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每年双十一之前会举办高校联谊会,通过筛选的男孩女孩们就可以成为联谊会嘉宾,拿着属于自己的号码牌面对面聊天,幸运的人会在联谊会结束就找到心仪的人。没有成功的人可以在线发布自己的个人信息和交友条件,觉得合适就可以互加微信进一步了解。出于好奇心,我点击了其中几个人的信息,当看到有个男生的交友条件是“对不起,我不找追星女孩”时,我和室友都表示这个条件有点苛刻。去年网络上流行着一句话“六月的邓伦,七月的李现,八月的肖战”,大概说出了电视剧前女孩的样子,喜欢看一部电视剧认领一个男朋友。男孩讨厌女朋友将男明星看作理想男友,会被挫伤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不再想找追星女孩做女朋友。可是,有些追星女孩身上透露出的温暖和力量,你感受到了吗?
我身边的朋友晓雯,是一个资深的炅迷,从小学就开始喜欢何老师,直到今年粉了何老师十七年,十几年来对何老师的那份情感只增不减。同样,在联谊会上男嘉宾了解到晓雯有着十七年的追星史,“可怕”两个字脱口而出,他觉得追星的人都很可怕,希望晓雯可以改掉追星的习惯。晓雯说,“何老师教会我很多,我学会了努力,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坚守初心、保持本真,学会了用笑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无奈和磕绊。”男嘉宾不理解,也不愿意进一步去了解这个追星女孩,于是两个人也就不了了之。抛开友情的滤镜来谈,从晓雯身上,我看到了追星女孩独特的温柔和力量,感受到了她们追求美好的态度和纯粹的内心。在追星的这些年里,晓雯去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听何老师的话剧,去贫困山区参加公益活动,和同为炅迷的朋友相约录电台、去旅游,每周写关于生活和偶像的感悟,懂得做计划和走出舒适圈,她一直在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不理解的人会觉得追星是无脑又浪费钱的事情,的确,晓雯有时候在出行前会跟我开玩笑说“参加完这次公益,我又要吃土了。”但是每次活动结束后她收获的感动和体验,我想那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么多年,何老师成为了晓雯人生道路中的一盏灯,生活灰暗时看一期何老师的节目就会变得明朗,内心孤独时回忆何老师的话语和微笑就会变得充实,伴着偶像的光晓雯看清了自己和梦想,努力走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在我心中,我是将何老师比作一轮月亮,晓雯是我看到的最亮的星星,我没有看到过何老师这轮月亮,但是我感受到了晓雯这颗星星的光亮和内心的澄澈,一直在生活中闪闪发光靠近属于自己的月亮。
之前看到过一个女孩的故事,她说,“我喜欢一个明星,因为他,我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我成为了一名记者,采访时能和我喜欢的明星对话真的很幸福”。没有比一个人前途光明更让人踏实的事了,而偶像的力量帮助这个女孩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你看,并不是所有的追星女孩都是疯狂无脑的,并不是所有的追星女孩忘记爱自己和生活着迷于偶像,反而是因为偶像的存在才让她们活得更加通透和坦然。
杨熹文说,“去做这一种女子,向外探寻,向内思考,向下扎根,向阳生长。”读到这句话时,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晓雯和记者女孩的故事。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们不断地走出去,一直在探索这个世界里有趣的事物,在感受这个社会里的人情冷暖,在认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在某一天,荧幕中出现了一个人吸引了她们的目光,始于颜值也好、才华也罢,但能坚持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去追逐的人,能够影响自己人生方向的人,想必身上肯定有可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吧。长时间了解偶像的过程中,她们遇见了更多的美好,这种美好激励她们努力学习、学会生活,坚定内心的理想信念,不再被外界声音左右自己的选择,成长为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人。我喜欢晓雯这样的追星女孩,热爱和追逐自己的偶像,其实她们一直追寻的是那个更好的自己。面对自己,能接纳和表现真实的自己;面对朋友,能温柔妥帖地照顾;面对纷扰世事,能清楚和坚守初心。一个人只有自己知道,当热爱变成了内心的信仰,它是多么伟大和宝贵,谁又不想成为有信仰的人呢?
所以,当男孩子们在遇到追星女孩时,不要急于说“对不起,我不找追星女孩,”而是多去倾听她在追星路上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情,你会了解她们丰富和多彩的过去,看到她们丰盈的内心和思想,会认识到全面和真实的她们。说不定,那个时候你会被这个女孩深深吸引,从而拥有了一个有趣的朋友或者女朋友呢?