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曾说:“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权利,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第一写作,第二演讲。”
不是人人都愿意站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拿起手中的笔诉说自己的心声。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写作的价值,轰轰烈烈地加入写作大军,但是写了不少文字仍然不得要领。其实,写作看起来是一件讲究灵感和创意的事情,其实是有技巧可言,有程序可循的。
那么,写好一篇文章,到底需要哪几步呢?
1.确定主题
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只有知道自己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才能把它写好。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想表达什么主题,不仅容易写偏,读者读起来也是一头雾水。
如何确定主题呢,以常见的观点文和干货文举例说明一下:
面对一件事,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你也许也有不少观点,把它们都列出来,选取一个点进行论述。
比如,前几天引起微博瘫痪的赵丽颖冯绍峰结婚事件。有人说,爱情就要势均力敌;有人说,好男人那么多,为什么赵丽颖要选择冯绍峰;有人说,冯绍峰前女友那么多,他是个渣男,配不上赵丽颖;有人说,明星都选择明星结婚,你的圈子里隐藏着你的另一半;有人说,最好的爱情就是和你结婚……
观点那么多,选取一个自己能有理有据说明白的点展开叙述就好。当然,有新意最好,老生常谈会引起读者的视觉疲劳。
举个例子,咪蒙的公众号发了一篇《赵丽颖&冯绍峰:“结婚的唯一理由,是老娘爱了!”》,而Spenser公号则发了一篇《赵丽颖结婚:一场寒门出贵子的阶层跨越》。
相对观点文,干货文就简单多了,我们很容易确定自己文章的主题,比如怎么写文章的开头,如何克服拖延症,怎样制定计划等等。
主题就像天空的北斗七星,起着一个指引方向的作用。
2.分析读者
余秋雨曾说:“完全不考虑读者而自命清高,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有时候还是一种值得仰望的人生态度。抱有这种态度的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就是不适合写文章。”
写作是一种交流沟通的方式,是否了解自己的交流对象影响着沟通的质量。
一般而言,读者分为两类,一是自己,二是他人。
有些文章就是写给自己看的,或是抒发某种情绪,或是记录生活,或是补充自己的知识漏洞。
如果读者是自己,写的是自嗨文,那么发出来后没什么反响,也不必在乎,自己能看懂,对自己有用就好。
如果读者是他人,最好能进一步细分:到底是在校学生还是在职人员,到底是宝爸宝妈还是单身男女,到底是对绘画感兴趣还是对写作感兴趣。这一点,可根据自己的文章类型做具体分析。
确定了读者,也就确定了行文风格。如果面对的是同行,写的是学术性论文,讲究专业性很正常。如果面对的是普通大众,最好少用或者不用专有名词。万一不得不使用专业词汇,需要做一定的解释。
分析读者,建立读者思维,降低阅读难度,使读者快速get到自己的意思,是每一位作者都应该思考的事情。
3.罗列框架
大家有没有见过那种一会儿写这件事一会儿写那件事,读起来不知所云、感觉很混乱的文章呢?
一篇文章,如果读起来很混乱,框架一定不清晰。
孙圈圈在《请停止无效努力》一书中写道:“当你无法清楚地表达想法的时候,可能的原因是你想法本身就不清楚。思路非常清晰的人,很少有表达不清晰的,因为表达本身就是思路的一部分。”
常见的框架有哪些呢?
01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比如,拖延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拖延,怎么克服拖延。
02 现象、原因、解决方法
比如,展示校园霸凌的现象,分析其屡禁不止的原因,给出解决的方案。
03 结论、观点加事例、观点加事例
例如,开头给出总结论,选择比努力重要,之后用事例和小观点加以证明。
当然,还有我们都熟悉的时间框架、空间框架和事情的发展框架(起因、经过、结果)。
4.填充素材
完成了前三步,一篇文章的架子基本搭起来了,接下来就是填充素材。
故事、数据、实验、名言金句等,都是非常好用的素材。
而在填充素材这一过程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使用准确的例证支撑所说内容。
有时候看一篇文章我们会迷惑:这个例子与文中的观点到底有啥关系啊?
作家布兰登・罗伊尔曾在书中提出:好作品和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
批改学生作文时,我经常会碰见这样的状况,观点是“我有一位温柔亲切的妈妈”,例子是“我的妈妈很勤劳,每天早起忙家务……”
例子与观点完全对不上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情况是例子与观点沾点边,但是没有论证清楚,所以读者理解有困难,容易产生偏差。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钩子”,将自己的例子与观点紧紧钩在一起。
这个“钩子”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说比喻、类比、引用名人名言等。
素材这一步,虽说可以在定了主题和框架后再去搜寻,但更应该在平时就养成积累的习惯。
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多阅读,多见人,把积累素材修炼成职业病。
5.修改整理
海明威说:一切的初稿都是臭狗屎。
完成初稿后的修改环节,切不可省略。
大家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那具体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呢?
01语言是否流畅,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有没有使用错误的地方。
02结构框架是否清晰合理,有没有跑题的现象。
作家兼写作教练刘杨说:当文章明显偏离了主题,局部的修改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靠大刀阔斧的修改,比如砍掉某些多余的段落,理顺整体逻辑关系,围绕文章中心反复强调主题等。
03标题是否有吸引力。
避免使用脑海中跳出来的第一个标题,除非它特别能吸引读者点开文章。多想几个标题,择优选择能够快速抓取读者注意力的。
04开头是否有吸引力,结尾是否给力。
知道结尾有修改这一环节,能大大降低动笔开始写的难度。先完成,再完善。
写一篇文章就像建造一座房子,定主题是确定风格、打地基,析读者是搞清楚房子的用途,列框架是搭建房子的主要构架,填素材是添砖加瓦,多修改则是房子建好后的装修。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细分。把写作拆成一个个步骤,形成一套流程,久而久之写文章就如同起床后刷牙一般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