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注音
绍圣期间(暂定绍圣九年)桑充国为首的白水潭体系出版了简易字典《九经字疏》的配套书籍《九经训音》,完整的对九经中的汉字进行了注音。这标志着出现了汉语拼音(或者其他音标)。
后来的《崇宁大字典》(桑充国等知名学者编著)也采用了《九经训音》的注音体系。凭借桑充国的学术地位,这三本工具书在绍圣,崇宁年间确立了统治地位。不仅宋朝的汉语教育中大力推广,如奉圭臬,南海诸国早期的汉语教育(蒙学)以《九经训音》为主进行汉字注音。
随着诸国的发展,孔历1755年,西元1204年起,各国出现了自己的训音书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到了孔历1833年,《九经训音》逐渐演化为高级官员和外交官,商人们的修养与技能。
在族群纯粹的地区,仍保留不少中洲旧音,族群繁多的杂居地区,则以当地训音为主。
关于蒙古汗国
蒙古汗国的蒙古人与本位面有所不同。他们是受契丹文化影响的室韦后人。在辽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中,逐渐成为尊古派契丹人所依仗的力量。在尊古派和崇今派契丹贵族分裂了辽国后,他们凭借军权笼络了许多漠北部族,并整合为统一的力量(三位重要的室韦将军),后来他们篡夺了政权,并吞并了崇今派所割据的东辽地区,遂自称蒙古,建立了蒙古汗国。但迫于宋朝的压力,他们并不敢称帝。
蒙古汗国最早的首都是云中,后来为了避让宋朝,退到过库伦。分裂后治所迁徙不定。直到三小汗国形成,各自的治所才稳定下来。这种稳定是相对的,比如北海汗国(北蒙古)的治所就是流动的,只是根据大汗的需要,在其统治期内确定一处治所。
三小汗国的名称,比如北海汗国,哈萨克汗国,喀尔喀汗国,是根据吴朝的外交惯例来的,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三个汗国的名称。他们常以蒙古汗国继承者自居,首领都自称额日乐汗或者格布日格德汗(二者都是雄鹰汗的意思),也有自称赛伊塔勒阏氏汗的(意为美丽草原之主),简称阏氏汗或者焉支汗。
哈萨克汗国的治所也较为稳定,自从迁都凯里之后就未曾再次迁移。他们在靠近北夏的地区设立了类似节度使的职位,在1500年之前演变成了副汗。有时大汗称额日乐汗,副汗便称格布日格德汗。也有时二者的称号呼唤。显示主从地位的标志之一是蔑儿干节(神射手节)上谁开第一箭。
三小汗国都有蔑儿干节,只是纪念或者说尊崇的人物不同而略有区别。哈萨克历来尊崇哲别(契丹名耶律永贞,一名赵定南,洛阳征服者),喀尔喀则尊崇哈尔济(契丹名耶律重辉,一名纪永贞),北海汗国则是纪念引导他们迁回北海的勇者乃思(契丹名耶律诚,一名陆承志)。
喀尔喀汗国的和林是首都,因为最早他们在和林聚议,逐渐东归之后,喀尔喀成为重要的贸易城市,吴朝商人常驻喀尔喀,因此外交人员也在此驻节。吴朝称其为喀尔喀蒙古。后来他们也居之不疑。实际上对东蒙古五部来说,他们的首都是在哈拉和林,喀尔喀只是喀尔喀部的首府。他们选举的大汗也并不都是喀尔喀部的。
关于蓬莱洲、泰西与内亚
很好奇,该位面很多国家的地缘结构都很有新意啊:
邺国国土面积如此分散,各个地区功能定位、重要性、发展程度各是什么样的呢,南美肯定是核心区了,有点像大哥伦比亚发达后的样子。
雍国主要是美国加墨西哥,反而没有美国最重要的东海岸,也很好奇各个区域的定位。
苏盟四国,韩国一看就是盟主,几乎全占了通航最佳的巴拉那河流域,巴西阿根廷做梦也想啊,就算苏盟不合并也是一大国坯子。苏盟各国的关系如何呢,为什么没有合并成功?是密切合作统一行动还是基本各自为政只是经济军事互助?
