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此短暂,掌握技艺却要如此长久
生活在这个快速迭代的社会,经常会有莫名的恐慌感,总是害怕自己下一秒就被社会淘汰。希望学习很多的技能,似乎这些技能能给自己安全感,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学的东西太多,可就是没有时间。
譬如你想学弹吉他,烤面包,做饼干,画画,编程,PS,游泳等等,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说上,然后就是借口说“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学”,女生很多都喜欢说“等我怀孕的那段时间学”,后来证明怀孕的时候即使有时间,你也是什么都不想干。再有就是觉得太难了,迟迟不愿开始,看见别人学会了,又是羡慕不已,觉得自己似乎也可以,其实都是白搭,最后还是没有开始学。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为什么总是找不出时间,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你不能坚持。很大原因是因为你畏惧,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反复强调“一万小时定律”,大家一定不陌生,书中强调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到卓越。
一万小时是什么概念?如果每天苦练八小时,需要整整三年半的时间,全年无休的学习技能。事实上,思维高度集中是十分耗神的,即使是世界顶尖领域的大师也才能勉强坚持每天“刻意练习”三个半小时,这就意味着,如果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年。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学习一门技能,只是需要学会并不是学精,那大可不必被一万小时吓到,就算是再难的技能也有快速入门的方法。那么如何快速入门,快速习得技能呢?
快速习得技能需要把技能细分为若干的小步骤:
分解步骤:把技能做最大程度的细分,分成若干小步骤
充分学习:对每个小步骤进行充分学习
克服困难:克服在练习中出现的生理、心理或者情绪上的障碍
集中练习:至少用20小时集中学习最重要的小步骤
当然在学习之前需要给自己打预防针,不可能有什么方法是立竿见影的。不可能会有某种技巧,让你今天学,明天就熟练掌握的,所有的学习都是一个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在学习一项技能之前还需要弄明白技能习得与技能学习的区别;技能习得更强调实践性,而技能学习强调是对某项技能系统性全面性的学习,理论层面较多。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培训班大多数都是强调技能习得,比如说强调几天速成的计算机入门,室内设计入门等等。而在学校里面学习的,譬如说计算机编程这一块,与其相关的知识都会学习,但是学习完后,并不代表你能独立完整的完成一套程序的编写。
例如学习一门语言,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但是你依旧不能跟外国人用英语正常的交流。你如此努力的学习各种语法和词组,甚至你的完形填空和单选做的很棒,但这不是能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必要条件。
如果你经常找机会跟外国人聊天,或者注册一个社交账号,在上面交一个外国朋友,你们经常用英文聊天,甚至更极端的,你去到一个都是讲英文的城市。那么你的英语口语能力绝对突飞猛进,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是流利的讲英文,那你努力的点就跟需要考证的不一样了。
但是如果你是零基础,还是必须先进行技能学习才能习得技能,比如说你要学习Excel VBA,需要找到跟它相关的书,至少三本,或者泡在论坛,看牛人的帖子。当然这些书你只需要略读,找到书中都提到的部分,那绝对是学习VBA的关键。花时间把这些关键点弄清楚,你慢慢就算是入门了,至少知道了VBA中的各种规则。任何领域都有套路可寻,习得技能就是寻找套路的过程。
那么技能习得后并不代表你就能熟练运用,如果想要提高就还需要技能训练。比如说学习弹吉他,掌握基本的指法和技巧后,需要你不断地练习才能运用这些技巧。譬如说你知道了Excel VBA中各项功能,以及程序语言的规则,但是还需要不断的操练,才能熟练掌握经常用到的部分。
人的大脑就像肌肉一样,锻炼得越多,发育得越好,练习的越充分,技能才会学得有效果,有效率,更自如。
抛开一万小时定律,只需要20小时,那些你之前陌生的技能就可以变得熟悉起来,如果你想加深认识,在这基础上就还需要继续练习。
如果明白了这些区别,就可以大胆开始执行了,列出你想学习的技能。选择现阶段你最想做,也最有可能做到的几项开始实施吧,当然有些技能是需要准备的,比如说你要学习吉他,首先你要有一个吉他,你要学做面包,也要有个烤箱才行。
以上是读考夫曼《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的收获,书中的观点扫除了之前我对陌生领域的恐惧心理,学习一项技能并不难其实。不想成为专家的话,学习20小时就可以学会,真的是太棒了。
下一篇会跟大家分享几个实操的方法,学习任何技能这些方法都用的上。当然如果对书感兴趣,还可以认真读一下,书中有作者实操的例子,作者用六个实操的例子验证了他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