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理论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时,父亲40岁、母亲20岁,母亲是父亲的第三任妻子。父亲是一个商人,对他很严厉和专制,童年的他对父亲充满敌意和愤怒。母亲很喜爱他,确信儿子会成为伟人。
弗洛伊德从小智力超常,学业优秀。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在1881年开设私人诊所执业。常年的执业经验,外加40多岁3年神经症的自我疗愈经历,弗洛伊德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精神分析理论。
在《20世纪思想史》一书中,作者彼得·沃森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提供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全新视角,借此改变人类对世界和自身地位的看法”。
一、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基本要素是本能。本能是推动行为发生和行动方向的动力。本能分生本能和死本能。
1. 生本能
生本能驱动个体满足生存发展的需要,比如饮食男女。生本能的指向是生长发育。生本能呈现的心理能量叫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最为重要的生本能就是性,这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性,一切令人愉快的冲动都包含其中。
2. 死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生物都会衰弱死亡,他认为人类有一种无意识的死亡欲望。死本能是破坏性的。死本能的心理能量形式是攻击性。
二、人格的层次
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他把人的心理比喻成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是意识,是能够被个体觉察感知到的部分。而在水面一下的冰山部分是潜意识,占冰山的绝大部分。潜意识在黑暗之中,我们看不见,也无法控制,由各种本能构成,是驱动我们行为的主要动力。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接近海平面的地方是前意识。前意识是记忆、知觉、思想的储存室,容易被唤醒,进入意识。
比如一遍开车一遍聊天。聊天是意识活动,开车是潜意识在操作。开车时你看到某个风景,想起了某个人,就是前意识里你对这个人的记忆被召唤到意识了。
三、人格的结构
弗洛伊德对人格的三个层次,进行了修正发展出人格的三个基本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
本我是本能和力比多的蓄水池,为自我、超我提供心理能量。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只知道即时满足,没有道德原则、不计后果。本我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它没有现实感,没有被满足就会嚎啕大哭。本我满足自己的方式是反射活动和幻想。
2.自我
自我是人格理性的主人,自我能够感知现实,它会在量现实的同时思考来满足本我。如果现实不允许,它会延迟满足本我,或者重新定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是理性的主人。
3.超我
超我是内化的道德良心,存在于个体的潜意识层面,具有很强的力量,是个体在儿童时期习得的是非观念。父母对儿童制定各种行为标准,通过表扬、惩罚来规范儿童的行为。受惩罚的行为变成了良心,受表扬的行为变成了理想自我。超我追求道德完美,是无情的甚至冷酷的。本我在通俗意义上被称为内在小孩、内心小孩,超我被称为内在父母。
4.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要求即时满足。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试图延迟满足本我。超我遵循道德至上原则,否定本我的需求。自我夹在本我、现实、超我的中间,努力取得平衡,处境艰难。三方面的冲突必然造成自我的焦虑。
四、个人思考
有种说法“坏人活千年”,如果套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似乎有一定的道理。所谓的坏人,就是不遵循道德良心的人,那么这种人的超我应该就不怎么强大,自我也不用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本我可以得到很好满足,所以本我力比多得到很好释放,生命有活力。
还有个说法“好人活得累”,所谓的好人,就是特别讲道德良心的人,那么这种人的超我很强大,这样就会压抑本我,生命的活力被压抑,自然会觉得累。
这并不是说,做好人不好,做坏人好,这两个观点给到我的启示是:个体要有一个成熟的自我,可以平衡好本我、现实、超我。
超我的很多信念、规条是内化了的,它们在潜意识层面运作,这就使得个体,无意识地遵循这些道德规条,被它们操控而不自知,这些道德规条成了禁锢个体心灵的牢笼,使得个体失去了弹性和选择的自由,变成一种强迫性。
萨提亚治疗体系提到的家庭规条,周梵所说的限制性信念都属于这一范畴。
坏人的自我如果对现实考量不足,触犯法律、道德底线,最终也是要被惩罚或者承担不良的人际后果。
所以自我的调节能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