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已经进入四月中旬,距离疫情开始大约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是艰难的三个月,本来以为疫情有所好转了。眼看着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天气越来越晴朗,小花小草越来越生机勃勃,可是这疫情突然杀了个回马枪。这几天在胶州又陆陆续续发现病例,使人们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在家访的时候,我对家长与幼儿沟通了疫情,表示近期不要外出游玩,领导再给我们开会也传达了不要点外卖、尽量避免外出等一系列注意事项,切断一切可能传染的途径,才能确保我们的安全。
本周家访任务依旧的进行,本周我家访了我们班一位小男孩儿,祖骁。祖骁在我们班里是比较安静的孩子,话不是很多,他是第一次上幼儿园,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比较“自由”,后来就慢慢开始遵守班级和幼儿园里的规矩。有时候也会换犯错,但是会立马承认错误,并且表示不再犯错。祖骁是个温柔的男孩儿,说话像个小大人,开心或者难过会直接表现在脸上。
这天晚上我给他打了视频,他和妈妈、妹妹一起回了姥姥家。接起视频后祖骁的嘴角就是下垂的,我忙问他怎么了,原来是没来得及看拖拉机,很沮丧。我便引导他:“今天我们没有来得及看拖拉机,那怎么办呀?”他想了想说:“可以让姥爷明天开出来再看看。”我又开导他说:“是呀,所以不要难过啦,明天也可以看拖拉机呀!”他一下子想通了,又跟我聊起来。
这时候妈妈在旁边说了一句:“和张老师说说你的胳膊前一阵子怎么了吧?”我就接上了话,也想趁机锻炼一下祖骁的语言表达,请他描述一下事情的原因以及后果,结果他说:“可是我不想说。” 这拒绝的方式仿佛把我带回到班级中,是的,祖骁是个勇敢说“不”的孩子,我想他不想说,肯定有他的原因,我也没有再继续追问。后来妈妈告诉我祖骁摔骨折的原因其实不过是跟妹妹玩儿闹是磕着了。现在这种敢于拒绝的孩子不多了,这也是值得我们大人去学习的,有些孩子,他遇到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就会直接选择闭口不言,这样是没有礼貌的,希望祖骁能够一直勇敢的说“不”。
这次视频家访,我发现经过这三个月,虽然是在家里,但是孩子也有所变化,比如会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爸爸下班后会递上一双拖鞋,端一杯水等等,无不彰显着其实孩子是长大了。孩子们一天天慢慢长大,作为老师是真的感到高兴。看着他们都表达对幼儿园、老师、小朋友的想念我也感到心疼,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好玩、好动、活泼的年纪,却因为疫情要在家度过这么长时间,他们有多久没有和好朋友一起拥抱自然了呢?他们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