苏盟不能合并成功与邺国有关。邺国不希望苏盟合并,而且出面组织南蓬莱洲关税同盟(邺国+苏盟),算是另一种搅和吧。三十三年战争中,苏盟是吃亏的。南海影响力殆尽,南蓬莱洲的开发又因此迟滞,凝聚力是下降的。洋国和英国“国会”合并后,也加入了苏盟。本来是要抱团取暖的意思(三十三年战争后),但客观上也让苏盟变得不再紧密。洋国是支持与邺国达成关税同盟的。
邺国这个算是有传统吧。最早柔嘉开始,有了东都的概念,形成了两都制。所以邺国首都新邺主要负责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事务。事务(印尼和澳东沿海),东都则迁往南蓬莱洲嘉州(利马),负责东太平洋及大西洋事务。行省制就是雍邺最先实行的。邺国算是原创吧。他们需要这种分权状态下的集权机构。双都制又不分裂,除了人品外,主要是因为双方的互补性。当然分而不崩的统治艺术也很重要,毕竟经验丰富。
韩国并不是一开始就占有这些地方,这是后来韩蔡合并的结果。
西辽也很有意思,黄金时代后就像俄国吞并了奥斯曼,条件比俄国要好太多,全占了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估计不会有对出海口的怨念,也就不太会有向东挺进西伯利亚的动力了,下一步估计还是要努力推到波罗的海。
这样西伯利亚由谁开发呢?西唐北上开发西西伯利亚平原然后南下波斯湾,成为一个纵贯南北的国家,不知会不会稳定。叶尼塞河往东吴朝要是没兴趣,估计是南蒙古作为其代理人占据。
南蒙古是被迫东归的。而且知道吴朝不好惹,所以他们的愿景就是闷声发财的同时恢复蒙古汗国(目前被吴朝称为喀尔喀汗国)。西唐如果达成那种成就,那首先得有成熟的铁路网。之前河中到波斯一带得有。
西辽的问题复杂一些。之前虽然设定夺取了今日的土耳其地区,但在后来的讨论中,还是觉得两年的空窗期西辽完成这种成就比较夸张。西辽面对的问题是战略相持——与瑞典和立陶宛,在此期间,西辽南下的能力和动力都比较可疑。趁拜占庭内忧外患捞好处没问题,要灭国就很难。动机上说,黑海出海口意义不大,拜占庭在宗教战争之后,并不能威胁西辽。而且直布罗陀也好,南意大利也好,西辽没有控制力。苏伊士运河也没建成。
而且与拜占庭交战会使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处境。之前的设定中也只给了西辽两年空窗期(南下作战),综合考虑西辽的边境形势,这个空窗期显然是上限而非下限。
目前我倾向于西辽取得君堡,扶持希腊(希腊系拜占庭贵族),对抗后尼西亚(突厥系拜占庭贵族,小亚细亚地区和安纳托利亚地区)。马木鲁克与后尼西亚联合,获得塞浦路斯。伊拉克趁火打劫,承认后尼西亚获得叙利亚。西辽的主要敌人是瑞典——立陶宛,次要敌人是后尼西亚。潜在敌人是曾经合作过的匈牙利及其盟友威尼斯。匈牙利的扩张是军事为主,经济上并不比西辽强,这让他们财政陷入了侵略陷阱(只有战争时期没有财政赤字)。与希腊在巴尔干的冲突会是将来西辽与匈牙利翻脸的关键。
另一种想法则是西辽只是取得了格鲁吉亚领土(国会合并),并在拜占庭爆发保加利亚危机时施以援手,虽然没能阻止保加利亚独立,但使其挡住了匈牙利在马其顿方面的侵略。因此获得了无碍通行权(西辽船只只要完税即可随时通过海峡,驻泊港口,平价补给和补充人员)。
这两种推演不知道你更同意哪一种。
更同意第一种吧,西辽合并格鲁吉亚占领东色雷斯,小亚留待慢慢攻略
相比沙俄,西辽发家更靠南,更早占据出海口,向北打更困难,大北方战争从毕其功于一役变成了长期拉锯;向南发展更容易,面对江河日下的拜占庭应该不会手软吧,自己掌握海峡总比别人拿着要有利,就是留着拜拜也要它成为傀儡慢慢吞并。后期可以和邺国结盟走向大洋,共同攻略马木。
雍邺苏盟征服印加阿兹特克还有其他印第安人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呢,会和西班牙人一样血腥吗?
黄金时代后各国的人种构成如何,会像本位面一样混血占主流吗,土著融入工业社会了吗,会形成新的混合文化吗?黑人奴隶占比多少,会有废奴运动吗?
