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历来,春节就是中国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穿上新衣服,吃上鲜饺子,家人围坐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这就是中国人最盼望的新年。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因为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可拿,有时间可以尽情玩,这可能就是小孩子对春节最直观的记忆。
小时候对过年的期盼,源自于那浓厚的年味。那时的年味,是鞭炮声声中的欢笑,是家家户户门前高挂的大红灯笼,是父母忙碌着准备年夜饭的身影,是穿上新衣的喜悦,更是亲朋好友围坐一桌共享美食的温馨。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构成了我们对过年最深刻的记忆。
长大后,年味似乎悄然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是更多地融入了情感的交流与责任的担当。我们开始参与到年夜饭的准备中,体会到父母昔日的辛劳;我们开始给长辈拜年,送上真挚的祝福,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传承。尽管形式有所不同,但那份对家的依恋与对亲人的思念,始终如一。
中年之后,过年的期盼更多地转向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我们开始更加注重家庭的团聚与和谐,珍惜与亲人共度的每一刻时光。对于年味的感知,或许不再那么热烈而直接,但它却以更加深沉、内敛的方式,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学会了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幸福,学会了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家的温暖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