看似分别独立莫不相关的事件却在更深层次的本质定义中纵横交错,休戚是同。除却自身的成长也许可以掌控多一些比例,其余部分真无法依靠主观能动性。“这不像表面看得那么简单!”估计已然成为人们常用心理OS之一。
因此,笔者不才,决定以逻辑思维顺序罗列了一下由“人生”一词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梳理一下,以便理解。再次申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毕竟,各位的人生,还是掌握在各位自己手中的。
1. 识解“人生”
识解,顾名思义,有两个步骤,先识读,再理解。
“人生”这个词,它有两个字组成,“人”和“生”,“人”字当然比较好理解了,因为是人,人类,所以是“人”生嚒。而“生”字从字面上该作何解,“生命”、"生活"、“生存”,皆可,毕竟字面上的理解,不用太考究。刨除字面意思,值得推敲的是“生”字的深层内涵,或者将“人”和“生”放在一起之后的定义,以及其整词所传达的引申义。
究竟何谓“人生”?古往今来,有很多古文史书可考,现代也有无数鸡汤励志文给我们提供了种种解释。作者归纳了一下曾经看过的文字,大致分为两种:
1)人生是一个过程,从来时呱呱坠地到去时带走声声叹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有人说,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一生。
2)人生的意义,源于人本身所创造的价值。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前往何方。
一个偏过程,一个重结果。一个人活着,究竟意义几何?“这世界本没有路,人走的多了,便自然成了路。” 作为一个外人,去指手画脚妄加评论他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傲慢。所以在此,笔者想说的不言而喻,“人生”没有固定的含义,只有自己给与的定义和价值。
作为立足于社会的独立个体,人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有思想,可以创造,也有权利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在一所跨国企业拿着稳定的薪水朝九晚五,也可以选择作为创业者在眼见就要有所成就时激流勇退,你甚至可以选择抛弃现代社会生活回归原始,与山林同寝,与鸟兽为伍。大千世界,浩瀚无边,只要你有勇气,人生的定义自己书写。最后,作者提醒一句,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用什么去换得什么,值或不值,都需要自己去承担。
2. “人生”的意义
相信不少读者对美女博士于娟和她的《此生未完成》并不陌生。在生命即将走近终点,插着输氧管依然拼命地写着,灵动飞舞的文字,只为多留些警醒世人的思考。周国平先生点评道:“我相信,如果于娟能活下来,她的人生一定会和以前不同,更加超脱也更加本真。她的这些体悟,现在只成了留给同代人的一份遗产。”——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清。
于娟,她认清了生命的意义,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所以你是想表达,人生的本质就是追求‘快乐’咯?”
其实不然,单纯搬出这两个字于笔者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身为一只工程汪,本就惯常左脑思维,而恰巧又是个肚中藏了了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宝宝,凡事都喜欢刨根问底,追本溯源。
人们当然可以以追求任何一种情绪为人生大义(姑且在此先定义“快乐”为一种情绪,笔者对此还在酝酿),这是你的自由。但是“快乐”二字,究竟为何物?扎根于哪儿?源自哪里?剖开表象,本质又是什么?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快乐”被定义为脑中的神经元以一种特有的模式激发,那么原则上,不同的人因何原因而导致的同种模式的激发应该是不一样的。打个比方,超人叔叔红底裤外穿,维护宇宙和平,那是不是只要大街上底裤外穿的人都具有超能力?就好像看似同样表情的两人,难道表达的情绪也一致?
说得直白一点,让我们来想象两个情境,一个上班族每天路过天桥都会给那个定点行乞的人留下公司午餐供应的酸奶,当收到反馈,一声“谢谢”的时候,他是快乐的;另一个家境殷实的留学生,每个周末都会开着骚气限量版玛莎拉提去逛Holt Renfrew,一掷千金满载而归的时候,他也是快乐的。那么,这两种快乐,究竟哪一种才是在读这篇文章的你真的期待的呢?然而现实生活中,何止两种,有成千上万种可能 ...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糊涂,作者想表达的重点是,人生嘛,不必拘泥于形式上想要用一两个字词去表达或总结出自己追求的意义。如果你无法想清楚怎么总结,最根本的,想清楚你想要的情境(有人说,想象很丰满,而往往现实很骨感有些想法根本没条件嚒。这就牵扯到了想法的可行性分析,关于这点,后面会重点分析一下),想想你想成为的人,想想你想做成的事,想想你想达成的目标。
然而这个问题并非一次性的,想清楚,便可拍拍两手大功告成。人生是一个结合了时间与空间变量的实质,所以随着时间迁移,得到的答案也要不断反思并加以修正,人在不同阶段经历不同也会铸就不同的心境,也许20多岁看似豪迈的追求到了30多岁就潇洒不再了。笔者建议大家可以去了解下罗尔斯提出的反思平衡法(Method of Reflective Equilibrium),往深处划分还有广义(众多系统)和狭义(同一系统内)之分,这是一个很好的寻找方法论(Methodology)的方法,协助人们去认识自己,在这里先不多赘述。
之前跟一个学弟skype(比利时人,说实话在作者接触到的白人中没认可过几个,他是其中之一。智商很高,情商也不低,能力很强),大意是工作中有点被marginalized,可能是资历尚浅又想要得到认可,所以太活力满满且事事热心。紧接着又聊了很多职业和人生规划,最后他问,“Am I too objective-oriented?”
