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为感官教具是适合低幼儿童的,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铁制几何嵌板】,“是书写能力的直接预备”。这个教具是有与书写结合的工作的。很简单,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著名的“三指抓”),捏住几何嵌板的突起,然后把嵌板拿起来,放在一张纸上,拿起铅笔,沿着几何嵌板的外围,描画。
说实话我对这个教具“强化书写”的感受不深。但的确有不少学前班和低年级的孩子,有比着某个东西进行描画的这个嗜好。希望有机会进一步了解这种工作与学习书写的关系,应该会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构成三角形】,即前面说到的几个几何图形盒:三角形盒,大六边形盒,小六边形盒,长方形盒1-3。下面是这些盒子的工作展示:
这是三角形盒的展示。左边,是同一个形状和面积大小的等边三角形,从一个整体,被分成两部分、三部分、四部分。其中黑色的是“引导线”。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把同一种颜色的几个小三角形,按照引导线,拼成一个大三角性。最后,白色、绿色、黄色和红色这四个三角形,又能拼成一个Huge的三角形。这个视觉效果,对未来理解各种三角形和角度都会很有帮助。低年级学生也可以做一做。
这是大六边形盒,比三角型盒又复杂一些,而且引入了六边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概念。
第一个被组合出来的是图上最右边这个三个钝角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型。因为三角型盒中也有这个,算是个衔接。
第二个是中间的大六边形。第三个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组成平行四边形。第四个是两个正三角形组成菱形。
这个演示再次展现了怎样把一堆乱糟糟的东西,整理成一个有序的组合排列出来。
在幼儿班的蒙氏课上,这几盒几何图形非常需要演示。像前面的棕色梯、粉红塔之类,即使不演示,孩子们拿来也能把工作方法猜个大概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孩子在日常生活见到的生活物品中,跟这部分有关系的不多(排序的就非常常见),还是相对孩子年龄来说真的难度大,在没有演示之前,很少孩子知道这个怎么玩。有时会拿来随便拼个怪兽啥的,但极少有人能发现内在的规律,即使比较浅的规律。
在演示之后,这几盒的选中率明显上升。组合与分解,还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在低年级的折纸、画图、手工等工作中,对这方面的研究的确也要多于低年龄段的孩子。
【几何立体组】,这项教具的操作已完全超出我语言描述能力的范畴,所以,看图吧。
其实很多所谓“逻辑”也是用图比用语言更容易懂。即使文字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人们也从未放弃“图”这种表达方式。
这个工作也是蛮有视觉冲击力的:乱乱的一堆东西,最后经过整理,变得有序,而这个“有序”,又有助于我们发现物体之间的联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典范。
有一次有一个五岁的孩子选择了这个工作,这个孩子是那种风一样的、只要他经过、所有东西都会移位的孩子。在比较混乱的情境中,他也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烦躁。
他一拿来这个教具,就把几何体高高举在空中说这是冰淇淋,让老师来跟他玩买冰淇淋的游戏。我在他对面坐下来,表示愿意跟他一起工作,也告诉他这个要放在毯子上。我同意玩买冰淇淋的游戏,同时加了一条规则,要用投影卡来买,只要投影卡与几何体的某一个面对上了,就可以买到这个冰淇淋。
我们分好工,他先卖,我先买。我看到他把几何体乱乱的堆在面前。我也把所有投影卡都放在自己面前,然后按照形状分类排好,他在对面看着。这个整理的速度要刚刚好,太快了没作用,太慢了他会等的不耐烦。排好后我告诉他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对他来说,配对的工作不难也不容易,尤其是三棱锥、三棱柱、四棱锥这几个比较“奇怪”的形状。他很有兴趣。全部买完后我俩互换角色。现在是他面前一堆投影卡,我面前一堆几何体。同样,我先把自己面前的一堆整理好。他呢,我也没说什么,但他居然开始主动整理投影卡。开始他没什么经验,颇费了一些时间。几个回合之后,他已经越来越熟练了。
在卖冰淇淋的时候,我会把冰淇淋放在投影卡上对齐,然后在毯子上缓缓推到他面前,并且特意突出这个动作的“郑重”与“沉稳”,这时我心里就想到了“茶道”。同理啊,喝茶不是目的,要的是那种氛围和体验(茶道一般都有非常重要的社交意义)。渐渐的,他也被感染到,会像我一样做,以至后来再也没有把几何体拿起来在空中挥舞。
就这样我们做了好几个回合,大半节课的时间。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他仍然叫不出这些几何体的名称,也没按照标准方法来配对,无法摆出所谓“正确”的阵式。如果我们认为这套教具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几何体,显然他“什么都没学会”。但是如果我们注意到他在工作方式上的巨大变化,就会发现,其实他学到了很多。比如,怎样把一团混乱的局面调整得井井有条,通过这个工作,他一定又积累了一点经验和信心。而这对他来说,正是重要的帮助。因为他很重视条理、但又缺乏整理的能力,他才容易在不太条理的环境中,显得很焦躁。(当然这不是短短一节课中看出来的,是基于先前对他的了解、接触和观察。)
我是想说,蒙氏教具其实并不是以教授知识为唯一目的的。工作过程中的所有一切,都可能为孩子所吸收,成为他人格构建的一部分。而我们怎么做,取决于我们对当前这个孩子的了解(他需要怎样的帮助?),以及我们同孩子的关系(面对一个对我们很陌生的孩子,和一个对我们很熟悉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当然,还有我们对蒙氏教育本身的理解,我们自己是否明晰教具和蒙氏教育所要向孩子传达的那些丰富信息。这些信息中的相当一部分,不是看书看来的。比如几何立体组,看笔记,它不过就是在介绍几何体。亲自工作过了,才体会到它展示了怎样的思维过程。而与孩子互动过了,才顿悟“原来它还可以给人以这方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