估计邺国不会有黑奴,雍国有不少,南周会是贩奴主力吧
就东方国家来说,只有宋和邺没有奴隶。奴隶制还没有完全废除,黄金时代里也有没有。相反在黄金时代奴隶需求是增多的。不过邺国介入非洲之后,可能非洲会更快觉醒。
吴朝取代宋之后,也是不允许奴隶制的,这是吴朝能够在工业化上追上雍国的关键。
雍国受此影响,国内对奴隶制也做出了限制。承认既有的奴隶,不再允许引进奴隶。主要措施是奴隶登记,贩奴非法以及不再允许新增奴隶工场和种植园。通过《禁奴令》和《工业促进条例》来体现。
雍国,苏盟,岐国都是限制使用奴隶(禁奴),而非废除奴隶制度(废奴)。这虽然没有根本改变奴隶的地位,但因为禁止进口,并且不再新设使用奴隶的场所,因此奴隶待遇得到改善,婚配权和生育权得到重视(奴隶主只能通过既有奴隶的繁衍来获得新奴隶)。因此带来的成本增长,被逐渐降低的物流成本抵消大部分(黄金时代里大修铁路和道路)。
之前的设想中,吴朝夺取南周昆仑洲的大部分境地后,因为撒哈拉以南昆仑洲沿海绝大部分为邺,吴朝控制,所以向北大西洋输出的奴隶会大大减少(邺与吴朝都反对奴隶制),迫使英格兰和瑞典限制使用或者废除奴隶制。
南周的确是贩奴主力,不过其他国家限制奴隶进口后,他的主要贸易对象是北大西洋的英格兰,西班牙(后来变为英格兰和瑞典)。收入实际是下降的(航线远,风险大,售价并未显著提高)。因此他后来扶持索莱托来捕奴,东非洲原本的捕奴地专为资源提供地。这也是后来吴朝垂涎的原因(印度洋一侧的昆仑洲南周领地建设的不错)。
雍国登陆北美是在1280年的下加利福尼亚。他们当时没遇上大部落,直到发现特拉克特地峡。阿兹特克人这时是以失败者的身份来到中美洲的(他们被北美土著打出来的),立足未稳。雍曹当时也不知道阿兹特克是新移民,互相之间的交流以商贸为主。当时中美洲的霸主玛雅人处于混乱时代,大概分成几十个有力城邦。雍曹通过特拉克特地峡与其接触后,发现了可乘之机。他们最早是以某个城邦的雇佣军身份入侵的。占据几个要地后,他们通过贸易将一盘散沙的玛雅人联系起来。1300年,他们的探险队与西班牙人的探险队相遇。当时雍曹还没能完全控制玛雅。准确的说是雍国没能控制。曹国当时在尝试利用阿兹特克人,分化原住民以控制墨西哥城西北地区。
杀戮也有,同化也有。作为中国人是很容易理解一盘散沙应该如何对付的。他们没有一味的屠杀。总起来说,像是凯撒征服埃及,武力是基础,外交和政治(包括经济和文化)是主要手段。
苏盟比较简单,他们和荷兰人差不多,用公平交易(公然诈骗)的方式获取了土地。土著则被酒和糖引诱,与他们的酋长分开。如果这种分开不顺利,就使用武力。
邺国比较复杂,在秘鲁他们是以征服者出现的。摧毁印加并不困难,并强制他们改信佛教,用恢宏的佛教建筑和无可置疑的武力获得了秘鲁地区与厄瓜多尔南部地区的统治权。委内瑞拉至厄瓜多尔南部地区,他们是以解放者出现的。他们赶跑了西班牙人,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鼓励但不强制改信),提供便宜的酒,衣服和弓箭。委内瑞拉以东等地区等宗教战争期间获得领地,邺国是以殖民者的姿态出现的,因为当地混血,欧血,土著三种人都有,并强烈排外,所以邺国并没有把它们当本土。在黄金时代里有些改善良好的地区获得了本土待遇,不过不多。
抵抗者总是有的。在16世纪的航海家一文中,我也提过这一点。邺国的抵抗者或者叫独立派土著是最顽强也最多的。这是因为邺国的宽容政策。邺国只在早期对抵抗者很严厉,后来社会相对稳定后,邺国就以经济发展为主。所以邻国的抵抗者们(雍曹苏盟西班牙法国)通常会逃到邺国进行休整甚至购买武器……邺国解决抵抗者要到黄金时代了,因为经济持续景气,大部分抵抗组织都瓦解了,包括邻国的。剩余的坚定分子也无法有效行动,只能作为遗志让子孙去实现——家祭无忘告乃翁美洲版
