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的汉匈之战是非打不可?

“汉武帝如果不打匈奴汉朝就被灭了,百姓就被杀光了,匈奴是非打不可啊!”

我相信这几句话大家很熟悉,只要有人说汉武帝北伐匈奴劳民伤财,就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反对,拿这句话来证明汉武帝北伐匈奴,穷兵黩武的合理性,进而证明汉武帝北伐匈奴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

虽然劳民伤财,老百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汉武帝还是为了大汉王朝的安危做出的决定,弊在当代,利在千秋,虽然代价很沉重,但是背后的故事却令人暖心。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那当然不是了!今天我们就把这个话题说的明明白白的。可以说汉武帝之所以这样穷兵黩武,完全是出于自身的政治野心,是为了让自己达到建功立业的目的!

观汉武帝的一生,他完全没有为大汉朝的整个国家利益考虑,他也从来不为天下苍生考虑,他为了自己的建功立业,可以视百姓生命如无物,视天下苍生为蝼蚁。

我在这里先下三个结论,第一,自景帝以来汉匈之间本来可以维持一定程度的和平,而汉武帝主动挑起战争。第二,像汉武帝时期大规模的汉匈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第三即便是打,也不应该把大汉朝从一个国富民强的强盛王朝打的快亡国的样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点,汉武帝是如何挑起战争的。这要从汉武帝之前的汉匈关系开始说起。

高祖时期的汉匈关系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因为韩王信叛逃匈奴,刘邦亲率以步兵为主的三十二万大军北伐匈奴,然而匈奴的冒顿单于却带了四十万精骑利用诈败诱敌之计围困刘邦于白登山,最后还是靠陈平贿赂冒顿单于阏氏(即妻子)的计策,刘邦和他的军队才幸免于难。

此战以后汉匈两国签订盟约,结为兄弟之国,确立了汉初七十年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然后刘邦采用刘敬的计策跟匈奴进行和亲,并且每年送给匈奴大量的金银财物,以缓和匈奴的侵扰。

汉朝汉惠帝、吕后时代、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以及武帝初期,大体上汉朝都对匈奴采用这样的政策,但是这其中确实也有些插曲。

惠帝和吕后时期

自从刘敬建议刘邦和匈奴和亲之后,冒顿单于渐渐的志得意满,在汉惠帝、吕后的时候曾经写信给汉朝侮辱吕后,吕后准备发兵攻打,但是季布上书表示反对,吕后也就采纳了,所以没有攻打匈奴。

到了汉文帝时代关系有一定的恶化

汉文帝时期,匈奴的大局入塞有三次,分别是:

第一次

在孝文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贤王入侵河南,汉文帝便御驾亲征来到甘泉,命灌婴率八万骑兵从高奴攻打匈奴,并命卫将军率步卒守卫长安。强大的攻势之下,匈奴右贤王只能退到了塞外。

之后,冒顿单于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匈奴右贤王没有向上请示,又听信了手下人的谗言,这才发兵攻打汉朝,弃绝了和汉朝签订的友好盟约。

冒顿单于表示希望汉匈双方可以放下刀兵,消除以前的战争和仇恨,恢复以前的盟约,安定双方边境的民众,并承诺不让匈奴官民靠近汉朝边疆。汉文帝也回了一封信,对于单于准备恢复盟约,表示了赞同。

第二次

在这之后汉朝和匈奴的战争主要原因在于此时匈奴频繁更换单于以及叛徒中行说的鼓动。

关于这个叛徒是这么回事,冒顿单于死后,他儿子老上单于继位,汉文帝又奉行和亲政策,派遣皇族女公主去做单于的阏氏,让宦官燕国人中行说去当公主的随行者。中行说不愿去,汉文帝就强迫他。

中行说就说:“如果一定让我去,我将成为汉朝的祸患。”但汉文帝置之不理,于是强迫中行说随行,结果到了匈奴境地之后,就投降了单于,成为单于的重要谋臣。

于是这个中行说就建议坚持匈奴自身的饮食与服饰文化、习俗、自身的伦理关系和生活秩序,反对汉朝的繁文缛节以及反对匈奴人的汉化。并且大力劝说老上单于攻打汉朝。关于他更多的行为我们有空再说,总之这个中行说到了匈奴之后竭尽所能破坏汉匈关系。

于是在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老上单于挥兵十四万大举入塞,远哨铁骑逼近长安。汉文帝当即下令调集重兵进行反击,但是史书记载,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在这之后匈奴时常入关劫掠,但是四年之后就开始恢复和亲。

第三次

老上单于死后,他的儿子军臣单于继承汗位,又在中行说的怂恿下,军臣单于决定背信弃义,南下攻汉。公元前158年,军臣单于率领六万骑兵南下,双方相持了数月才退兵。

汉景帝时期

到了汉景帝之后,汉景帝开始和匈奴和亲,通关市,汉匈关系恢复到汉文帝之前的水平。史书记载是:“终景帝世,时时小入盗边,无大寇。"

