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跟着父亲外出,那时还在上小学,身体不太好,爸爸外出买酒的时候就会以各种理由帮我请假,然后带我出去,每次在结束后都会带我到书店去买书。那时候的书店,不似现在的装修温馨,往往是书店的外侧会摆放一些书籍,如果有需要会进入到书店内部进行寻找。
后来,年龄渐长,上了初中后,就开始帮助家里做地摊生意,学着用称卖菜,那时候还没有使用电子秤,用的都是人工称量,带有秤砣秤杆的那种。尤记得有一次和家里人分开摆地摊,刚刚到达地点,袋子里的豆角就被一扫而空了。然后,拿着赚来的钱去买了三根炸肠,一根自己吃,另外两根留给父母。
再后来,父亲做起了卖对联的生意,应景的季节也就变成了冬季,冷冷的天气,要把对联等过年需要粘贴的象征品,挑出样式摆在地上,以此方便有需要购买的顾客,有时候遇上比较精明的顾客还会讨价还价。只是卖对联的条件是很苛刻的,需要在无风的天气,如果来了一场风,很可能就把刚压好的对联等物品吹乱、吹跑,甚至是损失一部分经济。
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次特别特别冷的天,父亲去批发部购买新的挂签,而我和母亲留在地摊那里,冷天配红薯,我俩吃的不亦乐乎。却没有想到人心之恶——丢了一摞新的福字,这还是父亲回来后发现的,只见当时隔壁那家也是同样做这个生意的赶紧收拾自己的物品,像是在遮掩什么,具体是谁拿的,想必偷东西的人心知肚明。
如今,家里已经不再做地摊生意了,家里的蔬菜水果都直接送到批发商那里,以前做生意还剩下的春联都保存着,每逢春节前夕,就会拿出来给家里的亲戚。
在我看来,地摊经济是一种回忆,也是一种文化。那是少时的记忆,那是农民传统习俗文化。只要我们每个人能自觉守好环境,地摊经济就不会消失。
写着写着,我居然又想起了夜市的烧烤,那个味道,真的真的很香很香……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