听到这里,笔者当下愣了2秒钟,心里OS:所以,这也是个问题?你对自己至少近十年的人生有这么严密的计划,还在恰当的地方留了退而求其次的选项,然后你担心自己太目标明确,态度太坚定,太具有竞争力?还是你担心别人觉得你太功利心?于是答复道:“Why do you care these minor issues. It's not like you are been disrespectful or have misbehaved. If you have prepared such a meticulous plan for yourself, just act on it and one day, before you even realize it. you will be the man!”
无论你的人生目的/意义表征是Birkin还是Kelly包,或是解答“白马非马”、“自由意志”的问题,亦或是统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与量子力学... 像之前在第一章提到的,各人的人生,别人无权评价,更无权插手。
最后,还有个实际且必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之前说的一切先决条件:“怎样知道我想要的人生意义?我能涉及到的资源很有限啊,朋友学历背景经历都差不多,父母的圈子也差不多类似,没见过试过那些不同样的生活,我怎么知道我想成为那个人,达成那个目标?”
在笔者眼里,解答这个问题并非一个“点事件”,需要很大段时间的投入与经历的积累,总结起来,唯“读书”与“旅行”不可负也。先来说说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最初的一部分。
為什麼我常鼓勵大家讀書?因為我們的人生非常有限,閱讀可以拓寬我們的經驗,看到別人的人生長什麼樣子。一有機會看到別人的人生長什麼樣子,就會培養出一種抽離的能力。這個能力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是靠著我們不斷的去摸索別人的人生,累積到足夠的信心,知道世上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活著,還有無數活的可能。那些可能會給我們信心,只要撐得夠久,有一天就會知道,這些失敗和痛苦,都只是過眼雲煙而已。在失敗中我們會感覺到痛苦,是因為你陷在其中。培養抽離的能力,能夠讓我們跳脫當下的痛苦跟挫折,比較容易面對失敗。
借用蔡康永的一段访谈。毋庸置疑,失败和挫折是我们所有人人生的必要组成部分,没有人可以永远一帆风顺。如果你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想要大笔书写自己的人生意义,那么读书一定会为你撑起一片风平浪静的角落,纵使外界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在书中你也可以找到些许安慰和平静。
再来谈谈旅行,作者自己就是个很喜欢旅行的人,而且形式不限,独自穷游、背包或与驴友同行,喜欢一个地方索性多住两天。随着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遇见过的人事渐渐积淀,似乎已经不再会单纯为了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而心绪飞扬,可每每提到旅行依然内心激动不已。
— “Why seek to scale Mount Everest,Queen of the Air, Why strive to crown that cruel crest and deathward dare?”
— “Because it's there.”
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在那儿。为什么喜欢旅行,因为喜欢成长的感觉。
日复一日马不停蹄为了生存而奔波,让我们常常忽视了活着的意义。偶尔走出舒适圈(Comfort Zone)是为了看看别人的世界,再回到自己的世界找回自己。旅行这个行为本身并不能为你当下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荷包缩水,可换得的是对心智的磨炼和认识真实的自己,因为动容的壮阔美景,因为旅途中遇见的一人一事。不开心时,去旅行,望向远方的海,平静而没有波澜,想象着在海深处暗流涌动,突然发现,你又快乐了。当旅途中遇见不同国家的不同人时,会突然发现,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世界还可以这样。于是,我们渐渐学会了拥抱自然,接纳万物,拥抱内心深处的自己。
不过,离出发的时间久了,切莫忘记最开始是为何出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 “人生”的打开方式
说完“人生”是什么,为什么,接下来要谈谈实际操作,“怎么做”的问题。
从自身角度出发觉得,学习工科对解决这个问题非常有帮助。倒退十多年,在笔者还青葱岁月时,也曾一度被上一章中提到的问题所困扰。后来渐渐发现,读书已经无法填补心中的空洞,书中毕竟是书中所写,就算是写实,也是对生活的浓缩和提炼,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而自己也并非书中主人翁,变量不统一也不在同一基准线,又怎能期待得到相同的结论?所以那时的感觉,举步维艰,步步为营,只能结合对自身的理解与对外界环境变量的分析再结合书中所学,通过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Study)来决定人生走向。
后来上了大学(笔者主修是Electrical Engineering,顺带辅修Biomedical Engineering),所以工程数理类课程(初中高等微积分,偏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数值计算,解析力学,量子力学,电磁波动方程光学,概率和随机信号,复数和积分变换...)尤其多,更别谈电气材料学,工程经济学,硬件设计理论和方法等等。其中各种计算机语言,建模一类的课程简直是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因为原来想要知道事物的走向,有种方法叫仿真/模拟(simulation)。假设建好的模型为一个黑盒子(Black Box),只要在建模时通过考虑合适的变量并给予恰当的等式和/或不等式约束(Equality Constraint and/or Inequality Constraint),模型经过运算后可以给出一个预测的结果。毋庸置疑它肯定无法媲美真实情况,至少是个可证明(justifiable)的结果。
