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一锲而不舍的是:愿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
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
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
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三毛
关于三毛:
台湾女作家,
原名陈懋平,
终年48岁。
1991年1月4日,
在台湾医院,
三毛用丝袜缠颈,
去了天国。
现代文学舞台上,
有种文学叫流浪文学,
她的开创者
就是三毛,
源自于我今天特别要分享的这本《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是个率性而为的人。
只因为偶然间看到一张沙漠的照片,
便认定了沙漠是她上辈子的乡愁,
背上行囊就去了那里。
撒哈拉沙漠形成于500万年以前,
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那里荒凉,贫瘠,落后,愚昧,毫无生气,
是世界上最不适宜生物生长的地区。
在书中共17篇文章里,
都是三毛对这个世界眨巴着的一双美丽,善
良,悲悯,充满好奇心的眼睛。
透过这双眼睛,
有了一系列有关撒哈拉沙漠奇异的风情故事。
图片中的这个大胡子男人,
全世界认识三毛的人都知道,
他叫荷西,西班牙人。
是三毛为期6年的丈夫。
1973年两人在撒哈拉沙漠结婚,
1979年荷西在一次潜水工作中意外去世。
他们的情感故事时光拉得很长,从认识到最后天人隔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荷西成就了三毛传奇的一生,
也是荷西,
带走了传奇的三毛。
“我的半生,漂流过很多国家。
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住过,看透,也尝够了
“生命的过程,
不论是阳春白雪,
青菜豆腐,
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
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啊”
在《白手成家 》这篇文章里,
三毛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她对生活的无尽的乐
观和热情,
娓娓诉说着她刚到沙漠只有四面墙壁
的那个家,
她和荷西用欢快的心情一点一点的布置(他
们的家具,是捡装棺材的木板来做成的),
最后,
这个家里里外外被刷成洁白的,
有了一个书架,
有了一张书桌,
有了长排的挂衣柜,
厨房里还做了一个小茶几,
挂上了彩色条纹的窗帘,
用海绵和木板做了沙发,
墙上贴了书法,
捡来的旧轮胎,
做成一个鸟巢,
大水瓶,插上怒放的野地荆棘,
不同的汽水瓶,
涂上不同的色彩变身艺术品,
腐烂的羊皮折腾出一张高级坐垫……
什么都有了,
觉得还缺点绿色的植物,
于是深更半夜两人爬去总督家里用四只手拼
命挖他家的花。
他们的家,
在那远离文明的地方,
竟成了沙漠里一个真正艺术的天堂!
这个孤寂无聊绝望的荒芜之所,
竟被三毛和荷西过成了诗和远方。
在很多眼里,生活品质等同于钱。
“我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我没钱。”
但三毛用经历告诉我们:
真正左右生活品质的并不是钱,而是一个人
的生活态度。
荷西是唯一不会诧异三毛那些古古怪怪
念头的人,
她想看日出,
他陪她,
她想去沙漠捡骆驼骨头,他陪她。
在《荒山之夜》里,
为了给三毛捡小乌龟和贝壳的化石
他们傍晚去了沙漠腹地,
荷西掉沼泽地里了,
他趴在一块大石头上面,
掉不下去也爬不起来,
面临着要被活活冻死的境遇。
三毛惊慌失措六神无主,
三个撒哈拉威人正巧经过那里,
但是他们视若无睹,见死不救,甚至还想轻
薄她!
三毛慌慌张张逃脱了三个撒哈拉威人,
急中生智卸下轮胎用自己的衣裙把荷西救了
出来,
一系列惊险看得读者的心都帮他们提到嗓子
眼了。
但是,
惊魂未定的他们在回家的路上说的是这样一
番对话:
“三毛,还要化石吗?‘’
‘’要,你呢?‘’
‘’我更要了‘’
‘’什么时候再来?‘’
‘’明天下午。‘’
“三毛的文字,
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
至出版以来,
影响了许许多多渴求外面世界的心。
因为身边有那个爱她懂她的荷西,
面对生活的困苦
也备添诸多勇气和温柔,
也因为这份爱情,
即使是荒漠,
也能开出斑斓的花来!
以后。
荷西走了,
三毛的世界,
再也没了这份撒哈拉的故事的生趣,活泼和
敏感。
这世界已经与她无关了罢!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 三 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