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子女说:“我说的这些都是为了你好,只有你生活得好了,我的心里才舒坦。”天底下的父母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孩子能过得幸福。我也一直认为,母(父)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但也许是爱得过于深刻,也许是爱得不够纯粹。父母往往也会这样跟子女说:“只有你过得幸福了,我才会幸福。”这就是家庭关系中的浆糊逻辑。我想说的是,只要是成年人,我们都必须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你的幸福是你的,我的幸福是我的。不管相互间爱得有多深,都不要进行情感绑架。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说法过于冷血,一家人分得那么清干嘛。不错,父母有养育、培养子女的义务和责任,子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一家之主确实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家人过得幸福。然而在家庭关系中,有时,不分你我,是一种无私;有时,不分你我,则是一种拖累,如被浆糊黏在一起。以下就是父母与孩子间的几种浆糊逻辑。
一、我这辈子没实现的梦想,希望我的子女能帮我实现
很多人在年轻时都曾有过雄心壮志,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等到年岁已高,很多事情就力不从心。这时,就有不少人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比如:“我的梦想是能成立公司当老板,即使我没完成,我还可以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企业家。”又如:“我立志成为科学家而没有实现。所以,我的孩子长大后一定要成为科学家。”要知道,一旦孩子长大成人,他的事业、他的成就都只是他自己的。父母不必为孩子事业有成而骄傲,也不要因为孩子碌碌无为而自卑。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骄傲,我们的自信,都只能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来获得,与他人无关。
二、我现在好好培养我的孩子,我下半辈子的幸福就靠他了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传统的说法是“养儿防老”。的确,在旧社会,老年人是需要子女来赡养的。但是现在,我们的社会福利逐渐完善,老年人并不是非要子女来赡养。而且,我们奋斗了大半辈子,当我们年岁已高时,在经济上,我们也应该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很从容。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幸福都应该是把握在自己手中,孩子的幸福也应该由他们自己创造。都是成年人,没有谁来依靠谁。
三、你就是我的全部,只有你幸福了,我才能幸福
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我的父母几乎把全部的爱与精力都投入到了我身上。现在,他们也时常对我说:“我们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过得幸福,只有你幸福了,我们才能幸福”。我很感激父母给我的爱,同时也觉得他们的爱过于沉重,让我有点喘不过气。我想对他们说:“我会努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是你们也要有自己的幸福,希望你们能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自己身上。”
孩子与父母的恰当关系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说:“孩子就是你人生中的一个房客”。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大概20年的时间,这期间孩子只是暂住在父母家里。20年之后,孩子是需要走出去,创造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的。而在一起相处的这段时间,父母就是在给孩子做示范。如果父母双方情深意重,孩子则自然学会了如何去爱;如果父母和谐相处,不争不吵,孩子长大后自然也有能力创建自己的和谐家庭。
后记:
李笑来老师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是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有能力追求自己幸福,不要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即使是最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