之后的硕士阶段,精进了建模理论。一头扎进去才发现该理论体系如化学用三角烧杯状,口小肚大,差点没爬出来,可是花费了不少时间才整理出仅仅一部分知识的框架。由于实际生活中,往往要解决/模拟的系统规格较大,而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得到答案,在模型内部就存在着一个简化的步骤,而且多数仿真都会考虑到跨期效应(Inter-temporal Effect)。根据模拟的时间长短,不同的变量会被代入考虑。比如,如果模拟一个区域的输电网架在未来十年是否可以满足需求,那么相对的在一个小时内,某一个发电厂是否需要启动或关闭这个二元判定(Binary Decision)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可能读者看到这里有些糊涂,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总结一下,不同的时期,对未来的中长短期计划的内容和细节程度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必须是相容一致的(consistent)。一致性(Consistency)体现在哪儿,你在短期内所做的努力所达成的目标放入中期计划的视野中应该是可以对中期目标起到促进的作用,没有冲突矛盾的。长期计划一般来说都比较笼统且模糊,因为变量太多,不可控因素也多,可能你只大概知道十年后我想从事一个什么职业,处在什么样的职位,薪水多少,在哪个城市发展等等;进阶到中期计划,近4 - 6年,可能你需要知道,我想以什么样的成绩表现,活动记录从大学毕业,是否会继续进修还是选择进入社会开始磨砺,继续进修的经济来源如何筹备,进入社会以我现在的进度毕业大概可以进驻怎样的单位,这些可以为我的长期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提供哪些帮助,;短期计划1-2年内,你应该知道我想要选择修哪些课程或者我想要趁课余时间去学一门乐器或者去考一个TCSL证,因为我打算毕业之后take间隔年去国外教中文同时体验生活,并在业余时间去酒吧驻唱以补贴生计;超短期计划3-6个月,你必须知道我这门课必须要拿到A,因为这个教授是潜在的毕业论文导师,首先拿到一个好成绩让他先记住我留个好印象。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可能性,作者也只是天马行空举一些例子,重点是想表达计划套计划,必须要保持其体系内外的统一性。随着时间线越靠近现在点(Now),越需要明确目的性和必要性,以及需要实际去执行的任务。这就像是一个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源于拉丁语 dīvide et īmpera)的过程。想要做出一份实际可行计划看似容易,其实对自我认知以及对外界感知的程度还是需要水准的,这就与之前提到的可行性分析息息相关。只有对自己能力水平了然于心,并且对外界水平大约有一定程度的感知才能大概衡量出完成一个个小计划的可能性。这也印证了古书《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说了这么多,当然目的也只是想给还没有想法的同学分享一点自己的经验,在混沌中找寻一点轨迹,为大家提供一个可能的解析解答(Analytical Solution),有迹可循;而不是数值法(Numerical Method),用数值分析去逼近,更加不是想表达这是存在且唯一的方法。
Heisen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海森伯格不确定原理):Any of a variety of mathematical inequalities asserting a fundamental limit to the precision with which certain pair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particle, known as complementary variables, such as position x and momentum p, can be known simultaneously.
海森伯格不确定原理告诉我们,测量这个动作本身搅扰了被测粒子的运动状态,因此而产生不确定性。所以类比之,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什么事情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概率发生造成多少影响,人生规划是一门艺术,这也正是人生它曼妙迷人的地方。笔者自觉乐在其中,常常练脑,通过代入不同生活环境变量,以评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代入可能性事物特征,以评估事件造成的影响。大概在内心深处,还是笃定世界之根本建于数学基础上,同时也相信没有人或事是“突然”发生或改变,世间万物都遵循“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改变”的原理,混沌之下必有模式可循。
(为什么用如此解析方式去感知理解世界,因为我是工科生嚒,摊手 ╮(╯_╰)╭)
你可能擅长画画,音乐,喜欢历史、经济,迷恋球类运动等等等,你大可选用你喜欢或在行的方式去感知世界,甚至利用你的嗅觉、视觉、触觉、听觉。像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所说,这无关年龄,职业,更无关知识、学历,霍金在脑中演绎出了宇宙,梵高以疯子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却留给后世无与伦比的财富。“人生”的打开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千篇一律的形式和意义,更没有如法炮制的“成功”。
作者只想说一句,也是一直以来自己恪守的原则,学习不是目的,学习只是途径,分数不是结果,分数只是标准,还是别人设定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之外,你可以是你自己的天才。
4.结语
能看到这里的同学们,真是辛苦你们了,看鄙人叨叨了这么多。不过既如此,相信你已经具备了成为人生赢家的一个先决条件,面对如此长篇大论的胡诌,也能这样忍耐。
《曾国藩家书之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篇》曰:读经有一耐字觉。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满意的人生。
插播一句,作者正在众筹,为了拓展人生宽度,暑假要去东南亚流浪了,支持国际义工事业。
您的鼓励是我抒写的动力,喜欢这篇文章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们,欢迎转发,点个赞,打个赏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