这里需要重点说明一下,匈奴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组织形式并不像秦制帝国一样整齐划一,而是极为松散的,中原王朝面对的边患往往也就是几十人的游牧队伍的劫掠,这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如此,这些小规模的势力逐水草而居,也是不听单于的指挥的。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在汉武帝之前,除了汉文帝时期有三次大举入塞之外,汉朝在白登之围后大体上是维持着一个和平的局面,而且这三次中第一次是属于单于部下的擅自行动,第二次和第三次也都有中行说鼓动的原因。

而到了汉景帝。在位一共16年,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到了汉武帝继位初期的八九年间,整个匈奴也一直在和汉朝维持着和平的局面,继续实行文景之世对匈奴和亲的政策。据史记记载: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五十》“厚遇关市,饶给之。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汉武帝一直和匈奴进行贸易,匈奴也开始对汉朝有了好感,亲近汉朝。所以维持这种情况的话,是完全可以避免后面的北伐匈奴,使得国力大耗,生灵涂炭的,但是这个时候汉武帝由于自己一发不可收拾的那颗建功立业的心却开始整活了。通过马邑之谋,主动挑起了汉匈战争!

汉匈关系全面破裂——马邑之谋

元光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33年,雁门郡马邑县商人聂壹通过大行令王恢向汉武帝献计:“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制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意思就是雁门郡马邑县商人聂壹通过大行令王恢向汉武帝献计,认为可以先设下伏兵,再以利引诱匈奴入塞,然后发起突然袭击,可一举击破匈奴。

但是遭到了韩安国等主和派的反对,他们认为,匈奴迁徙不定,破坏和平之后,汉军若出师远征,则会陷入不利局面,应该继续保持和亲政策。

但汉武帝最终还是采纳了王恢与聂壹的计策,决定对匈奴发起伏击。

因为马邑处在一个向西开口的矩形盆地腹地,容易形成战略包围,在打伏击战上有明显的地形优势,汉武帝最终决定将匈奴大军吸引到这个地方,予以歼灭。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六月,汉武帝调动精兵30万,埋伏在这里。

兵力部署好之后,聂壹以出塞经商为名进见匈奴军臣单于,欺骗他说自己可以将马邑县令斩杀,让马邑举城而降,届时城内牲畜财物可尽归匈奴,但为了防止汉军援助,他需要匈奴派大军前去接应。军臣单于受财利所惑,与聂壹约定了进兵计划,并派使者跟随他一起返回马邑,准备得到聂壹斩杀马邑县令的消息后再发兵掠城。

聂壹回到马邑后,与马邑县令密谋杀掉一名死刑犯,再将他的头颅高悬于城楼之上,欺骗军臣单于的使者说死者为马邑县令。军臣单于听到消息后亲率10万骑兵驰入雁门郡武州塞向马邑奔来。

匈奴大军行至距马邑百余里时,军臣单于发现沿途有很多牲畜,却没有人放牧,心中起了疑惑,便下令停止前进,并攻击附近的亭障,俘虏西汉的一名负责巡行边塞的雁门尉史。尉史为活命,将汉军于马邑设伏的计划供出。军臣单于闻讯大惊,立即下令退兵。

马邑之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而后,汉武帝怒就将主战派的王恢抓进监狱,王恢买通国舅田蚡以及王太后向汉武帝求情,但最终仍被汉武帝逼迫自尽,以谢天下。

这次计划败露之后,打破了汉匈之间二十多年的和平局面。军臣单于因为怨恨汉廷,中断了与西汉的和亲关系,多次攻掠汉地,入盗于边,不可胜数。

入侵行动集中在边郡城塞且军事行动零散化,以报复性入侵为主,兼及对物资、人口的掠夺,致使西汉边防开支增加,边郡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不利影响。但是始终没有大举进兵,只是分散袭扰汉朝。而且仍然和汉朝通关市,做生意,贪恋和汉朝做生意得来的财物。

经历了马邑之谋之后四年,公元前129年,汉朝就开始了和匈奴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最终是导致社稷累卵,生灵倒悬!虽然打匈奴是打赢了,但是却给汉王朝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明白了整个汉匈关系史之后,大家也就可以发现,其实汉匈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怪汉武帝是一位极其好大喜功的皇帝,他为了自己的建功立业,破坏了汉匈几十年的和平局面,导致大汉王朝高、惠、文、景四朝储积消耗殆尽,而且在他手里几乎是到了快亡国的局面。

第二点,汉武帝面对匈奴是非打不可?

我为什么说完全可以不用费那么大力气攻打匈奴?为什么说汉武帝如果不打匈奴汉朝就被灭了,百姓就被杀光了,匈奴是非打不可这种话是无稽之谈?

中国北方一直都有游牧民族,你打败一个就会兴起另一个,无休无止,大家可以看看,匈奴倒下之后,中原王朝消停了吗?s之后的鲜卑又成了心腹大患,之后又是五胡乱华,可笑的是五胡乱华的时候匈奴仍然有足够的能力建立政权起兵反晋,鲜卑之后就是柔然,突厥,契丹 女真 蒙古 满洲。

滔滔不绝,草原上的生态环境就是这样,打是打不完的,杀是杀不尽的,当你击败一个游牧民族之后,就会与其他的部落趁虚而起,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汉初和隋唐时期的政策,以和亲安抚为主,出兵讨伐为辅的政策,也就是战是为了和,而不是反过来,和是为了战!

