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最早的时候我阅读了《用事实说话》一书,这本书的篇幅跟《非暴力沟通》相似,但是读的时候有点吃力,对比《非暴力沟通》明显吃力不少。在研读《非暴力沟通后》后,我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了《非暴力沟通》的沟通知识,并以此为基点复习了一遍《用事实说话》,新的角度让我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用事实说话》知识简介
《用事实说话》提倡的是8个基本原则,结构上也是直接采用这8个基本原则构成的承接顺序来进行叙述。书上主要探讨在双方沟通存在冲突对抗的情况下该如何行动,以实现我们的目标。主旨是说出事实真相,并设法达到目标,关注谈话而消除责备。在这里我就不完整的叙述了,因为我觉得这8个基本原则是有重复冗余的地方,所以本文重点会放在下一个小节的对比分析里。
逃避真相的我们
逃避真相有4个基本原因:盲目自信、感知差异、心理抵触、利益抵触。
聚焦事实
FIRE模型聚焦事实,Facts、Interpretation、Reaction and Ends,通过描述事实,自身的解读,和对应的反应,从而了解自己的情绪结果。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快速的得到过滤掉情绪的真相。
关注事实还可以采用SCOUT和自我抽离(第三者角度)的小技巧去分析。
换位思考
从对方的角度思考,理解对方需求和感受,获取别人的眼中“真相”。
设定目标
错误的目标:让对方道歉、让对方承认错误和惩罚对方。
正确的目标:根据事实进行一定程度的细化,并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
对话而非对抗
Ideas模型:Invite,disarm,eliminate,affirm and set
邀请对方加入谈话,解除戒备之心,消除责备,承认对方的权利,设定谈话时间。通过Ideas的沟通模型尝试进行有效的沟通
文字画面
针对特定的概念,讨论出一致的公共定义,达成一致的看法,以此为尺。
架构化倾听
正确的倾听,并给予正确的反馈,反馈的模型可采用FIRE模型。
用事实说话,让未来更好
用事实说话,不软化问题,不强化问题,有利于问题的正面解决。
《用事实说话》特点
1、倾听对方的情绪反应
书中强度针对对方的情绪反应,可采用FIRE模型跟对方确认,而不是盲目的猜测。
2、强调事实真相
书中明确是什么问题导致了对方无法正确的看到真相,包括盲目自大、感触差异、心理抵触和利益抵触。并提倡采用SCOUT表格检查所发生的事实,并用FIRE来跟对方确认真相。针对抽象的概念,书上提出共同创造“文字画面”的方式,建立一致的量尺。
3、第三人的角度
书中提出,可以从第三人的角度来复述事实,从而更好的掌握事实真相。
4、强调目标
《非暴力沟通》重点提倡关注双方的需求和感受,从而达到目标。《用事实说话》提倡设定目标,然后用正确的方式,抛弃责备,完成目标。
具体而言,《非暴力沟通》强调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并提出对应的方法。《用事实说话》强度设定目标,达成目标。
5、对抗性
此书上更多的是针对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利用书上的知识化解冲突,实现目标。
共同点
1、表达事实
尊重双方的不同意见,说出不带评判的事实。
2、倾听
要采用正确的方式去倾听双方的需求和感受。
3、四要素
FIRE模型,事实,解读,反应和结果。这是分析情绪和真相的良好工具。
两者的结构虽然十分不同,但是仔细拆解《用事实说话》,可以从《非暴力沟通》里面找到所有分节。
总结
从细节上看,《用事实说话》提出的观点和说法要比《非暴力沟通》详细很多,《用事实说话》可以当作是《非暴力沟通》在冲突案例上的一个具体案例,作者在承认《非暴力沟通》的解决方法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关注目标,化解冲突的看法。
从异同点上看,《用事实说话》提出了不少新的,有极大价值的观点和方法,包括为什么我们难以接受真相,对方抵抗的情况下,如何消除对方的防备,邀请对方加入谈话中来。
两本都是很优秀的书,结构上《非暴力沟通》更加容易让我看懂并接受。而《用事实说话》则不然,书上有不少描述逻辑,情景再现的问题,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作者的疏忽。并且《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个原则更像是前面7个原则的主旨,而换位思考可以归类到结构化倾听里,通过这样的归类总结,会把《用事实说话》的结构变成《非暴力沟通》的结构。所以我提倡先看《非暴力沟通》,再看《用事实说话》,会更容易理解书上表达的内容。最后附上《用事实说话》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