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其实就是母语学习。母语能力一定是一切学习基础的基础。
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 “良好的母语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的土壤。” 语文能力决定了人的基本能力,而能影响语文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阅读。
曾经在朋友圈看到过一篇题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大致的内容是说了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在阅读上投入的时间、精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据海外的一份资料显示,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21本,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17本,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不到3本。
这绝不仅仅是读书量和阅读效率的差距,更是知识资产和国民素质的悬殊!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近些年来,国家对于语文教育高度重视。 “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也广为流传起来。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被推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各个层面的重视和努力下,我国阅读氛围已经逐年开始有了好转,特别是在上海。
在幼儿园有推广绘本阅读、亲子阅读;
上学以后,除了在学校里有阅览室、教室里有阅读角、课间还会有“故事妈妈讲故事”;
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街上鳞次栉比的商场里也不忘开设各种风格迥异、设计时尚的综合书店,每到周未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朋友或家人围坐在一起,安静阅读的场景……
但有时还是会听到有家长焦虑地说:“我们每天都有在做语文练习,可是为什么阅读成绩还是不够理想呢?”或是:“我们有坚持每天课外阅读,可是,好像还是不会做题,每次回答问题,都答不到点子上……”
简单地说,阅读可以分为泛读与精读。
“泛读”的重点体现在一个“广”字。
涉及的内容要广:故事、童话、科学、逻辑、思维、艺术……
涉及的体裁要广:小说、诗歌、散文、文言文、议论文……
涉及的国家要广、涉及的的年代要广……
去打破时空界限、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生和社会结构.......
“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
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
精读是区别与泛读而言的概念。所为精读,顾名思义就是“精”,指深入细致地研读。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
通过认真地推敲、揣摩、体验、品味,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做到透彻理解;
平时学校语文课上学的课文就是精读;
公文式语文教材的每天练习就是精读;
书店买的阅读训练就是精读……
泛读,是一个大量输入的过程,就好比每日的三餐,必须五谷杂粮,营养均衡……
而精读则是缺啥补啥的维他命,营养品……
泛读决定了阅读的宽度,它可以扩展视野,开拓人生。
精读决定了阅读的深度,它可以让你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学习不只上课、做作业、考试。只有让孩子学会阅读、喜欢阅读、通过习惯性的大量阅读才能传承文化、认识世界、凝聚共识、发现自我。
有质(精读)量(泛读)的阅读,才能学好语文,这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