其实早在汉文帝的时候贾生就有所谓的五饵之策来对付匈奴,分别是:以车服坏其目,饮食坏其口,音声坏其耳,宫室坏其腹,荣宠坏其心”,即用汉朝的华衣美饰、珍馐美味、亭台楼阁、音乐荣宠来“同化”匈奴人,也就是说对匈奴进行“文化输出”和“经济输出”。后世的李白就曾经称赞这个五饵之策是方陈五饵策,一使胡尘清。

虽然这方面遭到了叛徒中行说的破坏,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见,这对匈奴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当时的匈奴几乎没有什么民族意识,从上面马邑之谋可以看出来,这次埋伏差点要了君臣单于和他部下十万大军的命,但是仍然和汉朝互通关市,可见当时的匈奴是没有和汉朝大举开战的心思的。

包括景帝和武帝初期的和平就是证明,所以如果武帝真的像某些网友说的那样深谋远虑,当时的匈奴实在是不用像后来一样耗费如此大的兵力去征服,导致整个汉朝陷入如此沉重的灾难的。

第三点,即便是打就应该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吗?

有人说,匈奴必须打。我们不能和亲,和亲是耻辱,对于这些人我实在是无话可说。

但即便是要举兵攻打匈奴,如果汉武帝能够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的话。也不至于导致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天下户口减半!其取得的成就也必然远胜当时所取得的成就。这都是不用质疑的。

但是可惜汉武帝只用淑房之亲,在汉武帝这种用人策略之下,当外戚能力尚可的情况下,如卫青、霍去病,并未体现出太大的弊端,但是当层次降为李广利之时,虽然对手已经是实力大减的匈奴,却依然无法取得应有的战绩,使得大量的将士因为将帅的无能而无辜惨死。

我知道这个时候又有人反驳我说。你说的不对,户口减半不是真的死了一半人,而是大量的人都流亡了,或者隐匿到豪强下面了。这种说法也对,但是实际减少人数依旧在400万-600万之间,而当时汉朝全国之人口不过仅有3000多万,可见损失之惨重!再说流亡就不是损失了吗?人民因此造成大规模的饥荒,朝廷的赋税也大大减少。

s而且因为战争所耗费的巨大人力物力,不仅仅体现在战争时部队的损耗,农业生产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为了弥补战争的不足,武帝时期的赋税剥削也随之不断加重,单就口赋而言,便由原来的20钱增至23钱,收税年龄也由7-14岁增至3-14岁。农民生活苦不堪言,出现了大批流亡的情况,到了灾年,数量更加巨大。

再说汉武帝东征西讨,开拓领土,本质上并不是他有过人之才智,而是当时的中国国力远远强于匈奴,如果换一个精明点的皇帝,即便是打匈奴也不可能打成那个样子!领土也不知道扩张到哪里去呢!

汉朝当时的大敌莫过于是匈奴,但是大家很少有人知道,当时匈奴的人口不过是汉朝的一个大县,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也就一百五十万左右。

对汉武帝北击匈奴的综合评价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现在的很多网友只要提及汉武帝,大部分人都是对这样一位皇帝称颂不已,认为他东征西讨,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在历史上应该也是像现在网上的评价一样吧?但其实汉武帝在历史上争议非常大,并不像现在网络上这些人说的那样英明神武。

《汉书》就记载,即便是在西汉本朝后来的汉宣帝继位的时候,汉宣帝当时想要褒奖汉武帝,于是召集王公大臣来商讨这件事,很多人迫于压力都是应声附和的,而这个时候有个人名叫夏侯胜,他就站出来反对这件事,并且直言不讳的说,

武帝无功德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唐太宗李世民也曾经评价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

另外批评汉武帝的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以及班固的《汉书·西域传赞》等等,尤其是《汉书·武五子传赞》批评的尤其尖锐。有兴趣的都可以看一下。

所以我看到现在吹捧汉武帝的某些网友真是替他们感叹,要是让他们出生在汉武帝的那个时候,那该多好,凭他们现在在网上的一腔豪情,一定能够为大汉王朝建功立业,一定可以为了他们敬爱的汉武帝征战四方、毫无怨言!可惜他们生活在了一个和平时代,没有地方展示他们的雄才大略,没办法为他们心爱的汉“五”帝建功立业了,真是生不逢时啊。

所以综上所述,汉武帝本人除了继位初期削减属国势力,维持汉朝稳定之外,其他实在是无足称道,讨伐匈奴不能说无功德与民,但是匈奴本来也不用大举出兵讨伐,汉朝更不会因为不讨伐匈奴就走向灭亡。

即便汉武帝破坏和平,非要讨伐,但是任人唯亲,导致耗尽大汉七十余年储积才勉强击败匈奴,但整个国家却因此由盛转衰,搞得生灵涂炭。

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言:“汉武帝轻举寡率,喜怒任情,用人以私,使中国之国力为之大耗,实功不掩其罪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60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42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87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0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30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2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0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2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65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9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8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2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36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28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