一般来说,沿河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居民在黄金时代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无论本人愿不愿意。无论是早期的大型水力机械还是后来的工业革命主力实用蒸汽机,都对水源十分依赖。当然不排除大隐隐于市这种高洁之士,不过设定里1571年时,顶尖工业国相当于1871左右。也许工业化还有很多不足,但世界还是进入蒸汽机与锅炉的时代了。
我个人觉得新文化肯定会出现,但没做具体设定。
人种构成也没设定。邺国对人种并不太在意。当然有汉人血统总有好处。雍曹和苏盟比较重视血统。最终视血统(人种)的就是南周。吴朝不重血统,不过地域偏见比较明显……反正吴朝皇帝就没出过浙江地区(京畿道和都畿道)以外的。海军高级将领全都是直隶的——只有直隶有高级海军指挥学院,外省只有高级参谋学院。外省的优秀海军指挥也会迁籍直隶,不仅是为了就学方便,也是为了顺利融入“新集体”。铁路大发展后,铁道建设与维护系统则很容易见到陕陇行省的人(长安有铁路学院)。
而且南海地区融合了几百年,诸侯国的汉人也与吴朝大不相同。
新几内亚岛中部无主是什么原因?韩陈两国议定禁止垦殖吗?
中部不适合开发,就是标记了颜色的部分,也没有完全开发。只是他们去圈了一下。其他可开发的地方太多了。投资在几内亚岛明显不合算啊。
看来土著们相比本位面命运还是好多了...各国土著血统的比例都应该挺高,还会有不少有特色的文化留下吧,像玛雅文就很有意思。
那雍国又是怎么对付大平原的印第安人消化广大内陆的?
讲道理啊。先礼后兵,雍国很有经验的。
不开玩笑。马,酒和古柯叶是雍国的主要礼物。贸易逆差过大后,如果土著遵纪守法,那可以进行劳务派遣(派遣战士或者力工),也可以出售土地和提供奴隶(禁奴之前)。对长期友好的部族,除了提供贸易补贴和酋长津贴外,雍国还替其建设学校,马场和道路。如果土著误入歧途,那可以抹掉或者长久监禁,这个看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了多远。雍国在黄金时代是用铁路网和工业品冲垮北美土著(新占领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强制教育和有偿兵役制(每月提供酒并免除个人所得税)也很有益。大部分人是趋利避害的。
【大萌蛙】个人感觉倒不完全。毕竟(开始殖民的时候)都是前工业时代社会,谁能比文明哪里去?主要的是雍人不是宗教狂信徒。。。这一点上甚至西唐也比不了。藏传佛教和汉传还是有许多微妙的不同。对了,提到宗教,说不定临夏还能捞一个藏传(这个位面应该叫唐传了)佛教圣地的地位。
东方人吃相会好看一些(当然还是吃了……)。早期雍曹的后援太慢,西班牙只需要穿过大西洋就行。所以雍曹早期并不优先使用武力。
夏传吧。西夏佛教就自成体系了。
【大萌蛙】还可以推演一些和“信仰“有关的有趣内容。西夏对中亚民族自称中国的时候,自己把党项历史追溯到夏后氏。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夏字,而且还都算广义羌
人。。。入唐之后唐廷逐渐淡化大禹,搬出更老的老祖宗烈山氏来。黄金时代以来出现“炎黄子孙”一词(炎帝和神农的形象也是这个时代彻底混淆的),指的是包
含唐人在内的“广义汉族”,有时也会把指代范围扩展到全体佛教徒。
【人鱼王之矛】这个可以有,辽人也自称黄帝后裔吧。西辽融入大量罗斯人血统后的文化估计也很有趣。
对了,状元公可以把上面关于土著和黑奴的设定放到“其他设定”这个文里,要不以后不好找了。
