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想起上小学时从课外书上看过的一个小故事。
说是一个瓦匠干活时一滴石灰浆溅到了他的鼻尖上,于是他找到他的木匠朋友名字叫石的,说:“你不是很会用斧子吗,你能把我鼻尖上的石灰砍掉吗?”
木匠阿石说:“这好办。”
木匠阿石抡起斧子,只听斧子破风之声响过,转眼再看瓦匠鼻尖的石灰已经不见了,而他的鼻子却毫发无伤。
这个故事上小学时看过,再往后基本都忘了,今天不知什么缘故突然就想起来了。心想这个故事应该有个出处,于是打了“斧子 石灰 鼻尖”几个词去百度。
要不说网络的强大,百度之下就明明白白。原来这个故事有个成语叫做《匠石运斤》,斤就是斧子的意思,据说是还是庄子讲的。
匠石运斤这个成语,使用到的机会很少,不像塞翁失马、智子疑邻、自相矛盾这些成语用到的时候多,估计也没多少人知道,自然也只好躺在成语词典的某一页里默默无闻。
而我从小时候看过这个故事以后,相隔几十多年才偶尔记起。
然而这事我又想起我小学时的一个同学,我从小就认识的一个玩伴。
在我们上三年级的时候,因为他父母工作调动,他转学去了别乡镇的学校。那时候也没觉得什么,感觉离得也不远,总会见面的。
谁知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见过面,甚至不曾想起过这个人,偶尔哪一天不知为何却又想起了。
唉,何止这个同学,那些小时候的同学,一经毕业分别,几十年来又曾见到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