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春游秋游有个保留节目叫“跑马”。孩子们更喜欢叫它“奔跑吧,老师”。其实就是老师跑,孩子们抓。小朋友们都超级喜欢这个游戏。我一直不理解老师们为什么弄出这么个“修理”自己的游戏来,小学生毕竟不是幼儿园的宝宝了,尤其是中年级的孩子,体力绝对赶超一般女老师。做什么累死累活陪这群孩子折腾呢?
但是昨天我看了一个朋友发的小视频,内容是在一个课程上一群大人做的游戏,那个游戏我恰好玩儿过,是假期和孩子参加一个活动时玩儿的。我参加的时候,一同玩儿这个游戏的大多是孩子。所以,当我看到小视频时,感觉很不一样。视频带给我的感觉和我参加的好像不是一个游戏。
哪里不一样呢?我仔细看了两遍视频,又回忆了我参加的游戏。视频里的游戏其实大家玩儿的更好,每个人都很认真,很专心,出错也少,感觉每个人都很棒,反应快且专注,不像我们玩的时候,频频有人出错,显得不够优秀且略带散漫,但是,我们玩儿的时候欢声笑语呀,不会这么安静。我终于知道了。视频里的游戏者感觉更严肃,虽然在游戏,但也仿佛在完成一件工作,要认真的完成,或者游戏的人是无意的,也没想要认真,但传递的感觉是这样的。而我们那天,孩子多,孩子们只是在全然的玩儿,并且享受这个游戏,整个氛围里流淌着轻松好玩儿的气息,感觉很开心很有活力。
我又回想了和孩子们游戏的种种,我发现,我也喜欢那种感觉。或许这就是老师们为什么被一群娃追来追去还要一起玩“奔跑吧,老师”的一个原因吧。辛苦并快乐着,让你觉得是活生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