【大萌蛙】时人认为契丹是匈奴之后,(当代的基因研究好像是支持这个这个观点的)而匈奴又是黄帝之后。按照这个标准,东亚都是一家人。当然,这也就是个说辞,从来也就没人真信。西辽的契丹人外观上和他们的先祖并不像,这一点可以比照自称上承十几个突厥帝国的土耳其,你说好好的突厥人,怎么就成了白人?西元15世纪以来,从淂河(第涅波河)到黑龙江形成了一大片契丹-蒙古语言/人种连续过渡体。随着东方的真·契丹人并入周边民族,17世纪开始,世俗普遍认为泰西面孔、说契丹-蒙古语的民族算是契丹人,中州面孔的是蒙古人。
17世纪的时候有“标准契丹语(临淂话)”和“标准蒙古语(库伦话)”,已经完全不能通话。但更多的小方言是介于二者之间。参考北欧的方言过渡体
【人鱼王之矛】“淂河”,这个名字好啊
可以做个对照表,把两个位面的山川城市地区名称对应一下,我看状元公雍国新淮河广州韶州、邺国嘉州青徐定乐州名字起得飞起啊。
中亚的能找到汉唐旧称的我都按旧称处理的,北亚叶尼塞河是剑河,额尔齐斯河是安习水,鄂毕河打算叫白河(因为凌汛),勒拿河还没想好
【大萌蛙】也不必全是本地的旧称。西夏旧军司号、古羌人部落名(我现在仅仅想到一个烈山氏,史书中肯定还有别的),入唐后还可以从归义军历史中摘些名字。
我写过一个东北女真地区地名的概况,当然那个想当然的成分比较多。大部分沿用史书上已有、或者即将出现的地名,略微汉化了一些。少部分抛开历史直接起新名字。
【月冷川寒】在本位面殷人东渡说应该更有市场吧……好奇会不会把羽蛇神融入美洲汉族的民间信仰……
【大萌蛙】可以,就按这个来。本位面南方好多少数民族的家谱都能追溯到中原的汉人。当前普遍认为有一部分确是真的,而另外一部分就是自己冒认的了。有理由相信印第安人和苗瑶英雄所见略同。可以稍微科普下羽蛇信仰吗?和中国的龙差别大吗?
【月冷川寒】大致是条长满羽毛还有鸟的翅膀的蛇……在中美洲的阿兹特克和玛雅都有人信仰,不过其形象出现过变化,各时期不同,得看南海诸国和中美印第安人是什么时候接触的。
我对美洲古文化所知也不算很多,只是以前看王大有的神书觉得很好玩,或许新宋位面的王大有声望值会更高呢……
【为什么吴朝没有兼并西域?】
北夏(分裂后信仰佛教的一方)变为西唐,和吴朝是经济依赖关系(棉花、煤铁等物资)。
我们推演了一种可能:吴朝以利益为先,没有武力开拓西域。
推演的基础在于,吴朝是一个以江浙闽士绅为首脑的国家,西域的利益在直隶士绅的眼里衰减的厉害(他们远不如秦陇士绅那么迫切)。
另一个因素是1410年吴朝兼并了交趾,交趾在以往的推演中一直扮演南中国棉花和蔗糖供应基地的角色,交趾大量的棉花园和甘蔗园是建议湖广行省士绅和直隶士绅的利益纽带。
河北、关东行省士绅更多集中于毛纺,棉纺利益有倒是不多(吴朝鼓励内附的草原居民从事畜牧业,并参与到毛纺业,河北、关东得利最多)。
以上是纯粹利益方面的考量。
少部分士绅还会考虑外交形势。吴朝总体上和赵姓诸侯、岐国存在竞争。关系最好的是雍国,虽然二者在日本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利益合作。其次是苏岛联盟的几个国家,彼此之间既没什么仇恨,也少有利益合作,属于“忘了你是你的荣幸”一类。次恶劣的是邺,邺掌握了全球通行的能力(港口,军队,维护设施和物资生产能力齐备的领地遍布各大洲),邺在客观上限制了吴朝的向外能力,这是吴朝一定要维护雍国的关系的原因之一(通过雍国的港口,吴朝的贸易船队可以直达北蓬莱洲)。
然后是南周和岐,南周的症结在于吴朝支持北周(这样大家根本没得谈)。而岐曾经是吴朝最凶恶的敌人,要不是狄文泰死在长沙城下,吴朝说不定就成了一个笑话。而岐也是唯一一个和吴朝接壤的南海诸侯。
嗯,岐还是在临安府(原来的凌州)的赵宋小朝廷的最大资助人。
在这种外交形势下,维持北方的“安定繁荣”,积极开拓直隶士绅最重视的南海和远洋利益,更容易受到支持和欢呼。
也许还有其他原因,我们还没推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